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论 佛论 朱崇奎 佛学,在精神世界里,其高深及影响诸学难比。但多数人皆止于信,止于迷,觉者凤毛麟角。止于信者盲信,止于迷者为迷人。真觉者真正全面领悟佛学的内涵者,会用佛学来为人类的除病健身、健康长寿、自在解脱、建设精神文明服务。 学佛,首先要明白“佛”的内涵。 学佛人不知佛的内涵,学佛不知佛,不知真佛真面目,一生信佛、学佛、礼佛、讲佛,忙得不亦乐乎,自己还在佛门外盲转悠就没意义了。 佛有十号,即十个名号。实是十种内涵、十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如来。所以,佛经常由深到浅地排列: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修佛人应该由浅入深地增进,从佛世尊向天人师、调御丈夫、无上士、世间解、善逝、明行足、正遍知、应供、如来,领悟、修行。 此十号不悟一号的信佛人是迷人。 此十号只悟佛世尊者是个明心人。 此十号只悟前三号者是真修行人。 修行人悟十号俱全者是真佛如来。 此文从“佛世尊”依次讲到“如来”。愿世人从我理解的佛学中体悟到除病健身之妙、健康长寿之妙、自在解脱之妙,从而为社会的文明、和谐作出贡献。 一、佛世尊 观察客观世界的意识名心, 观察心灵世界的意识名佛。 驾驭外部客观世界的心法名方法, 调御自我心灵世界的心法名佛法。 驾驭客观世界旨在创造物质财富, 调御自己心灵世界是为精神文明。 即心是佛,即佛是心。佛变化成心,即会幻化成贪嗔痴爱心、名色知见心、行善为恶心、杀盗淫妄心等无量世俗心。在无量世俗心中以善心为尊。人的“善心”在种种世俗心中名为“世尊”。这个“世尊”名“俗世尊”——诸种世俗心中的尊者。 无量世俗心又幻化成无量世俗人:能人、愚人、善人、恶人、工人、农民、军人、学人、商人、富人、穷人、健康人、病人。在无量世俗人中以能者为尊。能人在种种世俗人中名为“人世尊”——诸种世俗人中的尊者。 当修行人反观自我时,人的很多修行心即化为佛、菩萨、罗汉、罗刹、天龙八部。如:观自在心化为观自在菩萨、从闻思修心化为观音菩萨、观光心化为妙光菩萨、饮光心化为大迦叶罗汉、观香气心化为香严罗汉、观无量西方虚空心化为无量过去佛、观无量东方虚空心化为无量未来佛、观十方无量虚空心化为十方无量佛……观无量清净光明的现在心化为本师如来。 本师如来即是人的根本心性。无量诸佛、诸菩萨、诸罗汉、诸罗刹、天龙八部等名天人。无量天人住的世界名佛世界,即清净光明的心灵世界。在这无量的天人中以佛为尊。在无量诸佛中以释迦牟尼为尊名“佛世尊”——诸种佛世界中的尊者。 古人将释迦牟尼义译成“能仁”。“能”即能量。“仁”即核心。核桃仁、柏子仁是由二片子叶组成。“能仁”也是由二片“子叶”组成。这二片“子叶”即是正能量、负能量的精妙结合,成就正果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亦名现在佛、现在心。无量诸佛、诸菩萨……皆释迦牟尼佛“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诸佛诸菩萨皆是当年佛陀的嘴说出来的,笔写出来的,心法幻化出来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人物、神仙。 即心是佛,即佛是心,能悟自心即佛,自心即是修行人的根本心、核心、仁心、寂默心者,能悟自心即是佛世尊者,能悟自心即是释迦牟尼佛者为顿悟人、明心人,不是迷人。 如何悟到自心即是释迦牟尼佛要“从闻思修”开始。我们读佛经总是以“如是我闻”开篇。只要修行人学习佛陀反闻闻自性,王舍城、灵鷲山即会出现在自己的心中。那个“兹兹兹”处即是灵鹫山。此时,指挥你修行的思维即是本师如来释迦牟尼佛。此佛住处即是王舍城。此城非城,是避开烦恼的清净地、是自在快乐的杳冥乡。 如是回头观, 心中有灵山。 灵山灵鹫鸣, 天宇泛祥云。 世尊莲台坐, 五体放光明。 文殊明佛理, 观音施甘霖。 势至来领引, 跟随普贤行。 来到极乐国, 极乐心中生。 我劝世间人, 快往灵山行。 不要迷茫过, 迷惑误此生。 修行人能够“如是我闻”,就能够“如是顿悟”。千万不要把“顿悟”神秘化了。千百年来人们将“如是我闻”解错,误了多少修行人!!! 顿时觉悟并不神, 顿悟自心是释迦牟尼佛者方能读懂佛经,会觉得佛经是大白话,是至平至常的道理,不再是满篇佛菩萨、罗汉、鬼怪了。 虽是顿悟,并非顿成。因为觉者还不知修行的第次。有的朋友悟出自心是佛,认为自己已经成佛了,实是大妄语。这样的人过妄成魔,到处与人争是非,说的话皆是从故纸堆里淘来的胡嚼蛮缠语。更甚者唾佛毁庙——大我慢。 二、天人师 明白自心是佛世尊,“从世尊闻法”即从“如是我闻”开始精进,速出三界苦,速得寂灭乐,名为小乘佛法——即声闻乘。 明白自心是佛世尊,“从世尊闻法”即从“如是我闻”开始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知诸法因缘名二乘——即辟支佛。 明白自心是佛世尊,“从世尊闻法”即从“如是我闻”开始精进,求佛智、自然智、如来知见力名大乘——即佛乘。 修行人不但要明白自心是佛,还要明白自心是释迦牟尼。 不但要明白自心是释迦牟尼佛,还要明白自心是天人师。 只有明白自心是天人师才能明白诸法因缘,即是辟支佛。 诸法因缘即是修行人的眼、耳、目、鼻、舌、身、意,与色、香、味、触、法,与地、水、风、火、空、识之间的关系。谁是因?谁是缘?结何果?其因缘错综复杂,一言难尽。总之是命功上的修行。“修性不修命,仙家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为何六祖慧能七十六岁就走了?就是只悟自心是佛,没悟自心是“天人师”,因而难成“辟支佛”。 肺窍鼻,肝窍目, 我们从六祖坛经上是找不到风性观等文字的。事实上佛祖的风性观与道家的丹道没有什么两样。但六祖慧能的功德很大,他将佛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变佛为心——即心是佛! 天人师即是天人的导师。真正悟到自心即是天人师者,是真正的破迷解惑者。 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天人。 虚空无二,佛国本同。虚与空是一回事,佛与国没有分别。 人的心灵世界,在佛学中有很多称呼:佛国、佛土、佛地、佛天、天堂、佛世界、灵山、王舍城……实际上,天堂、佛国就是修行人的心灵世界。 在这个心灵世界里发生的每一种思维即是无量芸芸众生。 这芸芸众生中: 能够成就究竟佛道的智慧名佛宝; 能够成就圆通自在的智慧名法宝; 能够成就健康长寿的智慧名僧宝。 修行人都知道佛、法、僧三宝。此三宝即是修行人的清静心化现的三类戒定慧运动形态。伟大的佛陀将这戒定慧运动形态形像为“天人”: 佛宝——无量诸佛 法宝——无量菩萨 僧宝——无量罗汉 如果说三宝是人,就不能称“宝”。 天人非人非宝,此三宝皆是释迦牟尼(修行人清静自心)变化而成的三类思维运动形态。释迦牟尼与诸佛、菩萨、罗汉的关系是: 修行人的清净自心即是真佛如来释迦牟尼的报身。——本心 无量诸佛是释迦牟尼(修行人清静自心)的化身。——心愿 无量菩萨是释迦牟尼(修行人清静自心)的法身。——心法 无量罗汉是释迦牟尼(修行人清静自心)的应身。——心身 就是说无量诸佛、诸菩萨、诸罗汉是人的清净本心变化而来的。如: 日月灯明佛是修行人的清净心变化成日月灯明佛光明化身。 观音菩萨是修行人的清净本心变化成从闻思修心法的法身。 憍陈如阿罗汉是清净本心化成闻妙音行四谛心法时的应身。 这里的日月灯明佛、观音菩萨、憍陈如罗汉皆是天人。此三者皆是不在轮回的天人。 还有生于轮回中的“天人”,所谓“天龙八部”皆是在轮回的“天人”和“非人”。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代表八类不同的护法心。 世俗心幻化成凡人。凡人中以能人为尊、为师。 天人心幻化成天人。天人中以能仁为尊、为师。 佛经上常见释迦牟尼佛总是在那里为无量诸佛、菩萨、罗汉、天龙八部……这些天人讲法。释迦牟尼是无量诸佛、菩萨、罗汉、天龙八部……的导师。因为释迦牟尼是一切生命心天中的能仁。 天人非人,是至仁心、至仁法、至仁行的化身。化身无身,是一种精神的人格化。释迦牟尼是现在心的人格化,是诸佛、菩萨、罗汉、天人的核心、仁心,是教导、驾驭诸佛诸天人行进在归元归仁的正道正途的师尊。 《金刚经》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金刚经》明明是如来佛在说法,为什么又否认呢?因为如来非如来,不是天外来客。是修行人心中的不动心。释迦牟尼非释迦牟尼,是修行人心中的“现在心”、“当下心”、“能仁心”。心无嘴,用什么说法? 我们菩萨行时,往那里行?如何行,是快行还是慢行?皆是释迦牟尼佛(现在心)在指导(说法)。实无释迦牟尼指导,是自己的现在心在指导,是自己的当下心在指导,是自己的能仁心在指导。实无释迦牟尼说法,是名说法。 “有所”即是“有处所”。教授在课堂为学生上课,“课堂”就是教授说法的“处所”。当修行人回头观察自心自身时,自心自然知道,自心自身如何运转才能健康长寿、才能智慧善良、才能自在解脱。其运转的方法是谁说的?是谁教的?是释迦牟尼佛!穷诸行空,以灭生灭时如何增进?自心中的如来佛会来指导。其中的如来佛、释迦牟尼佛实无说法是名说法。是修行人不知而自知的心在指导。 人类放眼观察、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不易。人类回头观察自我的心灵世界更难。如果用文字将这虚无的心灵世界,用文字描写出来,难上加难。 如果能认识自心中存在释迦牟尼佛、无量诸佛、菩萨、罗汉、罗刹、天龙八部……说明修行人已经认识了自我的心灵世界——佛世界。如果把他们之间的玄妙关系写出来,笔头醮干洞庭湖也难说清。 大道无名,佛祖即佛陀,是不留名的祖师,他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用形像思维,用拟人的写作方法,留下了他的修行经验供后来人参考。写的很好。但世人读来还是云雾之中。读经只见菩萨不见法,不知菩萨是佛法! 佛经上种种名皆是法名。正如《西游记》里的须菩提、孙悟空。须菩提即“空生”之义。修行人突然感到:身空,身无其身;心空,心无其心;物空,物无其物。——这种空的感觉即“空生”,即是须菩提菩萨。 没有“空生”没有须菩提,就不会有“悟空”,不会有孙行者。悟到空觉即是“悟空”。悟了空才明白穷诸行空的法门。 《西游记》将这法门应化成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孙行者”。没有须菩提的“空生”,就没有孙行者穷诸行空的能耐——孙行者。孙行者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笔头发生的法身。 2008年的一天晚上我老伴在电脑上看电影连续剧。她看连续剧时总是在观自在,她看着观着,一下进入“空生”的觉观。身无其身,身体没有了;物无其物,房子、电脑没有了;声无其声,马路上汽车声、建房的打桩声、连续剧的说话声没有了;心无其心,看连续剧的心没有了。只有一个清净自在快乐的心!这就是“空生”的觉观。 “空生”非看电视而成,是观自在而成。四川资阳有位八十五岁的“老神仙”名叫邓有富,他睡觉时观自在,大脑一声巨响,一闪光,出现“空生”现象,他发现自己不呼吸了。他想,要上西天吧?他害怕了,于是,他在床上拼命挣扎,终于从“空生”中挣扎出来了!——没悟性。 真正有悟性者,在空生时要有欢喜心,认真的研究空性的规律,将空性定住,名叫悟空——觉悟了空道才能穷诸行空,成为“空行者”一筋斗十万八千里。 释迦牟尼种种说法也实无法可说——是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形象记录。如果说佛有所说法,是为“谤佛”——诽谤佛法。 有的朋友悟出自心是佛,不悟自心即天人师,说明在佛学的道路上还没起步。
“调”即调心、调息、调身。 “御”即驾御自心、自身。 只有认识了客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只有认识了自我心灵世界,才能驾御自心进入极乐世界。能够驾御自心的人就是“调御丈夫”。能够认识到自心就是调御丈夫的人是真修实证人。 人落后天,天性忘失,习性污染,人心已经变成没有收管的犟牛,很难回归清净光明的本性、佛性。只有在调心、调息、调身的前提下: 请文殊菩萨为我摸清牛皮气, 请观音菩萨为我拴着牛鼻子, 请势至菩萨为我牵着牛绳子, 请妙光菩萨看清回家的路子。 请普贤菩萨为我把牛拉回家。 文殊即观察自我心灵世界的正识性。只有此性才能从理论上认识到自性中的污染所在、清净所向。 观音是自我心灵世界的观闻性。只有此性才能在实践中将自心锁定在清净地、杳冥乡入于真三昧。 势至是自我心灵世界的自然性。只有此性才能牵引乱跑的犟牛步于正道正途奔向清净,趣向光明。 妙光菩萨是自我心灵世界光明性。只有此性才能成就修行人的光明行,到达清净光明的极乐世界。 普贤菩萨是自我心灵世界的行愿性。普贤为行阴之主,修行人向何处行,是浅行是深行还是常行。 我常教人的醉法、降法、咒法,一方面把身上诸病除尽。主要的是在除病过程中掌握观自在的心法,认识势至菩萨,认识自己早已忘失的天性,为正修行打基础。 调御丈夫即是用调心、调息、调身的方法,驾御自身向着健康长寿的方向运动、驾御自心向着清净光明的方向运动、驾御自性向着自在解脱超越的方向运动的人。 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出现无量的贪污、腐败、盗窃、杀戮、疾病、短命等等邪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不善于驾御自心向正确的方向运动。 倘若世人能驾御自心,即会出现为官的不贪,为民的不盗,世间无战争,人间无邪恶,神仙满街走,众生皆佛祖的太平盛世。 世人能做到“调御”二字皆是“调御丈夫”。 我将我与众多朋友修行实践总结立说为《御心学》就是从“调御丈夫”起步的。御心学的核心即是三回头: 回头观自身,是健康长寿之岸。 回头观自心,是智慧善良之岸。 回头观自性,是自在解脱之岸。 三回头即是三皈依。修行人如果明白了自心是佛、自心是天人师,但不明白自心即是调御丈夫。说明修行人还没有进入正式的修行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