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以理趣取胜,是宋诗的特点。苏东坡作为宋诗的代表,更是写哲理诗的大家高手。他极具灵心慧眼,到处能发现妙理新意,常常从一个具体环境、具体经历、具体景物中触发思考,善于把哲理与抒情写景溶为一体,善于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哲理,既有深厚的内涵,又不乏诗意情趣。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6月,44岁的苏东坡即乌台诗案发生后,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正躬耕于黄州。东坡平生喜欢听琴,当时有一位彦正判官送来一张古琴,他非常兴奋,复信致谢,这就是《东坡全集》卷七十七中的《与彦正判官》,信中大致说自己一向不会弹琴,适逢海印禅师纪公专程来访,便请他的侍者快速地弹奏了几支琴曲,铿锵作响,正如同弹琴者的讲话风格一样,于是东坡便随口吟出一首偈向他发问,这首偈就是著名的《琴诗》。这首佛偈,取材于《楞严经》:“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东坡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这首诗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这首诗四句话,哲理很深。 那么究竟这个琴声在哪里发出来的,作者不回答,而是让读者去自己去思考,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这就是留下了一个悬念,所以它不是空泛的东西。读者在这个时候扣紧心弦,苦思冥想,终于从诗境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美妙琴声的出现,有待于客观的物,就是这个琴,和主观的人,就是弹琴者,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发出美妙的琴声。这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小事,但是它却概况了一个很大的哲理: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做多大的事情,都和弹琴一样,客观的物和主观的人相结合。苏东坡这首诗已经把哲学上的具体到抽象、局部到整体、客观到主观的这种规律有声有色地阐发出来。 作者所要表达的哲理,并不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蕴含在看似简单的发问中。这两句假设和否定性反问的明白如话的诗行,却逼出了一个非主非客、亦主亦客的音乐妙理。全诗妙在只提问,不作答,似愚而实智,似拙而实巧,意在言外,发人深思。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东坡的创新精神。《琴诗》采取了双重只问不答,只驳不辨,而答辩自在其中的手法和借物言理,言近意远的内容。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确实为“千古诗集无此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东坡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后的第三个春天。45岁的苏东坡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旷达风貌。一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曰“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他最得意的放旷行为,自然也是他最得意的内心世界的外化。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忧乐两忘的胸怀。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这是忧,但正在这不堪之中,忽然又“山头斜照却相迎”──夕阳给人送来温暖,这是喜。按着常理,人们应当歌颂这风雨后温暖晴朗带给人的喜悦。这首词的高妙处就在于并没有接着写出自己如何因得到温暖而感到兴奋,而是笔锋一转,宕出这意外的、极富人生哲理的三句绝大议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那么世间的一切现象在自已的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谈。这样他就在精神世界上升华到了另一层崭新的高度──把一切都看成空无,看成无差别,这真可谓大彻大悟!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如果说苏词的主要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苏词的代表作了。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 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究其根源在于苏轼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把他们内化到人生实践中去。在人生得意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所以,苏轼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有味。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因此,苏轼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朗天空,愿我们也能活得像他那样乐观,那样豁达,那样自在!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五月,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在经过九江时,47岁的他想起了庐山,想起了把庐山写到银河系,写到九天外去了的李白,于是,便与友人参廖同上庐山,同拜谪仙李白。相传,在上山之前,苏东坡就说不敢提笔,他知道,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像一座诗山矗立在那里,无谁逾越。寻着李白的足迹,苏东坡在山上游览了十余天,从南到北,跋山涉水,他在寻古拜仙中,结合自己被贬的遭遇,借物言志,借山说理,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齐名的《题西林壁》在苏东坡笔下一洗而出。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气势,是浪漫,是一首写庐山诗乃至中国诗歌史上“万夫莫开”的一道天险。那么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就是绕李白而行,另辟蹊径,以思索者的形象,以哲理之光芒,在写庐山诗乃至中国诗歌史上树起的另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本意是作者感叹庐山的神奇,但人们读过之后,觉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种情况。因此这首诗就被人们广为传颂,这句话也就成了千古名句,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苏东坡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东坡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东坡的功劳。“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东坡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该画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这是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48岁的苏东坡为惠崇而作的题画诗。苏东坡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一副好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东坡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东坡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春江水暖”为何“鸭先知”? 由此生发的普遍哲理是什么?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