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16

欧式名店曾靠中式学徒在百姓中扬名
    1月16日,星期日。西单大街和多年来的任何一个周末一样沉浸在商业的喧嚣之中。在西单北大街的小石虎胡同口,记者向路边几位闲聊的老人打听,是否听说过欧亚照相馆,四位在场的老人竟一齐回答:“谁还不知道西单欧亚!”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

聪明过主被东家解雇的创始人
    20世纪初,照相馆以绝对的外来气势落户北京,并融人了中国的“三百六十五行”阵容。照相业落户到北京后的第二十个年头时,年轻气盛的王星玖离开了家乡通县,开始只身闯荡京城。他辗转进了茂玉林照相器材店打工,那是一家专门经营照相器材的店铺。王星玖没用几年就熟悉了业务,并且凭着聪明才智与专门负责照相器材货源的西交民巷的洋人们建立了极好的业务关系,甚至有些洋铺只有见了王星玖才肯发货。不过正是由于过于聪明,最终他被东家辞退了。
    此时已是半个照相器材行家的王星玖毫不犹豫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1932年,他利用多年的积蓄在西单北大街开了一家照相馆,虽然只有一间多的门脸却兼照相与修理照相器材于一身。由于多年接触照相器材,王星玖对市场上设备材料的发展十分敏感,加之与西交民巷的洋人相熟,在天津和前门外廊房头条都有材料行,照相馆创建没多久就走上了平稳的发展轨道。这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国营老字号欧亚照相馆。(据西城区档案馆资料,欧亚照相馆店主叫王雨安,正是王星玖的别号。)
名人效应技术出众引名人捧场
    1942年,王星玖去世,其子王旭东子承父业。至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欧亚照相馆先后兼并了西四丁字街的西安照相馆和宣武门内的大陆照相馆。
    曾在欧亚工作了30年的赵锡良告诉记者,公私合营后的欧亚一方面聚集了全北京其他照相馆的优秀照相人才(他本人也是此时加入欧亚的),另一方面在“大跃进”时期将初创时的一间半门脸扩至四间半,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鼎盛时期。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赵锡良回忆,欧亚的照相技艺和手段始终在不断创新。20世纪50年代初,欧亚首先把洗相的药水改成“软、中、硬”三种,洗出的照片层次丰富、影调柔和。欧亚也是西城区照相馆中最早使用立式放大机放大相片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都曾在欧亚放大24寸照片。1958年,暗室师傅徐鹤玺、王启超共同研制出了照相电子快门和暗室曝光时间控制器,这项革新大大提高了拍摄儿童相的质量和暗室冲洗工艺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沿用至今。
    家住西单附近的李崇月说,二十几年前,每次经过位于西单北大街的欧亚照相馆都会停下来看一会儿。因为橱窗里总是贴着许多名人的照片。赵锡良告诉记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白天为一般顾客拍照,晚上则为中央首长及其家属拍照。彭德怀元帅、杨成武上将、张宗逊上将、许光达司令员、吴克华司令员、蔡顺礼中将、潘复生中将等都是他的常客。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胡德榜、杨振宁博士及艺术家马连良、张君秋、侯宝林、马泰、赵自述等也经常到欧亚来拍照。中央编译局出版的马克思、列宁生平照片,也是在欧亚照相馆翻拍制作的。
传统学徒苛刻中延续独门绝技
    王星玖之嫡孙女王慕婕说,祖父为照相馆取的名字意思十分明确:“欧”表示当时的照相从技术到设备大都来自欧洲,“亚”代表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照相行业的期待。
据1945年就进欧亚工作的梁友才回忆,解放前大多数照相馆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主要来自德国,胶卷是美国桐达、比利时依诗曼、德国艾克发等牌子。欧亚最早的相机是笨重的大座机,相机外是风箱,照相师傅每次得拧开螺丝把头伸进风箱对焦,一手拿着皮球随时准备捏(快门),若是遇上拍大合影对不清焦距则需要其他人帮忙在前面点上蜡烛,拍摄时以烛光对焦。
    与其他行业一样,进照相馆同样要经历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期,此间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从装版到手工上色、修版等技术绝活。所谓修版就是拍完照取出底片,仅用铅笔、刮刀、修相油三样东西修除照片上的瑕疵。由于工作是在底片上进行,所有的修改动作都必须凭着感觉进行。粱友才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技术水平,欧亚还在每年专门举行修版技术练兵。比如故意让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照相,照完后要求技师们把那只闭上的眼睛修得与睁开的一模一样。经过多年的严格苦练与手艺传承,在欧亚照相馆穿着便装照出正装照,或是空手照相照出手拿烟斗的样子都是小事情。20世纪90年代曾任欧亚照相馆经理的高鸣时,至今仍保存着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身穿汉衫的原照与修版后头戴礼帽、穿着正装的照片。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销声匿迹改造中失去容身之处
    高鸣时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欧亚在艰辛中创下的辉煌让它完全具备了进一步扩大经营的实力。1984年,欧亚照相馆投资170万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总店的经营面积由原来的400平米扩大到600平米。1986年5月,欧亚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开业,它引进了一流水平的彩扩设备和放大设备,经营项目除照相、冲晒、修理相机和照相器械外,又增加了婚纱照、礼服照、儿童照和工业摄影。
    然而,到了1988年,西单大街拆迁改造,欧亚作为国营老字号被要求带头迁入西单劝业场楼内经营。时任经理高鸣时说,欧亚在劝业场内的位置十分偏僻,与小吃店相邻,才搬进几天相机上便布满油腻。虽然条件简陋,但还会有顾客专门寻找欧亚冲洗照片。老顾客的支持使欧亚在历经了变迁后的暂时滑坡后,再次转向正常经营。
    到了1998年2月建设西单广场时,西单劝业场被拆除,欧亚终于被迫停止经营。高鸣时回忆,欧亚结束得十分仓促,由于去向不明,空调等所有设备都在劝业场内以极低的价格拍卖了。
    如今,欧亚的名号已经从北京照相业的名单上消失了,欧亚的员工则是被“遣散”到各国营照相馆。在鼓楼(地安门外大街56号)的钟爱一生影楼里,赵锡良的嫡传弟子关舂明师傅还在兢兢业业地继续从事人像摄影、制作业务。但是赵锡良告诉记者,这已不是欧亚了。即使重新以欧亚的名字开张,真正的欧亚也不会再回来了。因为老字号最经不起的是物是人非。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

老字号传人念念不忘“技术含量”
    照相馆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因而相机之于中国是地道的舶来品。
    据说,中国的照相业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几个外国人在中国上海的有偿拍照。当时相机很少见,几个老外很是赚了一笔。虽然不少有闲阶级难忍好奇之心出高价去尝了鲜,但聪明的洋人对于照相-技术,却始终没有向中国人透露半点。直到后来,中国留洋的学生归国回来才将这门技术带回家。
    光绪初年,照相技术开始在国内流传,照相馆也在各大城市陆续出现。这一舶来品一进国门便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中国的文化土壤——照相馆们“自觉”地以东家、掌柜的、学徒等中国传统的“企业人员结构”落地生根了,而照相技术则是在学徒们辛苦的三年零一节中以店家手艺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曾给宋庆龄拍过半身照的欧亚照相馆老一代经理梁友才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20世纪70年代彩照设备一出,照相的手艺绝活就开始消失了。”老人的话里,透露着对今天拍照只需轻轻一按的“傻瓜行径”及当代数码技术的不屑。因为在他们的那个年代里,照相技术虽然也是以学徒的方式慢慢学来的,但绝不能将这门手艺与其他行当相提并论——照相是真正的技术活。的确,能将便装改成中山装、将重影完全去除的修版就是另人咋舌的绝技。学成之后,拿相机的首先得是个美术家,然后才是摄影师、相机修理师等。相比之下,今天的照相过程在老人眼里当然就像《天下无贼》里葛优的那句经典台词:“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老北京字號之欧亚照相馆(图)其实,所谓的没有技术恰恰融在了一百多年来照相行业本身的技术大幅提升中。彩卷的发明,意味着照相馆里手工上色的技术无用武之±也了。而业内人士预测,传统的化学成像本身也许在不久的几年之后也会完全被淘汰,照相业不可避免地正被电子风波袭击与覆盖。化学成像技术(传统相机、冲晒机械等)被赶入故纸堆已是不争的命运。
    一方面修版的绝活的确失传了,另一方面数码技术也的确是应社会需求结构而生的。正如其他行业一样,科技的发展让那些仍旧怀抱着“学徒、技术”等思维方式的老字号传人感叹不已。或许,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无论是老一辈的惋惜还是年轻一代的迷惘盲从都只是徒增伤感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