分享

余姚兰友记

 国兰香 2014-05-08

访余姚兰友,念久。数次匆匆去过,完事未作停留。谋定10月下旬去,又突遇台风“菲特”,让余姚全城受淹。手机不通,失联长达3天。延至116日,向晚从永嘉至余姚。出车站,天已大黑,回望新建的动车站,宏大又灯火辉煌。兰协秘书长王力波,接上我们直至酒店。会长熊小萍、副会长赵宏均、副会长毛建国在等候,吃饭时将行动计划敲定。

余姚是老采兰养兰区,山区有的乡村,村民养兰普遍。出过龙字、集圆等春兰传统名品,出过王叔平等老一辈艺兰名家,养兰历史与兰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期望能看到余姚兰花新的景象。

 

一、周氏兄弟

7日一早,我们先去模具城,看周旭锋兄弟做的阳台兰架。

阳台养兰对于普及家庭养兰,扩大养兰人群,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阳台养兰,地方局限,环境条件差,养好兰花不容易。为了满足一般养兰条件,兰友一般都自己制作或请人制作兰架,颇费精力,又难于精良。周旭锋兄弟针对此状况,精心设计,精选材质,制作了多种规格的兰架,很爱兰友欢迎。

我们来到了金盛路,找到了兰仔园艺门店。二间门面,楼上楼下,兰盆与兰架兼营。兰架是新开发的产品,分单层与双层,可自行调节安装。周旭峰当即为我们作了演示,只用一把螺丝刀,20多分钟组装完毕。察看一番后,顿觉喜欢。兰架看似简单又不简单,置盆、浇水、保湿都用心考虑到了,且整体精美。阳台上放置二只,可养兰近百盆。

周旭锋肯吃苦,肯动脑,对自己设计制件的产品,言语中透出几分得意:“现在城里人都住公寓楼,装修得很精美,兰架也要做得讲究一点。家庭养兰,不但要方便可行,放上几盆兰花,成为家庭一景,才能普及开来。”

所言及是,看来好的产品都是有思想的。凭着口碑,兰仔园艺出品的兰架,受到家庭养兰者的欢迎。

 

二、信宏兰园

接着,去看养兰大户赵宏均的信宏兰园。

初识赵宏均,只知道他是开帽子工厂的养兰人。确实,他的兰园建在厂房的平顶上。从一楼走到四楼屋顶,可以先参观他的制帽车间与样品陈列室。

这次有点惨,厂区堆满了被水淹过的产品和材料。水渍还在,齐腰深。洪水突然袭来,一二十分钟就淹了,来不及抢搬东西。

兰园高高在上,安然无恙。

走进兰园,赵宏均的心就安定下来。喝茶聊天,讲述养兰经历。他跟谁说话,就圆瞪着眼看谁。嗓门及大,说一句是一句。个不大,直率。

他投资养兰的历程、心态,给人诸多启示。在企业主投资兰业的兰友中,他的经历具有代表性。进入时机,正逢兰市高涨,不知风险多大。投资理由很简单,因为兰花值钱;兰花不值钱,根本看不上。手中有资金,一进入就是大手笔,显示出企业家的风度。2005年春,在宁波天一阁看春兰展,被一盆绿云吸引。这是买的第一盆花,4苗草,1万元。此后,在2005年到2007年的两年半中,先后投资了500万元。

当时热情很高,豪情满怀挺进兰业。为了养兰,2005年下半年,赵宏均挑选购买了一个新开楼盘的楼顶一层,4个露台就达600平方米。他强调说:“这个房子确实是为了养兰花买的,因为原来住房就有180多平方,从没想到过再买房子。”之后,考虑到养兰方便,在厂房的平顶上,投资了50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大兰房。

先是投资老品种,重点是余姚出产的集圆、龙字等,后又追求新品种,河姆春色、大小元宝、虎蕊、昌化梅等,新老品种兼顾。龙字高价时,8001苗,曾经买过一盆9苗,7000多元。河姆春色高价时3万一苗,购进过20多苗。2007年兰市大跌,到年底以为很便宜了,就投资;08年以为跌得差不多了,就再投资;0910年继续跌,都说到底部了,要反弹了,再投资,还是跌。投资兰花的达300多万,跌去十分之九以上。

这个时候,赵宏均情绪低落,心情很不好。一则是心痛钱,投资亏损严重;二则是企业蒸蒸日上,兰业却一败涂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情不好不完全是因为钱,而是承受着一次投资的失败。出于企业家的思绪,对自己的眼力与魄力产生了怀疑。从没有经历过失败伤痛的他,这次却深深地伤痛了,感受到了投资的盲目性。庆幸守住了一条底线,投资养兰资金不超过企业资产的5%

朋友看了心痛,就安慰他看开些,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凑效;妻子看了心痛,急得无奈,就安慰说,当赌博输掉算了;也不凑效;母亲看了心痛,想了半天安慰说,你不是为了养兰买了二套房子吗?当时多少一个平方?现在多少一个平方?这么一说,一算,凑效了。是啊,都发生在投资养兰这件事上,堤内损失堤内补,不是亏损而是赚了。

正真的心情好转,还是兰花对赵宏均的开悟。这些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余姚企业亏损倒闭比比皆是,企业很难做,可他的帽子企业持续发展。按他自己的说法:“我跟不倒翁一样,为什么呢?帽子全部是外贸,主要出口欧美,客户没跑掉一个,订单没少掉一份。业务员走,业务也抢不走。美国人来厂里谈业务,上楼来喝喝茶,看看兰花,就将单子签了。为什么呢?翻译跟我说,老外看到企业主爱种兰花,而且种这么多,看到的是文化素养,想必企业主是个高雅的人,就信任,乐于打交道。”后来,老外来谈业务签合同,就送二盆兰花作为礼品,并介绍中国兰花的幽香清雅,对生意帮助很大。

赵宏均深深感到兰花的神奇,投资的失误又从房子和生意上得到了补偿。还有一个更神奇的故事,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他和妻子支助了山区一个贫困女孩上学,从初中一直帮助到大学毕业。这个女孩为了报答他,知道他养兰花,星期天就上山挖兰花,送来10多次。大一的时候,挖来一苗一芽很奇特的蕙兰,芽是红的,拿手里一看激动得发抖,是棵叶上带水晶头的蕙兰。5年了,现在女孩毕业工作了,带水晶的蕙兰也长成二盆。

  兰花的魅力,让赵宏均真正爱上了兰花,他重新热情饱满地整修兰房,将兰园弄得更加精致、文化。这兰园像个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看到主人的趣味与素养。这种环境虽然文化,但很适宜谈生意,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

投资兰花也摆脱了盲目,确立了二个重点:一是余姚传统名品为主,对振兴余姚兰花负起一份责任。像集圆、龙字价格已在100元上下,就一百苗二百苗地收购进来,规模种养到1万苗。二是热闹品种,如老朵云、金祥云等,以提高兰园的品位。赵宏均心态好了,养兰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

如今,信宏兰园的兰花,从200多个品种,力争调整到2030个品种。多出来的兰花就卖掉或送掉。赵宏均认为,名品兰花不可能是一次性消费的,是要养与品的。所以,他提倡自然养法,对人家负责。而且新手来买兰花,讲明先送便宜的,种好了再卖珍品,否则种死了太可惜。

站在楼顶,赵宏均指着厂区说,不久将新建一幢厂房,然后将楼顶连成一体,弄成一个集商务、会友于一体的养兰休闲之地。

赵宏均作为一个企业主养兰,说不幸很不幸,开始投资兰花的过程,覆盖了兰市高涨的全过程。说有幸很有幸,他从兰花上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学会了从更开阔的眼光看待养兰的得失成败。他真正爱上了兰花,享受了兰花,升华并丰富了精神世界。

 

三、从盆景到养兰

再看一个企业主养兰。企业主投资兰业,这是近一二十年来,推动兰业的一股主力。这是一个从事舞台灯光的企业,企业主叫熊士裕。看了后,总的感到熊士裕在兰友中名声不大,兰花却养得挺可观。

兰房依厂房而建,三层,二层养蕙兰,三层养春兰。兰房清爽,大地砖铺面,不锈钢长条栅栏面架,兰盆置上可随意移动。三面皆落地大窗,吊扇、落地扇齐备,且装有补光灯。养春兰时间长,蕙兰主要从三四年前重点投资。现状是,蕙兰比春兰规模大些,都大盆种养,兰花生长得很适宜,葱郁,焦尖极少。管理精细,盆面干净,大多插着小牌,标明品种。

熊士裕虽然从事着企业,平时却喜爱花木。以前他搞的是盆景,现在依然从厂区和室内能看到不少盆景,但从2002年开始,重点投向了兰花。转向的理由很简单:轻便、干净。从盆景转向兰花的兰友不少,几乎都是这个理由。盆景与兰花,都须“艺”上下功夫,见高下,只是盆景较兰艺需要更长时间。

2002年,浙江省兰展在余姚体育馆举行,熊士裕观看后,就迷上了兰花。从一开始,他就新老品种兼顾。先是春兰为主,宋梅、龙字、大元宝、虎蕊等,喜欢的都买来养。后来以蕙兰为主,重点是热闹精品,程梅、关顶、老蜂巧、老庆华、老上海、老朵去、卢氏蕊蝶、紫砂星、好运牡丹等都买了。因为长期从事盆景,深知草木要适性而养,种养上一帆风顺。蕙兰发苗率基本上能达一倍,一苗发一苗。

说起种养技术,熊士裕笑眯眯地说:“养好蕙兰,主要靠阳光,阳光也有个长年积累的过程,不是晒一阵子就行的。根不好的,可放阴一点地方。”

他说:“蕙兰大盆种养适合观赏,但分盆比较难,有时总要牺牲一二苗。我总觉得蕙兰要敢分苗,分单苗养也没问题,用托布津塗一下,过三四天浇水,这样发苗就加快了。”

他说:“我这里,潘绿上花很难,老上海发花还好,关顶很好养。关顶赚了10多万。养春兰亏本了,养蕙兰没亏本,还赚了点。”

他说:“现在厂里赚钱很困难,便我还是喜欢兰花。去年兰花卖掉23万,买兰花花掉50多万。看到好花,就忍不住想买。”

熊士裕说话直率、稳健,聊兰很投入。说一句,是一句,句句落到实处,可见他养兰的用心,可见他对兰的喜爱。企业主养兰,不外乎三种情况:纯粹投资、投资兼玩、玩兼投资。熊士裕无疑属于第三种人。他今年65岁,作为企业主,应该可以退休了,作为养兰,还有很长的岁月。他说:“兰花可以相伴终生,如果一个人兰花都养不动了,还有什么用。”

许多事实证明:老年可以养兰,养兰可以养老。

 

四、王者荷的发掘者

8日上午,驱车去余姚丈亭镇寺前王村。

车行半小时,进入一个山岙,近至岙底,在一幢楼旁停下。举目三面青山环抱,山风拂面。此行的目的,就是见见王宏康,聊聊王者荷的发掘养育过程。

2012年余姚第十二届春兰展,在金奖新花中,王者荷夺人眼球。特别圆润的中宫,特别圆大舒展的白舌和红块。花型端庄大度,有王者之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王者荷的面世,填补了余姚几十年来未出好荷的空白,并跻身于当今江浙各荷新秀的行列。之所以命名王者荷,一是姓王的人发掘的春兰荷瓣;二是荷之王者。

在堂屋里坐下,看几张王者荷二次复花的照片,听王宏康讲述采兰的历史和王者荷的来历。

1995年前上山挖一点兰花,主要是挖笋时顺带。1995年开始,正式上山挖兰,全年只有678月休息,其他都上山。到目前,每年还上山挖一1月。95年的时候,在山上挖1小时兰花,可以装满2只编织袋。现在兰花还有,半天可以挖到1小袋。

200110月,他跟村里的张思华一起上山,就在他们寺前王村的后山上,这里丈亭镇地区,是整个四明山脉的一部分。四明山脉是浙东春兰、蕙兰的主要产区,资源丰富,江浙的许多传统名品都出自这个山脉。上山不久,一丛春兰,一个鼓鼓的花苞,剥开是个荷瓣,令人欣喜。挖出来共5苗草,二人共同拥有,但决定由王宏康来种养,张思华只拿走1小苗。20021026日,王宏康的宏盛兰苑遭窃,兰花被偷。幸好被硬要走1苗,又去拿回来种。王宏康种得比较好,到2004年长到了6苗,二人平分一人一半。后来,张思华种没了,王宏康养到2010年第一次复花时,长到了30苗。2012年又复花,开品出色,拿到余姚市亮相,就得了个金奖,并引起兰友极大关注。

楼前水泥地,左旁走下几个台阶,就是一片果树菜地。近楼旁的果树地里,搭着一间小屋。兰房其貌不扬,墙、门窗、人字玻璃屋顶,可能都出自主人自己的手艺。走兰房看兰,大都是大紫砂盆种养,兰花却养的神采飞扬。地气湿润,山风从门窗吹进来。看过许多兰房,这个宏盛兰苑,果树之中,窗含青山,最接近山野之气,看来很适宜兰花生长。

每个人捧着王者荷看了一遍,又议论起来:从挖下山种养,到复花整整10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不容易。况且,期间又遭窃贼,差点不见了踪影。王宏康特别喜欢王者荷,这不奇怪,他是花的主人,又独有。他说,荷最怕副瓣角伸长,翠盖不伸长,大富贵伸长,王者荷很正格,中规中矩不伸长。他感叹,美中不足的是,王者荷生不逢时,如果2006年前复花,那就身价不凡了。

这是事实,不如否认。但那是人事,花还是那花,花的市值可以市论,花的高下当以品论,花好总归是花好。我们敬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愿王者荷生不逢时,也生逢正时,真正成为春兰荷瓣中的王者。

 

五、兰石斋的主人

兰石斋主人吴波,闻名于兰界有二:一是他的兰石斋兰语,汇集了他艺兰心得,有新意。兰石斋兰语甚至以专栏的形式,刊登到了韩国的兰花网“世界兰文化交流会”上,对中韩兰友交流贡献了一份力量。二是他发掘并命名了春兰新花名品河姆春色,花的开品与名字俱佳。他成就了河姆春色,河姆春色也成就了他。这样一个兰友,竟然是一名警察,令人敬佩。

从王宏康的前寺王村回城,直接就坐到了吴波的家里。锦江小区,四层小高层,三四层为跃层式,2007年交付。他的兰石斋就在他家的露台上,一个精致的小兰房。说这房子,因为与河姆春色有关,可以说,因为有了河姆春色,才有了这宽敞的住宅。

因此,还是先喝茶聊天,说说河姆春色的问世经历。

2001130日,是正月初七。吴波和俞伯军、袭克明、陈宏虎4人,骑摩托车去虹岭村山上挖兰。摩托车最方便,可以直达山脚。二人一组,从山的两边一路上去。吴波与袭克明一边,藤多兰花少。吴波精干,爬山快,先至半山腰悬崖下。悬崖上有个平台,从崖旁转上去看,有10平方大小,有几丛兰花,就爬上去。剥开花苞,没有好花。悬崖边下方,有一丛兰,很危险。吴波伸腿探踩了踩,坚实,就探下身子去采了花苞,感觉像花生米。于是放下背包,剥了几层,装进随身带的小瓶子。摸出烟来,坐下抽,仔细打量着崖壁上的兰花。根在悬崖一个凹口处,根盘大,卢头多,3苗老草加1新苗。抽完一去烟,吴波探身伸手一拔,下面土干松,就将全盘的兰花拉了上来,揑了揑有3个卢头不空,心中兴奋不已。吴波急忙招呼同伴,到山顶等着看花。从叶型,瓣型,都认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花。

2002年复花一朵,参加浙江省兰展获得银奖。已经长成7苗草,吴波分给一起上山的人,一人一苗。2005年第一次开价25万一苗,高至5万一苗,共卖出近50苗。吴波是幸运的,河姆春色给他带来颇丰的收入,生活随之得到很大的改善。挖到河姆春色这个地方,他跟兰友一共去过30多次,挖到过10多个细花,素心、外蝶、蕊鼎都有,档次不太高,玩玩可以,成名难。

吴波1998年开始上山挖兰,1999年就在竹山与柴山之间挖到一个蝶花,蝶得不错,但花架不好,叫栾蝶。因为是第一次挖到细花,所以要永远养着。2003年挖到一个梅蝴蝶。2004年底,有几拖拉机将四明山下山的普草,拉到了上虞,朋友来电话叫去挑几苗。我去挑了3苗,是个外蝶,绿苞衣素花。复花后是个素内蝶,命名为名邦素蝶。以前从来没见过,浙江是第一个发现,在宁波兰花大会上获得银奖。挖兰和选育兰花,吴波是幸运的,当然这与他的眼力有关。

吴波养兰,对自己有个确切的定位。他说,一是业余,不是正业。警察是正业,首先当好警察,然后才是养好兰花。只是工作之余的大量时间,都交给了兰花。二是兰花是有生命的,养兰要用感情。这是他的养兰之道,兰石斋虽然不大,但很精致,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投入。兰房不在大,用情则茂,叶脚都可以养到不枯。人家说绿云难养,他说绿云并不难养,绿云只是一个有脾气个性的花。在兰石斋里,他的绿云跟其他春兰一样发苗,而且收藏的绿云有老种、金边、水晶等多种。想感受他养兰的用情程度,可以看看他写的兰石斋兰语。

从寺前王村到吴波家,是兰友徐鹏峰开车陪着我们。他是余姚人,在宁波从事花卉基地,种桂花、茶花、红枫等苗木80多亩。他从心里爱好兰花,2003年开始种养,从广州引进西神、冠瑶、绿云等,在家里院子搭棚子种种。2006年建起标准的兰房100多平方米,春兰多于蕙兰,新老品种各半,投资达200万。徐鹏峰养兰有个鲜明的理念:追求开品。他的兰房追求“阴阳平衡,清洁卫生”,努力达到山上自然生长环境,养壮草,开好花。因此,余姚兰友戏称他是“获奖专业户”。检察官出身的王力波为证信,拿出了一份徐鹏峰兰展获奖名单。

玩兰,养出好开品是硬道理。

 

  六、熊小萍会长

余姚市兰花协会会长熊小萍,是位女会长,就职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0多年前,她当着兰协的秘书长,为开展兰事活动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她不但热心发展余姚的兰花事业,而且喜爱兰花,在家的露台上建有一个三四十平方的兰房,养着200多盆兰花。

熊会长最大的特点是热情和善,能够把广大兰友团结在一起,推动余姚兰业稳中有升,不断向前发展。余姚一直比较传统,春兰基础雄厚,种养品种比较齐全。从清未民初余姚养兰风气盛行,到文革前养兰遭受重创,但余姚民间养兰一直未曾中断。从王叔平、胡孝岩,到朱荷花、诸建平,一代一代养兰人,传承着养兰风尚,使一些传统名品得以幸存。如今存量极少的春兰传统名品安养、方字,余姚有,也许方字只有余姚有。

熊小萍说,余姚养兰人对春兰传统名品的喜爱是刻骨铭心的,春兰四大名品中的龙字、集圆都采自余姚。也因此,余姚养兰人在种植创新、兰业发展上,一向比较稳健。前几年,熊会长组织人马,自2009的开始,经1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历时2年的艰苦努力,对余姚野生兰花种质资源开展了调查,基本摸清了余姚境内野生兰花资源现状,为种质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确认余姚市共有野生兰花1725种,其中最大属为兰属,共有4种。春兰、蕙兰、大花无柱兰的资源分布较广,且资源储量较大。地生兰占有绝对优势,说明余姚兰花具有显著的温带特征。还在植物地理分布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香港绶草为华东地区地理分布新记录,长唇羊耳蒜和鹅毛玉凤花2种为宁波地理分布新记录,无柱兰、大花无柱兰、小舌唇兰、小花蜻蜓兰、金兰、带唇兰、广东石豆兰、纤叶钗子股和蜈蚣兰9种为余姚市地理分布新记录。在开发利用方面,全面查清了余姚市家庭养兰品种552个。在兰花繁育技术方面,从兰圃地理选择、兰棚搭建、暖房建设、材料使用、日常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规范性的兰花培育技术。调查成果《余姚野生兰花种质资源调查》,在2011年的《浙江林业科技》发表。

熊会长对发展余姚的兰业是有思考的,她默默地做着工作。

近年,有7家工商资本投入兰业,每家达700多万元,使余姚兰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起色。说到这里,她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在她看来,投资兰花不仅仅是发展了兰业,而且与她的本职工作有关。养兰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家庭养兰是微绿化。无论是在庭院,还是露台、阳台、窗台,或置于客厅、或置于卧室,兰花绿化了家居,美化了生活。

 

七、兰花要与文化一起玩

王力波养兰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兰花要与文化一起玩。

道理何在?基于二点:一是针对当下社会沉迷金钱漠视文化的现象;二是兰产业大厦需要有文化的支柱。

王力波养兰算早的,1992年开始正式养兰,但他玩兰文化更是风起云涌,在兰界颇有知名度。现在不像当年那样活跃兰界,主要原因还是人到中年忙于工作。目前形势下,检察官本身就忙,又担任了点领导职务,其忙碌的状态就不难想象了。兰依然养着,依然是他心灵的栖息胜地。

王力波说,开始养兰时,是很少想挣钱的。趋附风雅的心理优势一些。1997年前,在余姚找集圆都很难,觉得有失余姚养兰人的面子。2000年的时候,他与几个兰友商定,每个人分别进几个老品种,规模养大点。他带着以150元的价格,进了100苗集圆,其他兰友有进环球荷鼎的,有进绿云的。这些品种,包括20多个蕙兰,大都是从广东陈少敏那里引进的。

接着,王力波在兰文化上做了几件漂亮的事。2001年创办起“四明兰花网”,重点放在艺兰和兰花欣赏上。一时间,兰花网上人气很旺。大量的兰文化资料得以汇集,许多玩兰高手云集在网上写文章发帖子,成了当时兰花网中一颗耀眼的星星。这个网站,现在处于停办状态之中,但常去逛逛的兰友还不少。

王力波说,还搞过几次四明山兰花网兰友联谊会。2004年,在杭州青藤茶馆,有40多个兰友聚集在一起。第二次是在杭州花圃兰园,参加的兰友50人左右。第三次在余姚四明湖,参加联谊会的兰友有100多,还邀请了江苏太仓的殷继山谈兰文化,请宁波的罗华东讲兰市场。到2007年,在新昌搞了第四次联谊会,弄了个100多盆的小型春兰品赏会,有近200人参加。这些活动,那些年成了江浙兰界的一个热点。经费实现AA制,如新昌第四次联谊会,每人350元,酒店住宿200元,餐费100元。

王力波讲这些事的时候神采飞扬,可见他当时的全力以赴。

那时,王力波对弘扬兰文化,宣传余姚兰花,确实是费了心思的。王叔平是他崇敬的艺兰前辈,也是余姚兰界的荣耀。他投入10多万元,将王叔平的《五十年艺兰经验谈》重印出版了精装本。用进口的竹纤维纸,仿古竖排版,印刷了300本。

现在王力波是余姚兰协的副会长兼秘书长,那时是副秘书长。他说,做这些事虽然费劲还要贴钱,但都是应该做的,兰花与兰文化一起玩才带劲。

期望王力波有朝一日重返兰文化舞台。

 

八、河姆渡兰苑

去河姆渡兰苑,已经暮色苍茫。讲好去,就得去,不能让兰友空等。去了才知道值得去,不可不去。这个河姆渡兰苑非同一般,有历史,有故事,是二代人的成果,如今也是毛建国、王月芬夫妇共有的。

不能不说说养兰前辈朱荷花。了解到她的养兰事迹后,晚识了她顿觉愧对了她。她养兰采兰很早,颇有收获,是余姚兰协的创始人,是二三十年来余姚兰业发展的贡献者和见证人,这样的人是不可以忘记的。

有意思的是,余姚兰协副会长朱荷花从第一届当到第四届,第五届毛建国接班当了副会长。毛建国是朱荷芬的二女婿,结婚的时候,兰花是嫁妆。结婚后,女儿王月芬、女婿毛建国跟着朱荷芬采兰养兰许多年。朱荷花一家,从儿女及孙辈中,真正热爱养兰的有10多人,成了养兰大家庭。

朱荷花于2011年去世,当时兰花网上,悼念她的帖子有200多。

她是孤儿,19438岁,由绍兴流落到了余姚18岁开始担任过好几个厂的保卫科科长、供销科科长、副厂长等,最后一直担任余姚针织内衣厂副厂长、厂长,直到退休

1982年,受聘到绍兴印染厂当顾问两年,跟厂长金定先学到了养兰技术。回余姚后,开始在家里种养兰花。为了挖到一个好品种,发动老伴、儿女们一起上山。足迹几乎遍四明山的每个山头。1999年,选育并命名朱砂蝶。 2003年,在余姚梁弄金岭挖到一个梅瓣,时值70大寿,取名七十梅。外三瓣短圆有白边,软蚕蛾捧,如意舌,为春兰梅瓣精品。

1990年3月,在朱荷花的努力工作下,余姚兰协协会成立。为了普及和推动更多的人种养兰花,她不但向兰友真诚传授自己技术,还自支费用邀请了上海植物园沈雪宝、绍兴金定先、无锡丁永康到余姚上课2009年,余姚市兰协换届选举,朱荷花当了顾问。通过几十年的养兰经历,她深刻感受在养兰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体会了耐心平衡了心态广交了朋友、锻炼了身体、尝到了甜头。她说,在余生还会继续与兰作伴,尽可能地再为发扬光大余姚兰花做点有益的事情。二女婿毛建国接了她的班,她最为得意。

毛建国确实继承了朱荷花的养兰精神,热心于兰花的种养和宣传。他以“浩天”的网名,在兰花网当“兰花种养”的版主,回答兰友提出的各种问题,发表文章,受到兰友的赞颂与欢迎。他在社区组织兰花种养讲座,给退休的老同志和兰花爱好者,讲授自己的养兰体会,介绍养兰技术,宣传兰花文化。

兰苑的兰花越养越多,毛建国夫妇还会送些给人养养。河姆渡兰苑与赵宏均的信宏兰园,2013年被浙江省兰协授予“百佳兰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