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紫曦唯幂1 2014-05-09

2014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希望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有四大题,24小题,总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组成。答案请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墨水笔书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不要遗漏。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是一个充满(xiá)__(1)__思的季节,每一片土地都在(yùn) __(2)__酿一个季节的故事,每一页绿芽都在萌发一个蓬勃的希望。这个季节,满目春色,你会忘记流年的沧桑。流动的乐章,让飘零的容颜焕发(xuàn)__(3)__目的光彩;盎然的绿意,让混浊的目光随春光流转灼灼闪亮;飞舞的歌声,让日益迟(dùn) _(4)__的灵魂轻灵自由……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7)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抒发诗人壮志未酬,饱含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                  ,                 。

3.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 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阅读下列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乙】“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2)【甲】段中的“他”是  ▲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梦想是  ▲  。(2分)

 (3) 【乙】段出自小说《   ▲   》(填作品),这是女主人公在果园的七叶树下对   ▲   (填人物)说的,表现了女主人公              ▲              的精神。(3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分)

《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3分)

示例:(1)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2)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晒百家观点】对于“学习国学经典”活动,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应该要广泛阅读;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应该要多都流行作品。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幸福的柴门

       ⑴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住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你可会收回叩门的手?

⑵以我辈俗人之见,高贵而矜持的幸福女神,怎会只是一个装束平凡的女子?怎会居住在简陋的柴房里?哲人说,真理都是最朴素的。不但真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如此,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它们不需要任何装饰,譬如爱,譬如幸福。而人的不幸在于:因为幸福的简单,我们与它擦肩而过时,却总是对面不相识。

⑶简陋与贫寒不是幸福的敌人,而是幸福最肥沃的土壤。孔子评论和赞美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境贫困,居于陋巷,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他当然是贫寒的,或许也该是不幸和不快乐的,因为人们往往把物质的享受当作幸福。要知道,幸福的标准有很大的弹性,它随一个人欲望的大小而不断伸缩。欲望越大,它被拉得越长,幸福的标准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为心灵的满足,颜回只要能吃得上,喝得上,他就充满快乐和幸福,这是种简单的快乐,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颜回箪食瓢饮也能不改其乐,为什么梭罗甘愿忍受瓦尔登湖畔的寂寞,为什么         ▲      

      ⑷人生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一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之中,世俗富贵奢靡的生活足以扼杀人的幸福。蒂克曾写过一篇意味深长的童话,叫做《金发的艾克贝尔塔》。孤女贝尔塔在森林中迷了路,被一位巫女收留,巫女有许多珍宝和一只会说话的鸟儿。后来,贝尔塔不甘林中生活的单调寂寞,盗走巫女的珍宝与神鸟,回到俗世红尘之中。靠着盗来的珍宝,她过着奢华的生活,而那只鸟自从离开了森林,却惆怅不已,每天唱着一支名为《林中静寂》的歌,其哀伤催人泪下。贝尔塔不堪忍受鸟儿的折磨,杀死了鸟儿,自己也一同被毁灭。人们常常只知道享受丰足的物质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却不知不觉地在对物欲的追逐中迷失了生活的真谛。

⑸每个人都在寻求幸福,可有多少人看见幸福女神正向自己招手呢?其实,幸福女神是最随和最慷慨的,看到眼前这扇柴门了吗?放下一切贪欲妄求吧,打开它,你就会发现,幸福女神正向你绽开最迷人的微笑。

5.根据本文内容,填写以下空格。(4分)

在本文中,作者认为:通往幸福的门不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而是一扇     ▲     ;幸福女神并非高贵矜持,而是     ▲    。

6.文中第⑶、⑷段举颜回的例子和金发贝尔塔的例子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                                       

7. 阅读第⑶段,结合相关人物,在横线处再补充一个恰当的事例。(3分)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颜回箪食瓢饮也能不改其乐,为什么梭罗甘愿忍受瓦尔登湖畔的寂寞,为什么     ▲   。【参考人物】陶渊明  刘禹锡  苏轼

8.阅读本文后,你必定对“什么是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3分)

                ▲                    

     (二)(16分)

相思  李娟

①清晨,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奶奶说要去看望姨奶奶,自然就会去小卖部买几包点心。

②小卖部是村里最令我心仪的地方。高高的木柜台里站着一位阿姨和一位好看的大姐姐,大姐姐穿一件白底红花的上衣,爱笑,露出一排糯米般的牙齿。白皙的脸颊上有一对酒窝,春意荡漾。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泊着一对黑葡萄。两条乌黑乌黑的大辫子,直垂在腰际,麻花辫子的发稍上扎一对粉色蝴蝶,腰身细细的,她每一次转身的样子极好看。村子里打麦场上放电影,我觉得电影里那首歌就是唱给她的: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我以为她就是那个毛眼眼的姐姐。

③奶奶说,称一斤酥饼,一斤点心,我就听得心花怒放。

④酥饼被大姐姐用夹子整齐摆放在棕色的粗纸上,再称上一斤白皮的点心,点心上缀着小红点,如同白胖胖的小娃儿额上贴的小红点,无限喜气。酥饼圆圆的,点缀几颗黑色的芝麻,像一张长着雀斑的小脸,可爱,可亲。咬一口香甜酥脆,唇齿留香。她铺好两张棕色的粗纸,粗纸上隐隐有麦秆,粗糙,原始,朴素。一层层的酥饼堆放成四方的宝塔形,然后在粗纸外包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大红底子上写着黑色的福字,透着俗世生活的喜庆和美好。姐姐头顶挂着一卷的草绳,草绳就在她白蝴蝶般的手指中飞快地缠绕着,灵巧而神奇,在我眼里,她像是个魔术师,一瞬间就包好了点心。我的头刚高过柜台,手把着柜台,踮着脚尖看着点心,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⑤奶奶掏出雪青色的手帕,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来取钱。大姐姐收好钱,也不数,她头顶横着一根铁丝,上面常年挂着一个铁夹子,她将钱夹在铁夹子上,手臂一挥,只见一道优美的弧线,“呼啦”一下,夹子就到了阿姨的头顶,整个过程酣畅淋漓,洒脱流畅,一气呵成,那么美。

⑥我拽着奶奶的衣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姨奶奶家不远,就在邻村。田野里玉米长的比人还高,像一道绿色的屏障。玉米吐着金黄的胡须,豇豆开满淡紫色的蝴蝶花,像一群爱说笑的小丫头,凑在一起,吱吱喳喳说个不停。黄瓜爬上架子,穿着嫩黄色花裙的花儿招惹来一群群的蜜蜂围着她们跳舞。田埂上偶然会见到一两个金黄的大南瓜,胖墩墩的,像隔壁的二胖吃饱了正躺在地上睡觉呢。我跟着奶奶的小脚,盯着她手里的两包点心,包点心的粗纸隐隐渗出油来,越看嘴里越馋。心里盼着快到姨奶奶家,就可以一饱口福了。我一边走路,手一刻也闲不下来,一会拔一朵淡粉色的打碗碗花,一会摘一朵紫色的牵牛花,奶奶看见我摘打碗碗花,就训我,小祖宗,快扔掉,摘了会打掉饭碗的。

⑦现在,在街上的西饼店里,形态各异的点心规规矩矩躺在精致的盒子里,盒子上扎着粉色的蝴蝶,像是穿着纱裙的公主。可是,我却无限怀念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点心,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它不解风情,不施粉黛。似贾樟柯电影里的小街,电线杆,昏黄的灯光,斑驳的矮墙上刷着标语,高大的梧桐树和白杨树哗哗地唱着歌,充满质朴与温情,我仿佛回到我童年的小街。

⑧一天,在一家西饼店看见一盒龙须酥,洁白的银丝盘结在小盒子里,犹如老妇人头上的发髻。盒子上竟有两个字:相思。买来咬上一口含在嘴里,丝丝缕缕,长长短短都是相思。它香甜酥软,甜的有些腻人,而且香料的味道太重,远不及我童年吃过的点心。含着它,就看见奶奶颤颤巍巍迈着小脚,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庄稼,虫声唧唧,花草缤纷。她手里提着两包点心,风吹起她满头的银发,我望着,望着,看她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湿了眼角。           

(选自《品读》2012年第1期)

9.本文以“点心”为线索展开叙事,请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字(动词),补全情节。(3分)

小卖部,探姨婆____点心----乡间路,____点心心里馋----西饼店,吃酥饼____点心

10.本文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我的头刚高过柜台,手把着柜台,踮着脚尖看着点心,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11.第7段中,作者说“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点心,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既然“俗”,又何来“美”?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4分)

                                                                                         

12.在传统文学中,“相思”往往用来表现男女间的爱慕思恋之情,但本文作者却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情感意蕴,请细读末段,并结合全文说说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5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5分)

  舟上  徐照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13.徐照是温州诗人,他与徐玑、翁卷、赵师秀诗风相似、旨趣相投,而且字号中都有“灵”字,人们称他们为“            ”。(2分)

14.诗中描绘了小船逐潮、江畔人家、晓光侵月、        等江南常见的景致。(1分)

15.“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中的“贪看”、“不知”表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2分)

                                                                              

(二)(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傅说于版筑之间( ▲   )(2)益其所不能 (  ▲   ) (3)人恒,然后能改(  ▲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不为苟得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3分)

                                                                                  

(三)(13分)

二鹊招鹳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①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②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③,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④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ɡ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悲鸣不已(   ▲  )           (2)集古木上(   ▲   )

(3)若相语状(   ▲  )           (4)遂俯冲鹊巢 (   ▲   )

21.下列几个选项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鹊其上

A.一狼洞其中    B.斗折蛇行  C.惠子相梁    D.策之不以其道

2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3.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看法。(3分)

材料链接(一)唐朝上元年间,华容县有一头大象,来到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卧下。它的脚掌联单扎进了木刺,这家人帮它取了出来。大象伏下身子让人骑着,进到深山里,用鼻子刨开土,取出数十根象牙来报答他们。

材料链接(二)《人民网》报道:2010年1月初,一位85岁老爷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上前扶人,怕扶起来要负责赔钱。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圈圈涟漪;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追梦,为我的世界犁出段段航程。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你是思辨的春雨,是求索的夏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让我的世界显得如此亮丽。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全卷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卷面涂改杂乱,字迹潦草不清,使用涂改液涂改带等涂改工具,酌情扣1—2分。

4.严格控制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4分,每字1分)   (1)遐   (2)酝   (3)眩   (4)钝 

2.(8分,每格1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露为霜   (3)玉垒浮云变古今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舍生而取义者也  (6)宠辱偕忘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

3. (1)(2分)(   B   ); 

   (2)(2分,每格1分)   祥子      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3)(3分,每格1分)  《简·爱》      罗彻斯特      追求平等、维护尊严

41.(8分)

诵经典华章】(2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扬国学精神】示例:(1)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2)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3)诵读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4)经典进课堂,诵读成风尚。(5)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经典能致远。(6)读国学经典,塑高尚人格。(7)朗诵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8)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生活。((3分,没有“经典”一词不得分)

晒百家观点】示例一:我赞成阅读经典著作,这样既可以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又有力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生命观。示例二:我赞成阅读流行作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3分,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幸福的柴门(14分)

5.(4分)朴素/简陋/寒酸的柴门      装束平凡的女子(评分标准:每空2分。)

6.(4分)文章第三段举颜回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简单生活是幸福最肥沃的土壤;举金发贝尔塔的例子论证了世俗富贵奢靡的生活足以扼杀人的幸福,从反面论证了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一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之中。(评分标准:各2分,能答出论证的观点、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7.(3分)示例:陶渊明宁愿求乞度日也毅然辞官归隐。刘禹锡身处陋室也同样谈笑自如。(评分标准:填入句子能说明简单贫寒的生活中也有幸福即可得3分,不要求字数完全相等。填入事例与人物不吻合不得分。)

8.(3分)示例: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像贝尔塔一样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不择手段而最终走向毁灭的例子。其实,幸福很简单,它并不来源于物质,而是来源于心灵的满足和平静。(评分标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未结合现实生活谈酌情扣1分。)

(二)相思(16分)

9. 买;盯(看);忆(3分,1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0.(共4分)运用“把着、踮着、直咽”等动词(或运用动作描写)(1分),逼真地写出了“我”当时眼巴巴地望着点心,迫不及待地想吃点心的情状(2分),透露出孩子特有的天真与可爱(1分)。

11.说它“俗”是因为“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的外形有点俗;(1分)

说它“美”是因为:(1)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2)福字中透着生活的喜庆和美好。(3)它充满质朴与温情,唤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共4分,写出“俗”的原因得1分,“美”的原因写出1点得2分,写出2点得3分)

12.“龙须酥”盒子上的“相思”两字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奶奶的思念,对美好过往岁月的眷恋,还有对一切渐渐远逝的无奈和淡淡的伤感。(共5分,写出1点得2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3点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舟上(5分)

13.(2分)永嘉四灵

14.(1分)云气失(前)山

15.(2分)诗人为美好的自然山水和神奇的自然景致打动,沉醉其中浑然忘我的心情。(解析:“贪看”,是指对景物的痴迷,“不知”是指身临其境,皆表现诗人沉醉的状态。)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分)

16.(4分)(1)被选拔  (2)同“增”,增加  (3)犯错误

17.(2分) C

18.(2分)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19.(3分)是下联的意思。(1分)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2分)

(三)二鹊招鹳(13分)

20.(4分)(1)已:停止 (2)集:栖息,聚集 (3)语:告诉  (4)遂:于是,就

21.(3分)B

22.(3分)不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随在它后面。

23.(3分)热心助人反倒受了牵连。社会道德的缺失让人民忘而却步。“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动物尚且知道知恩图报,更何况作为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炎黄之孙。让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乐善好施,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文明名片。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1分,看法1分,语言组织1分。

 

四、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考《浙江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第27页-28页)

评分(一)得分10分(满分10分)与评分(二)得分50分(满分50分)相加之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