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要敢于伟大、敢于与众不同,敢于犯错(推荐阅读)

 培根阅读 2014-05-12
一年前有家主权财富基金,也是我们的客户,邀请我去讲如何才能打造最成功的投资机构。我想,第一件事是要在内部达成共识:你们相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跑赢市 场?是否相信能够在强调风控的前提下最大化投资回报?是否会根据别人的宏观观点调整组合?你们认为最好的风控是什么?在投资过程严格把关的情况下,怎么看 待结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谁都想对,但最后错了,能承受么?

  不会有哪家机构不想做到伟大,但问题是要先做到两件事:敢于与众不同,敢于犯错。


  敢于与众不同

  我这些年面试都会问一道题(没人答对过),“假设你已经是我们的组合经理了,我们给你的薪酬待遇是这样的,如果市场排名倒数20%以内,一分钱没有。如果前10%,奖金1000万。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心目中的答案是,先搞一个跟其他人不同的组合:可以去做某个很小众的细分市场的活跃投资者,可以买入别人还没有找到,或者不喜欢,或者不敢碰的东西,而且要回避每个人都认为铁定不会跌的东西,还要逆向选时,还要在你认为会表现好的板块集中重仓……


  一项投资,如果逻辑受到普遍认同,近期表现也很好,前景也被看好,应该不大可能存在折价。


  回想1988年我和Bruce Karsh筹备成立不良债务投资基金时,异常艰难。有多少深陷债务危机的公司是受人敬仰的,而且我们偏偏就是要专门投资这些处于生死关头的公司的债务。这 需要我们有严谨的过程控制,也需要客户和我们一样有坚定的信心。大家普遍对这些公司的不安,恰恰是让我们捡到便宜并且找到持续投资回报的根源。


  敢于犯错


   你要投资,要择时,要激进,要集中,要用杠杆,就要承受更好或更差的可能性。你得给自己一个失败的机会。投资这个行业只有一件事不是双刃剑,那就是 alpha,或者说非常出色的见解或技能。只有这点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中都能帮到你,但这个很少见,而且难以捉摸。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明白需要控制的是不 良债务基金的投资项目的违约率。我们的成绩是业内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注意,不是零(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薪酬挂钩体系)。正如投资经理所言,如果你投的项目 完全没有违约过,那只能证明你没冒什么险。


  KennethGalbraith说过,赚钱这件事,不存在一学就会的绝招。否则要么特别难学,要么所有智商为正的人都成富翁了。查理芒格也跟我说过,投资这件事就不应该简单,所有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是笨蛋。从这个角度讲,优秀的投资业绩需要中等偏上的能力,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冒险会带来收益,什么时候会带来损失。


  敢于被认为是错的

  这是底线。又要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作为机构,你们对成功或伟大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是投资本身,只要盈利大于亏损就可以了。如果更看重的是所谓口碑,那能否成功取决于对一些可能失败项目的态度。


   前文提到的那次演讲,我跟客户讲,过去15年,你们总共给我们投了10亿美元,看起来是不少,但其实也就是他们资产的千分之几,考虑到我们的投资周期相 对较长,有时会分散,任取一个时点这家机构对我们的投资其实连千分之几都不到。就算我们业绩再好,对他们的意义也非常有限。我可以理解他们要严控风险,而 且不希望出现在任何头条,更不希望动不动就跟董事会解释。但我还是提醒他们应该搞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究竟是什么。


  被认为正确,比实际做对还要难

  首先,做对很难,需要不断把相关事实都纳入正确的框架中。其次,被认为正确也很难。随机事件导致正确的决策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最后,在对的时点(通常指现世现报),被认为是正确的,几乎不可能,因为各种不确定性。


   过于先见之明,和错误的观点,很难分得清。我认识一个特别优秀的基金经理,和格林斯潘同时看空(1996年提出非理性繁荣),但市场到了2000年才证 明他是对的,没错,投资者在这几年期间几乎全部赎回。约翰鲍尔森2006年做空次级债,成就了历史上最赚钱的一笔交易;而很多在他之前做空的投资人没有等 到这一天,最初几次做空失败或,投资人担心赌错而纷纷撤资。


  敢于做出与众不同的投资决策是取得杰出业绩的唯一的路,但这条路并非适合每个人。除了拥有出色的能力,挺过一些投资失误,你还需要忍受不被认同,每个人都应该衡量下当你的老板,客户,同行都不认可你的时候,你会如何反应。这些关都过了,你才有机会成为伟大的投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