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12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即49号文件),2014年9月,省政府印发了126号文件,对49号文件提出实施意见;12月,青岛市政府印发33号文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进行具体落实。今年4月15日,在市教育局“媒体职校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王铨副局长为我们介绍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也对上述政策进行了细致解读。 【概况】 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成为“旗帜” 4月15日,在市教育局“媒体职校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王铨副局长表示,与普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的天地很大,其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与市场密切结合在一起,所以职业教育的办学,必须与经济社会密不可分,必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使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真正结合起来。 据王铨副局长介绍,上世纪80年代,青岛职业教育初步发展,这些年来,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办学质量、水平还是学生生源情况,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是实现了四统筹的工程、双名牌的工程,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现了内涵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双提高。青岛市被国务院评为职业教育的先进集体,与宁波并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两面旗帜”。先后召开亚欧职业教育研讨会、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青岛市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山东省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目前青岛市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学生10万人;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8所,高职在校生8万人。 【当前要点】 全面发力,青岛职业教育6统筹 1、统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 据王铨副局长介绍,2012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关于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办字[2014]126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职业教育在规划上优先安排、在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等明确要求。建立了青岛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教育、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发展,在教育费附加使用、基础能力建设、招生计划和录取等方面一并考虑、整体推进。 2、统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开展了中职与普通本科的“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2014年,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华夏职教中心、青岛电子学校3所中职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在数控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联合开展了“3+4”试点工作,系统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始探索破解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难题。王铨副局长表示,“3+4”发展势头非常好,与去年相比,今年的“3+4”的试点学校和试点专业将进一步扩大。目前,省教育厅已经初步同意在去年3所试点中职学校和3个试点专业的基础上,新增部分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同时试点专业也将有相应的增长。此外,今年青岛市还将与省外本科院校开展“3+4”试点工作。市教育局将“3+4”批次提前到普通高中之前进行,有利于吸引更多适合“3+4”的学生就读,并不再将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市,也就是说,3+4实行全市统招。 二是统筹规划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进一步增加了“三二连读”学校数量,扩大了“三二连读”招生计划和专业覆盖面。2014年,青岛市具有“三二连读”办学资质的学校由17所增加到26所,招生人数由5200人增加到6700人。今年的“三二连读”招生计划还在等待省教育厅下达。 三是全面加强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中、高职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专业教学标准、实训实习等方面的衔接和沟通。安排专项资金对数控、国际贸易和酒店管理与服务三个重点建设的专业联盟给予资金扶持。出台了《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群管理办法》,重点培植家电电子、服务外包、新能源等10个高职重点专业群。 四是引导在青高职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在青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了市校共建,开展10个重点专业建设,扶持与青岛十大千亿级产业链相关的船舶海工、机械装备、家电等重点专业和优势学科建设。 3、统筹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 王铨副局长介绍说,青岛市职业教育全面实施了以骨干名牌专业、名牌学校为主要内容的“双名牌工程”,建成了一批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名牌学校和名牌专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3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6所,省重点职业学校4所,全国首批示范专业3个,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36个,市级骨干名牌专业104个。王铨副局长补充道,随着全市职教园区的推进,青岛市职业教育专业的布局调整和学校的布局调整下一步将有序推进。 4、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 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今年开始,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提高到40%,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的公用经费标准,实现了职教投入大幅增长。 5、统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了现代制造业、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财会金融业和电子信息业等5个市级职教集团和西海岸职教集团等区域性职教集团,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教学标准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市有80%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入了职教集团,涵盖了92%的专业和90%的学生,参与集团化办学的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招生、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赋予职教集团必要的事权和财权,推动集团开展紧密型合作。 二是积极推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将德国“双元制”与青岛本土优势相结合的具有青岛特色的“双元制”模式、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黄岛高职校为代表的“半工半读”模式,职业院校普遍通过“冠名班”等形式实施订单培养。王铨副局长介绍说,目前青岛市正准备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 6、统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