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培养儿童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014-06-01 | 阅:  转:  |  分享 
  
如何培养儿童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爱劳动也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时期不仅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是个性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小儿的正常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也起很大的作用。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因此,对儿童能自理的部分生活,应让儿童自己做,而不应一切由家长包起来。那种认为孩子不需要学习,长大了就会的想法是不对的。

首先,必须明确儿童参加劳动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今后从事劳动打下基础。

其次,必须扶植儿童的劳动热情,因势利导,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第三,不断强化幼儿无意识地模仿动作,而逐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比如刚会走路的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后都要从床底下拿出拖鞋换上,便模仿妈妈的样子,给妈妈拿拖鞋。如果,总是用赞美的语言进行表扬,使孩子从妈妈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到自己做得对、做得好。这件事便逐渐成了孩子高兴干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爱劳动的良好品德便逐渐养成了。

第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往往要求“自己来”。比如3岁儿童往往要自己穿衣、自己扣钮扣。此时,应耐心的指导,而不应该怕儿童自己穿得慢,浪费时间。更不能认为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妈妈偷懒,没有尽到责任。

第五,培养儿童爱劳动,还必须克服怕麻烦的心理。创造一些条件,比如5岁的儿童自己洗手绢,可能用的肥皂多,也可能把水撒一地等。家长要有耐心地支持孩子实践,并正确指导,教他应该如何洗,鼓励儿童克服困难和毛病,慢慢地学会洗手绢,从中养成良好习惯。

第六,重要的一点成年人要以身作则,成年人的劳动热情、劳动态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幼小的心灵。因此,成年人必须严以律己,处处事事成为孩子的楷模。

献花(0)
+1
(本文系WFP19970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