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能的中药材称祛风湿药。
一、药性与特点
祛风湿药多为苦温辛散之品,功能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主要归于肝肾二经,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主要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麻木,肢体重着,遇寒加重、得暖痛减的风寒痹证。有的祛风湿药还有清热祛风,通络止痛及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熄风定搐等作用。
祛风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解热、抑菌、消炎、抗过敏作用;部分祛风湿药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以及利尿、强心等作用。
二、适应症
有些药物兼入肝肾,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日久,肝肾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筋骨无力,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半身不遂等风湿重证;
部分药物祛风湿而性凉清热,主治风湿热邪流注于关节经络所致的风湿热痹,证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者。
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湿热疮毒,熄风定搐等作用。
祛风湿药对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坐骨神经痛、腰脊劳损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对高血压、中风偏瘫、破伤风、心脏病以及肠炎、痢疾等也有治疗作用。
三、祛风湿药配伍
1)如风邪偏盛,游走疼痛的行(风)痹,宜用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并配伍祛风止痛药,痹证初起而有表邪者,
尤应如此。
2)风寒痹证,寒邪偏盛,疼痛较剧者,宜选用散寒力强的祛风湿药,常配温里散寒药,以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
3)湿邪偏盛,酸楚重着的着(湿)痹,宜选用除湿力强的祛风湿药,并配伍利湿药。
4)郁久化热,关节红肿灼热的热痹,宜选用性偏寒凉的祛风湿药,并配伍清热药。
5)兼有肝肾不足,久病体弱,气血亏虚筋骨痿软者,宜选用祛风湿、健筋骨药,并配伍必要的养气血药,以标
本兼顾,扶正祛邪。
6)痹证初起,兼有表证者,当伍解表药,使邪由外解;另祛风湿药常配活血药同用,以增强通络除痹的作用
7)痹证一般均因邪气闭阻气血而为病,故各型痹证均宜配伍活血化瘀之药,以增强疗效,故素有“治风先治
血”的经验。
四、用药注意事项
祛风湿药多为辛温燥散之品,容易伤阴耗血,故阴虚血亏者当慎用。若病程较长 祛风湿药,经久不愈者,可制成酒剂、丸剂或散剂服用。
【【【【一、祛风湿散寒药】】】】
【白花蛇】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 祛风活络,定惊止痉。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
用;治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全蝎、当归、羌活、白芷等配伍应
用,或浸酒服。
(3)用于破伤风,惊风抽搐,可配伍乌梢蛇、蜈蚣等药同用。
(4)白花蛇又可用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乌梢蛇】
性味甘、平,无毒,入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作用
主治:(1)可用于风湿顽痹、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多研末用,或浸酒服。治风湿麻痹,常与羌活、防
风、秦艽、当归等配伍;
(2)惊痫抽搐,可配伍蜈蚣、全蝎等应用。
注:乌梢蛇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独活】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祛湿。
主治:(1)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
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适用于风寒外感,兼湿邪较盛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舌苔白厚等。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
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抗炎作用;抗菌作用。
**** 羌活与独活
均能祛风、解表、除湿,两者往往配合应用。
但羌活性较燥烈,尤善发汗解表,主治足太阳之游风,多治上半身痹痛,为止头痛要药;
独活则解表力缓,发汗力不及羌活,主治足少阴之伏风,善治下半身痹痛。
【老鹤草】
苦,辛,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 祛除风湿。
主治:(1)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如配伍桂枝、当归、红花、芍药等药,能增强活血通
络止痛等作用。
(2)本品又有止泻作用,可用于慢性腹泻。
【透骨草】
辛、温,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效: 祛除风湿,活血止痛。
主治:(1)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可配合五加皮、忍冬藤、油松节、威灵仙要同用。
(2)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经闭等症,可配合当归、桃仁、泽兰等药同用。
(3)治疗疮疖痈肿、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打烂外敷。
【木瓜】
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 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时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常与虎骨等配用。
(2)用于吐泻转筋,肝主筋,吐泻失水,筋失所养,则转筋痉挛。木瓜入肝,功能缓急舒筋,故为治吐
泻转筋之要药。用于暑湿霍乱,吐泻转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黄连、吴茱萸等药同用。
(3)为治脚气肿痛要药,可配伍吴茱萸、紫苏、槟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保肝作用;
(2)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抗炎、抗风湿、抗利尿、镇痛作用。
【川乌】
药材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1)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2)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 药理作用:
镇痛、局麻作用,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产生瘙痒与灼热感,继以麻醉丧失知觉。
【羌活】
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主治:(1)既能驱除风寒湿邪,又具止痛作用,故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肢体所致的肢体疼痛,肩背酸痛、尤以
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常与防风等同用。对于风寒头痛,多配合川芎、细辛等.
(2)本品能发散在表之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常与防风、白芷、苍术等
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雷公藤】
苦,辛,大毒,归心、肝经。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
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注: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凡疮痒出血者慎用.
【威灵仙】
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
主治:(1)威灵仙辛散善走,性温通利,功能祛除风湿,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作用,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
物。用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及脚气疼痛等症,常与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等配伍同用。
(2)用于诸骨鲠喉。
**** 药理作用:
(1)可使食管蠕动节律增加、频率增加、幅度增大。入骨哽后,咽部或食管上段局部痉挛,服用本品后即
松弛,同时增加蠕动,使骨松脱。
(2)对皮肤具有刺激性,接触过久可使皮肤发泡,粘膜充血。
【海风藤】
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四肢拘挛,腰膝疼痛。
(2)可用治跌打伤痛。
【【【【二、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除黄疸。
主治:(1)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手足不遂等症。本品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
可应用。在配伍方面常与防风、羌活、独活、桑枝等同用。此外,本品还常与祛风解表药同用,治
疗表证枝体酸痛之症。
(2)用于湿热黄疸。秦艽功能化湿退黄,故可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茯苓、泽泻等配伍.
(3)本品又能退除虚热,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2)解热;(3)镇痛和镇静作用;(4)抗过敏;(5)降压;(6)保肝利胆作用。
【寻骨风】
辛,苦,平,归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1)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
(2)用于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本品又具有止痛作用,用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
治睪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
(3)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
【蜇砂】
甘、辛,温,归肝、脾、胃经。蜇蛾科昆虫家蜇的粪便。
功效: 除湿利痹,缓急舒筋。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本品善于化湿,功能通络利痹,可用于风湿痹痛之症,如为湿热郁阻者,可配防
己、薏苡仁、滑石等同用;肢体不遂、麻木,可与防风、当归、白茄根等配伍。炒热外敷,还有温
通血脉利痹止痛之效。
(2)用于吐泻转筋。本品能化湿,缓急舒筋,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腹痛等症,配伍黄芩、木瓜、吴茱萸
同用。
(3)本品还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煎汤外洗。
【松节】
苦,温,入肝、肾经。
功效: 除湿利痹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本品苦燥温通,具有燥湿通络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间风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
症,可单味浸酒服或与羌活、独活、防风、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等药同用。
【防己】
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1)下焦湿热,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黄耆、茯
苓、白朮等配伍。
(2)脾虚水肿,需配益气健脾药。
(3)祛风湿而止痛,因其性寒,以致湿热痹痛为宜,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对寒
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同用。
**** 药理作用:
镇痛,抗炎,肌肉松弛作用。防己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神经性疼痛、高血压、心
绞痛等病中应用广泛。
注:本品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
【臭梧桐】
辛,苦,寒,归肝经。
功效: 祛除风湿,降压。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臭梧桐有祛除风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之症,常与豨签草同用,或单味煎服
(2)本品又有降低血压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一般认为为开花以前的臭梧桐疗效叫好;为不宜高温
煮,否则降压功效可能减弱。
(3)用本品煎汤洗浴,可至湿疹搔痒等症。
【豨莶草】
辛,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与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
热的病症尤为适宜。
(2)本品酒治蒸熟又能强筋骨,适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3)本品生用还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症。内服外用均可。
(4)本品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降压作用。
**** 药理作用:
降血压;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病毒。
【络石藤】
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
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桑枝】
苦,平,归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消肿利水。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尤宜于上肢痹痛。常与防己、威灵仙、羌活、独活等配合应用;
(2)用于水肿,脚气,但药力较缓而临床少用。
【蚕沙】
甘,辛,温,归肝,脾,胃。
功效: 祛风除湿,化湿和胃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肢体不遂,湿痹拘挛,湿疹瘙痒。
(2)用于暑湿伤中之吐泻转筋。
【徐长卿】
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 祛风止痛、止痒、解蛇毒
主治:(1)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风湿痹痛,腰痛,跌打伤痛,脘腹疼痛,牙痛等各种痛证。对
于手术后疼痛及癌症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用于风疹,湿疹,顽癣等皮肤病。内服,外洗均可。可配合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药同用。
(3)用于毒蛇咬伤。可配合半边莲、野菊花等药同用。
【接骨木】
甘、苦,平,归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1)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
(2)用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
(3)本品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具有利水消肿之功,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海桐皮】
苦,辛,平,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止痒。
主治:(1)用于风湿痹证,腰膝疼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下注,脚膝疼痛。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
(3)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
【狗脊】
性味苦,甘,温,归肝、肾、心、膀胱经。
功能: 除风湿;健腰膝;利关节, 补肝肾。
主治:(1)肾虚腰痛脊强;足膝软弱无力;
(2)风湿痹痛;尿频;遗精;白带过多;
【五加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主治:(1)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
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 药理作用:
(1)抗炎对急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及作用。
(2)五加皮总皂苷和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镇痛、镇静和抗应激作用。
【千年健】
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强健筋骨。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腰酸脚软、手足拘挛麻痹等症,常与桑寄生、虎骨、牛膝等配合应用。
【桑寄生】
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等症,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
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
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4)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镇静作用、明显利尿作用。
**** 桑寄生与五加皮
均能祛风湿、补肝肾。
但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且可治年老体弱,经带之腰膝酸痛者,还有安胎作用。
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需配合应用,且有利水消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