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分类——补血药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1

中药分类——补血药

【【【补血药综述】】】
    血是营养人体最宝贵的物质,如《黄帝内经》里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中医学认为,血是一种赤色的液体物质,源于水谷精气,在脉中按一定规律,沿一定方向循环流动,以营养人体内外上下各部组织。若血液不足,即发生血虚症,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或全身性的血液亏损。形成血虚的原因,多由于失血过多,所耗之血一时未能补充,或脾胃功能减退,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或为瘀血不法,新血不生所致。
一、药性特征与功效:
    本类药物的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主入心肝血分,能补肝养心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还能滋养肝肾,广泛用于各种血虚证。
二、适应范围:
    血虚表现为心慌心烦,失眠多梦,脸上无光,耳鸣眩晕,视物不清,头发枯黄,口唇淡白,舌质淡白,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症状。
  另外血虚影响的脏腑不同,其兼症各异。
    心血虚:在一般血虚见症的基础上,又兼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等症;
    肝血虚:在一般血虚见症的基础上,又兼见眩晕眼花、手足发麻、肢体拘挛、两目干涩、睡眠不安、月经不

    调、或经量明显减少等症;
    心脾两虚:在心血虚的见症基础上,又兼见食欲减退、神疲乏力、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
三、配伍方法:
   兼见气虚——配伍补气药,气旺以生血;
   兼见阴虚——配伍补阴药,或选用补血;而又兼能补阴的阿胶、熟地黄、桑葚之类。

   在使用养血药时,如遇血虚兼气虚的,需配用补气药,使气旺以生血;血虚兼阴虚的,需配用滋阴药。脾胃虚弱的,应与健胃消化的药物同用,以免影响补血药发挥作用。即补血的同时需配用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药。
四、代表方剂:
   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归脾汤:人参、龙眼肉、黄芪、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   

注:补血药多滋腻粘滞,妨碍运化。故凡湿滞脾胃,湿浊中阻,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应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

【【【常见补血药】】】 
【当归】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成分与原理:含挥发油、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E类物质、棕榈酸、硬脂酸、不饱和油酸
   亚油酸、β-谷甾醇等。
   当归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增加心肌血液供给,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流量,其挥发油对子宫呈双相调节作用,当归还具有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抗炎、镇静、抗维生素E缺乏症及抗菌等作用。

1、功效:
      当归其味甘而重,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称血中之气药,血中之圣

   药,适应于血虚诸症。故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能。
2、主治:
  (1)善治血瘀诸痛。跌打损伤,瘀肿作痛,风寒痹证,肢节疼痛等。
  (2)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如四物汤。
3、配伍:
当归+熟地黄——阴血亏虚、月经不调;
当归+香附+元胡索——痛经;
当归+桃仁+红花——经闭;
当归+大黄+桃仁+红花——跌打损伤;
当归+黄芪——气血两虚;
当归+黄芪+赤小豆——血虚气弱之痈疽不溃或溃后不敛;
当归+丹参——脑动脉硬化;
当归+火麻仁+肉苁蓉——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当归+川芎+白芷——血滞兼寒的肿痛;
当归+郁金+香附——气血瘀滞的胸痛、胁痛;
当归+桂枝+白芍——虚寒腹痛;
当归+羌活+独活+桂枝+秦艽——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白芍】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种芍药的根。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白芍含有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氧化芍药甙、芍药吉酮、苯甲酸、β-谷甾醇等,还含有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
   白芍具有镇痛作用,对肠管和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另有护肝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1、功效:
   养血敛阴止汗,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2、主治:
  (1)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如镇肝熄风汤。有养肝阴,调肝气,

       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
  (2)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3)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注: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3、配伍:
  (1)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
  (2)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常配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
  (3)(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
  (4)阴虚盗汗,则须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
  (5)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
  (6)若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同;
4、白芍、赤芍
     通称芍药,二者虽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但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
     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
     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证。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阿胶】
   甘,平,归肺、肝、肾经。
   含胶原、钙、硫等,胶原水解后产生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形成,改善体内钙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有助血清中钙的存留,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能对抗创伤性休克。
   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药理研究阿胶具有强壮、抗缺氧、抗疲劳、耐寒冷、抗休克、抗辐射促进红细胞和血红白再生、促进钙吸收和在体内的存留、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作用(癌证化疗后的常用药)。
1、功效: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2、主治: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心悸等;常与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同用;
  (2)善用于多种出血症而致的血虚,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3)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心烦不眠,热病伤阴,肺燥干咳,少痰咳血等。
3、 配伍:
   (1)若与桂枝、甘草、人参等同用,可治气虚血少之心动悸、脉结代;
   (2)治疗出血而致的血虚时,可常配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
   (3)治阴虚血热吐衄,常配伍蒲黄、生地黄等药;
   (4)治肺破嗽血,配人参、天冬、白及等药,如阿胶散;也可与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
   (5)若配白术、灶心土、附子等同用,可治脾气虚寒便血或吐血等证,如黄土汤。
   (6)配马兜铃、牛蒡子、杏仁等同用治疗肺热阴虚,燥咳痰少,咽喉干燥,痰中带血,如补肺阿胶汤;
   (7)与桑叶、杏仁、麦冬等同用,治疗燥邪伤肺,干咳无痰,心烦口渴,鼻燥咽干等,如清燥救肺汤。
   (8)本品养阴以滋肾水,常与黄连、白芍等同用,治疗热病伤阴,肾水亏而心火亢,心烦不得眠,如黄连阿

        胶汤;
   (9)与龟甲、鸡子黄等养液息风药同用,用治温热病后期,真阴欲竭,阴虚风动等;

注:性滋腻,有碍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5、熟地、阿胶
   熟地、阿胶虽皆能滋阴补血,用于血虚证,阴虚证。
   但熟地滋阴之力较强,偏于补肾阴、长于补肾填精益髓。
   而阿胶偏于润肺养肝、补血而滋阴,兼能止血。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肾经。
    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此外,地黄尚有抗炎和保肝作用。近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还证明,地黄能防止细胞老化,增强神经的反射机能。这些资料表明,地黄不仅具有强壮功效,而且具有抗衰老作用。
1、功效: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2、主治: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常配当归、川芎、白芍;
  (2)用于肝肾阴虚,耳鸣眩晕、盗汗、须发早白、遗精及潮热骨蒸等。常与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

       黄丸。
  (3)补精益髓,用于治疗腰膝酸软等,常与制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
注:阳虚阴盛之人忌用,痰多、苔腻、胸膈滞闷者也不宜用。
3、配伍:
   熟地黄+龟板+知母+黄柏——阴虚火旺、潮热盗、咳血;
   熟地黄+山药+五味子——多饮多尿的消渴症;
   熟地黄+当归+黄芪+阿胶——各种贫血症;
   熟地黄+阿胶+艾叶——崩漏;
   熟地黄+细辛——腰痛;
   熟地黄+沙参+枸杞子+川楝子——慢性肝炎;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生地黄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熟地黄

【何首乌】
  生首乌:切厚片,干燥。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再以黑豆汁拌匀,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晒干。 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
  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卵磷脂、淀粉、粗纤维等。
  何首乌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润肠通便;对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为滋补强壮佳品,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
1、功效: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2、主治:
  (1)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用

       于现代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等。  

  (2)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生首乌)
注:
  (1)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服;
  (2)孕妇、哺乳期妇女忌服;
  (3)忌铁、猪肉、血、无鳞鱼、萝卜、葱、蒜。
  (4)没有制的何首乌有毒,慎用。
3、配伍:
  (1)制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治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
  (2)制首乌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治精血亏虚,腰酸脚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等;
  (3)制首乌配伍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用于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
  (4)若瘰疬痈疮、皮肤瘙痒,生首乌可配伍夏枯草、土贝母、当归等;也可与防风、苦参、薄荷同用煎汤

       洗,治遍身疮肿痒痛;
  (5)若年老体弱之人血虚肠燥便秘,生首乌与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同用,可润肠通便。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生首乌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制首乌

【龙眼肉】
   甘,温,归心、脾经。
   含蛋白质、矿物质、葡萄糖、酒石酸、蔗糖、维生素B1、B2、P、C等。
   龙眼肉营养丰富,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元肉能降脂护心,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延缓衰老。
1、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2、主治:
   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可常配黄芪、人参、当归、酸枣仁等。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
   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磷、钙、铁等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C”之美称。
   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抑制癌细胞的功效
1、功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2、主治:
   (1)用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诸证。
   (2)适于血虚面色萎黄及心失所养,血虚脏燥者。
   (3)与祛邪药配伍,可缓其毒烈之性,以护正气。
3、配伍
红枣与党参、白术配伍,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与甘草、小麦同用,能镇静安神,
    与熟地、当归同用,有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萎黄症状;
    每天嚼食6枚红枣,或与党参、附子、砂仁制成药丸常服,治脾胃虚弱、呕吐反酸、胃痛、
    食欲减少、倦怠无力;
    加生姜、半夏煎汤,治饮食不慎所引致的胃炎,以及有胃部饱胀、呕吐剧烈等症状;
    夏季可用红枣、藿香、香茹煎汤,经常饮服可解暑热;
    红枣加南沙参、黑元参、麦冬煎汤服用,对干咳无痰者有显著疗效。
    感冒或演讲者声音嘶哑,可用红枣、胖大海、冰糖煎汁饮用,可润泽声带;
    睡眠不熟,体虚、心悸者,可用大枣加葱白数根,或者大枣加酸枣仁、紫丹参,于临睡前2小时煎汤饮服,也有效果。

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中医分类——补血药

【【【补血药与补阴药的合理应用】】】
    凡以补阴为主要作用、主治阴虚证的药物称补阴药;
    凡以补血为主要作用、主治血虚证的药物称补血药。
 1、辨证候用药
    补血药主治血虚证,血虚证主症有面、唇、甲、舌淡白无华,脉细舌瘦,兼见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视物昏花等。
    补阴药主治阴虚证,阴虚证多见口舌干燥、肌肤干涩、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脉象细数、舌红无苔等。
 2、辨体质用药
   根据体形用药——胖人多痰湿,瘦人多阴虚,故体瘦者大多宜用补阴药、补血药,以补益阴血、充养形体。
   根据体表脉络用药。《素问.平人气象论》:“臂多青筋者,曰脱血”。提示前臂静脉暴露显著者属血虚之体,可酌情用补血药。
   根据性别用药。“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就补血药“地黄”而言,男子宜用熟地,女子宜用生地。此辨体质应用补益阴血药之大略。
3、辨时序用药
   中医用药,因时而用,勿违天和。如“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用”,意思为冬季气候寒冷,若使用生白芍,有寒中伤阳之虞,需酒炒以避寒凉,始为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