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留心研究过茶馆的消费者行为,发现总体而言,茶客基本上是"四有",即有钱、有闲、有品位、有身份,倒不见得要四美兼备,但却一定得具备一条。四个条件一个都不沾边的人,肯定是不会到茶艺馆去消费的。请教农大的曾启教授,他说自来都如此,新中国成立前老北京的茶馆就是这样。 过去茶馆门槛低,五行八作人人都可以在茶馆喝茶,现在除了广东、成都等地古风依存成为例外,京沪等大都市的茶客,基本上是中上层人士。事实上,由于市场的定位不同,茶社如今与咖啡馆、酒吧同属于中上层消费,在大家心目中,外出喝茶是一种高消费。 茶客之中,真正嗜茶爱茶的反而有限,因为发烧友一级或者是茶迷一级的,若非腰缠万贯有花不完的钱,一般都选择自己买茶自己品饮。内行到茶社去喝茶,要么是有交际应酬,要么是特意去享受氛围。无论怎样,都不只是为了杯中的茶水。 交际应酬成为泡茶馆第一推动力,这使茶馆的社交场所色彩日益浓厚。不少茶社茶馆都开在机关、大机构林立的地方,就是为了让茶客们有个谈事的好去处,而品茗似乎倒在其次。 说起旅游景点的茶社,这倒是北京一大特色。故宫、北海、中山公园、恭王府、陶然亭等名胜,都设有茶馆。我的小学同学吴琼博士与女儿晓娱从美国回来,我陪着逛故宫,到了北头,有一家极精致的小茶馆,进去各要一杯茶,每杯三十元,实在是不算便宜。游客变成茶客,大概都是一锤子买卖。 西南的茶馆往往有设在风景名胜的,比如成都的武侯祠,有一次我去成都,开出租车的司机居然告诉我,武侯祠公园里的茶馆环境极美,他好久不去了,颇为思念。昆明的翠湖是中国都市中最美的夜生活景区,茶馆酒吧通宵达旦,虽然论茶未必多么到位,可是景色之美,氛围之怡人,足以令人乐而忘返。那年去参加昆明书市,一大乐事就是每晚到观欧亭临水凭栏,聊天打牌,感觉这样当个茶客真是神仙一样。 事实上,一般茶客中真正懂茶的并不多,这就使得某些茶艺馆对茶的质量高低并不太重视,只要店址好、环境幽雅、格调清新,照样能大发利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