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那些喜吸人血的虫子

 昵称179287 2014-06-06

解密:那些喜吸人血的虫子

牛虻,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常有绿红及其它金属闪光,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虻叮人时皮肤很痛,会出血。继而产生红斑丘疹,又痒又痛。被虻伤害后,可以在受伤局部皮肤上涂抹清凉止痒剂、皮质激素制剂,如皮炎平、无极膏等。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

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使我们在蚊子飞行时会听到“嗡嗡”的声音。口器为刺吸式,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合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

伊蚊,身体大多是黑色而且有白斑,俗称“花蚊子”,叮人凶猛,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而且善飞。一般蚊子飞程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超过1-2公里,但花斑蚊能飞行5-7公里,而且速度极快。

按蚊,按蚊是蚊中第一大类,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中华按蚊的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

蚊子爱叮哪些人?蚊子喜欢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碳很敏感。蚊子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爱出汗的人。还有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黄色、蓝紫色的衣服,或睡觉时的被子、睡衣或窗帘黑色、黄色、蓝紫色,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

蜱虫,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

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在某些地区的蜱虫身上可能会携带一种汉坦病毒,此病毒的传染媒介可以是蚊媒、蜱媒、动物源性等。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软蜱虫和硬蜱虫有一点区别很明显:硬壳蜱虫用来吸血的嘴比较大,而在吸满血后背壳是硬的,而不像另外的软体蜱虫它在吸血之前体积是很小的,即使给自己吸得圆滚滚的它的背后依然是软的。

硬壳蜱虫在吸血时容易钻到肉里面,而软壳蜱虫在吸满血后就会自动脱落,在人们没有发现之前可能会脱落到地上了。硬壳蜱虫的体积比软壳的小,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却超过了软壳蜱虫,它在吸血的过程中是将整个头部都埋藏在肉里面,即使吸满了血它也不会自动脱落。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平坦,灰绿色,无杂色斑,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5环组成,每环宽度相似。

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

宽体金线蛭,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具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线1条较深。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

整形外科医生利用医蛭消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减少坏死发生,从而提高了组织移植和乳房形成等手术的成功率。医蛭在再植或移植手指、脚指、耳朵、鼻子时,利用医蛭吸血,可使静脉血管通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吸血蝙蝠,是蝙蝠科所有种类的吸血蝠的统称。吸血蝙蝠的身体不大,没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它们的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类的吸血蝙蝠吸血对象也有所不同。

它们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奇特的化学物质,能够防止血液凝固,使其能顺利地吃个饱。由于被咬后血液不会凝固,有时血从伤口流出可长达8小时,如果被咬上很多次,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受到伤害。

牛虻,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常有绿红及其它金属闪光,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虻叮人时皮肤很痛,会出血。继而产生红斑丘疹,又痒又痛。被虻伤害后,可以在受伤局部皮肤上涂抹清凉止痒剂、皮质激素制剂,如皮炎平、无极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