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促脉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如蹶(蹶:倒,颠仆,义同“跌”)之趣(通“趋”,疾走),徐疾不常(黎氏)。 [体状诗] 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迟可生。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五:此指气、血、痰、饮、食)细推之。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17.结脉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经)。 [体状诗] 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18.代脉 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仲景)。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吴氏)。 [体状诗] 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 [相类诗] 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 [主病诗] 代脉原因脏气衰,腹疼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怀胎三月兮。 19.弱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 [体状诗]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相类诗] 见濡脉。 [主病诗]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20.散脉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扬花散漫之象(柳氏)。 [体状诗] 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 [相类诗] 散脉无拘散漫然,濡来浮细水中绵。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两边。 [主病诗]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七关软散(hāngfǘ为足胫,?i为足背)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21.长脉 长脉。不小不大。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素问)。 [体状相类诗]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起,良工尺度自能量。 [主病诗]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 22.短脉 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脉经)。 [体状相类诗]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主病诗]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 23.芤脉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经)。中空外实,状如慈葱。 [体状诗] 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 [相类诗] 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失血革血虚。 [主病诗] 寸芤积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胃肠痈。尺部见之多下血,亦淋红痢漏崩中。 24.革脉 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 [体状主病诗] 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相类诗] 见扎、牢脉。 25.牢脉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 [体状相类诗] 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劳实要详看。 [主病诗] 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颓?Y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26.伏脉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通“才”,仅仅)功(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体状诗]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湿] 见沉脉。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兀wù:高而上平样。兀兀,此处形容心中难受的样子)。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破腹:此处形容疼痛剧烈)。 27.动脉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厥:通“掘”。高起之意)动摇。 [体状诗]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相类诗] 见数脉。 [主病诗] 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泄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28.疾脉 疾脉。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滑氏) [体状诗] 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到八至,脉流薄疾。 [主病诗]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且多殒灭。 左寸居疾,勿戢(戢:收敛)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关疾也。肝阴已绝;右关疾也,脾阴消竭。左尺疾今,涸辙(涸辙:出自成语“涸辙之鲋”,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难濡;右尺疾兮,赫曦(赫曦:光明盛大貌)过极。 (脉诊分别取材于《濒湖脉学》、《诊家正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