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不同部位出汗提示的疾病征兆

 陶然秋缘 2014-05-28

身体不同部位出汗提示的疾病征兆

来源:古方中医网 发布时间:2013-05-30 【字体:

出汗既是人体一种正常生理活动现象,有可是人体由于各种病理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异常现象。生理性出汗,是阳气蒸腾阴液,从汗孔排出体外,它具有排泄废物,发散阳气,调节呼吸,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功效。病理性出汗,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营不内守,卫外失司,或机体邪热炽盛,热迫津液外出所致。

出汗具有诊断性,根据出汗的有无、多少、时间、部位以及主要兼证,辨别外邪性质,了解机体营卫的正常与否,以及病情的寒热和机体阴阳的盛衰。出汗具有治疗性; 利用机体出汗可鼓发阳气,驱散外邪,透发疹毒,宣肺利水等。因此,认识生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掌握出汗的诊断性、治疗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临床价值。出汗的不同位置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临床价值。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饮食: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食量勿太过或不足。食物性以偏凉为好,如芹菜、萝卜、海蛰、紫菜等。少吃油腻、厚味辛辣和助风动火之品,如葱蒜、辣椒、公鸡等,忌烟酒。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秋冬季可进滋补肝肾之品,如鳖鱼、淮山、栀子、元肉汤。春夏季则宜甘凉清淡。如桑叶、菊花或钩藤、莲子心泡水代茶饮,以清心除烦,止渴助眠。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饮食:可用适当食用沙参或太子参,也可以适当吃黑木耳炒鸡蛋。黑木耳能通肺经, 而鸡蛋则可以补肺气。木耳炒鸡蛋的做法与西红柿炒鸡蛋类似。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饮食: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亲近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以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调理内分泌失调。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饮食:注意少吃凉的,不容易消化的,脾胃只要不加重它的负担,不吃难消化的,就是对它的补益,可以吃点茯苓,薏苡仁,山药,白扁豆大枣等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

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饮食:补血的食材药材有:当归、阿胶、红枣、动物肝脏、动物血、还有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

另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