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落在日本的刘邦后裔

 春风杨柳荷香 2014-05-11

散落在日本的刘邦后裔
--文史拾零二则

     在讲两则文史故事前,先起个头,作为开场白。

     话说我们老萧家在中国历史上,鲜有声名显赫的人物。算来算去,只有在汉高祖刘邦手下工作的丞相萧何,还算是比较出名吧(也不知老萧家能不能攀上这个祖先)?萧何之所以有名,除了在帮刘邦打天下时,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建立了规章制度外;还有一大功劳,就是“月下追韩信”当伯乐了。就是他,为刘邦推荐并挽留了一位能统兵百万,战无不胜;后来,又用十面埋伏打败楚霸王项羽;最终,成就了大汉王朝的大将韩信。

     还有一句有名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萧何既是举荐韩信的伯乐,也是最后帮刘邦的老婆吕雉,设计处死韩信的人。好!闲话休说,下面就讲有关萧何后裔与刘邦后裔的佚事二则。

                    一则  梁武帝之死

     梁武帝萧衍不知能否与萧何扯上关系?不过,萧衍自诩是萧何的后裔。历史上萧姓当过皇帝的,只有在中国大动荡、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出了那么几位(后来辽国的萧太后可不能算)。一个是南朝的齐高帝萧道成及后人;一个就是梁武帝萧衍及后人。这两个朝代都很短命,齐朝只存在了二十三年(479-501年);梁朝也只存在了五十六年(502-557年)。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梁武帝萧衍是位笃信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出家当和尚,被人戏称为“和尚皇帝”。而每一次出家,又都被朝廷用重金赎回来,寺院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由于他的原故,当时建康(今南京)城内外,有佛寺五百多所,僧尼十万余人。

     由于梁武帝早年没有生儿子,就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并立为太子。可过继后,梁武帝又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不知是否由此更信佛了)。而萧正德则被取消太子位,改封为西丰侯,萧正德对此心怀不满。恰在此时,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政敌高欢不合,前来投奔梁朝,被梁武帝封为河南王。侯景为人奸诈,看到梁武帝一心崇佛,不理朝政,且皇族矛盾很深,便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勾结萧正德发动叛乱,并许诺事成后拥戴萧正德做皇帝。终于,叛军攻进建康城,并包围了宫城,尔后,又引玄武湖之水围灌宫城。可怜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皇宫里,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管他。最后,竟活活被饿死在皇宫中。萧正德也没有当成皇帝,后来被侯景杀死了。

     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祸起萧墙”的故事。

                二则  散落在日本的刘邦后裔

     萧何的顶头上司,刘邦的后裔怎么会散落到日本去呢?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汉献帝被废黜后,居于山阳邑,人称“山阳公”。至其玄孙阿知时,己是西晋时期了。一日,阿知对其旧臣说:“我久居此地,恐有覆灭之祸。听说日本境内较中国安定,我决定率家族东渡。”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阿知率其子都贺,舅兴德及族人刘国鼎等二千零四十人东渡到了日本。最初,他们居住在日本的奈良县,后迁至冈山县。阿知一族在日本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一个大家族。公元940年,东汉刘秀(刘邦后人)第四十五代孙春实(阿知后人),在平叛中立了大功。立功后,就在九州原田筑城,其后裔便一直生活在这里。公元1131年,这支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直至今日。原田家族的成员,明确宣布自己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并一代一代地记入族谱之中。

     原田家族在日本很受人尊敬。日本史称阿知为“使主”或“东汉使主”,其子都贺为“都贺王”。原田家族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先,公元1988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中国,为其祖先刘邦、刘彻祭陵。

     原来,原田家族就是散落在日本的刘邦后裔。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