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师在听课时多多少少总会有这样的经历:坐在教室的后排,有点腰酸背疼,有时一阵疲累袭过,不免是呵欠连连。如果不小心碰上了蓄谋已久的“教案剧”,之后,又撞上假模假式、假言假语的评课——真是无聊透顶。我们因此会疑问:听课的意义何在?其实,就是面对真朴的原生态课,假如无法做到胸有成竹,以长善救失、兼收并取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呆在教室的一隅也会渐感茫然,以至于觉得索然乏味。 怎样才能使听课活动变枯燥无味为让人乐此不疲呢?在多年的听课与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了观课与分析课的奥秘:情、理、智、趣。 情 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称,教育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用马克斯·范梅南的观点来说,教学就是即席创作。那么,听课就是艺术批评与鉴赏。这就喻示:听课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活动。然而反思我们平时听课的状况,更多是机械的感观录入,而不是思维与精神的主动参与;更多是对师生交流活动的监视与裁决,而不是心灵、情感融通的见证与欣赏;更多的是把听课当成与己无关的任务,而不是提高专业素养的良机。 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并认为上课是师生生命共享、精神相遇的弥足珍贵的一段人生经历。同样,听课也要作如是观。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诚心投诸课堂,你才会为自己培植更丰厚、更美好的情感;只有把心浸入课堂,你才会为教材中的内容感动不已,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羡慕不已,对学生的感悟赞叹不已。不断吸取来自课堂深处的营养,听课者渐渐地就会习与知长、心与化成。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在《唇舌的授权》一书中告诉人们:“我看教育的三个视角:纯粹学理的;实践的;跳出圈外的。但是,当泪水遮住双眼时,什么都看不到。这时候便是默然和反躬自问。”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伟大的教育家及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观课中诞生的!都是在情感的酝酿中“采日月之精华,吸众人之元气”,功到自然成。 同时,情感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评判的标尺。凡是尊重人类高尚的情感,以情感人,教书育情的课堂就是我们的心灵的栖居地;凡是无视或亵渎纯净圣洁的情感的,任凭目标多么冠冕堂皇,它都是反教育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描述他观察到的一个课堂片段:一个孩子因为外祖母——他生活中最亲的人——去世而在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受到老师批评时,同桌的学生把这一原因告诉老师。老师却冷淡地说:外祖母死了有什么关系?外祖母归外祖母,但是学习必须认真。这句话如针一样刺入了孩子的心,他一声不响地暗自流泪。(此后,他恨透了这位老师,直到毕业)苏霍姆林斯基再也忍不住了,内心沉痛地说:“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个冷淡无情的人。”③离开了情感,谈人的培养,那只是驯兽式的训练。其结果便是孽生出一些无心无肺无肝无血性的“狼狗”,而非和谐发展的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无情绝对非教育。 理 这里的“理”可以作“理想”、“理念”、“理论”、“理性”和“条理”来理解。沉心静气潜入课堂,真有些万物静观皆自得之感。听课的最直接的意义是纵观博览,博采众长,以利于点化与提升教育教学职业生涯。《学记》指出,相观而善之谓摩。教师只有善于观摩不断地向实践学习与同行互相砥砺、同侪互助,教学才能精进不息。听课是教师走出自己教育教学的惯习,借他人的课堂来镜照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这也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教师抚躬自省、反观自问。这里要追问的不仅仅是“当局者迷”的“不解之谜”,更要追求置身其中的“沉迷与痴迷”;同时,还要追索“旁观者清”的清醒与清晰。也就是哲人们常倡导的“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涵泳其中,见得亲切;出乎其外,思入风云。听课的深层意蕴则是在于提示治学之道和人生之理。课堂观察与记录可以说是把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含容于心,借此孕育情感,参悟至理。由课堂而社会自然人生甚至宇宙天地,自一时一刻绵延想象向无限丰富的未来。就像勃克莱有诗云:“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但是课堂生活稍纵即逝而又错综复杂,令人徒起“剪不断、理还乱”之叹。究其实,这种“理还乱”的状态可能更多的是源于没有以“理”去“论”。新课程极力标举教师对课堂的反思力,可是对于教师课堂反思参照系的建构显得力不从心。简而言之,许多教师不知反思什么和以何参照来反思!对于教材中的名家名作,老师们一般是奉如圭臬、视若神明,师生们对作品顶礼膜拜、赞美有加。如教学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许多教师着力于让学生感受体验“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并引导他们品味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郭初阳老师则从中阅读出了作者思想的“笼子”,读出作者向往信赖却在下意识里“欣赏囚禁”!真是离经叛道,简直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的课堂怎么去观照?如果从正统的思想中心主义出发,郭老师的课将被批得体无完肤,许多人会觉得他的教法是荒唐到极点,荒谬绝伦。而《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却独出心裁地从自由思想角度来赏析,那么,郭老师的教法就是另辟蹊径、别开新天了。我们的教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我们的价值引导总是容易陷入画地为牢的狭隘中无以自拔。如《珍珠鸟》中信赖是一种价值,自由不也是一种价值?甚至由此开拓出来的“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的开创精神不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价值?!由“理”出发,用更为开阔的视野来审视课堂,以更为普适的价值标准来省察教育教学,我们就可能在三尺讲台中读到万千气象,在斗室之间开犁无限天地。 智 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听课似乎无须以更多的智能与灵感参与,只要耳聪目明、全神贯注、走笔如飞,你就是一个听课好手。然而,这些都是体能操作与外部感官的运动,其结果,观察所得到的不过是一些零乱芜杂的课堂表象,那些深蕴着教育意味的细节与环节很可能会与听课者失之交臂。如果不讲求听课的方法与智慧,那么,收效甚微。就像徐志摩的诗中所写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着一片云彩。”没有经过智慧之光的照耀的课堂,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课都无以在生命深处留下印痕。多年的课堂观察的实践中,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听课是一种智慧的探求! 许多听课者力求将课堂中所有的枝枝叶叶、藤藤蔓蔓都纤毫不失地实录下来。其实,这样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全盘皆输。我的做法之一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进入课堂之前,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板”(洛克),而是带有自己鲜明的个人印记:受教育的经历、生活的阅历及对教育的看法。首先要学会询问自我,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来考察课堂。唯有聚焦某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所思考并有所收获。如,现今某些课堂上充斥着欢呼雀跃、热热闹闹的景象。这时,我们可能要反思老师们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观点是否有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观察、计算着每一个课堂中学生安静读书、沉静思考的时间的长短。结果发现,课堂中师生沉思默想的时间太少了,表面上的活蹦欢跳无法掩饰骨子里的思维贫乏与教学创造力的疲软。这就是观课中“智”的参与结果。 再联系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就可能豁然开朗。他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于此,日本的佐藤学先生也是深有同感,他认为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在安静中思考与交流,才能促使思维的明晰,才能获得心智的增益。 除此而外,我常常更愿意着力于捕捉课堂故事,分析师生的行为细节。当然,要具有火眼金睛,才能读透细节背后的旨味。如此听课便成了思想的历练与心灵的开悟。 北京师大的肖川教授曾于2004年4月22日给福州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争吵》一课。他这样引导学生归纳文章对自己的启示:孩子们,当我们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肖教授话音刚落,听课老师哄堂大笑,且窃窃私语,以为大学教授与小学课堂毕竟有距离,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有距离。言下之意,就是肖老师对小学生讲这些岂非拔苗助长?黄瑞夷老师则是力排众议,发人所未发:“他摒弃了一般教师千篇一律地向学生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这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从灵与性的高度进行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说实在的,我那时也是有点疑惑。直到一天,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的一段话,我的疑问才涣然冰释。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可以大胆地说,高明的教育之道,就是善于把不懂事的小孩子当做明天的父母来看待。乍一看,小孩子当父母似乎是非常遥远的事。如果您是老师,仔细观察刚刚跨进校门的学生们的眼睛,会体会到他们的思想,特别是那言外之意,那么,您就会把他们看做是未来的父母,您就会完全按另一种方式教育他们。”由此可见肖川教授的高明之道,也由此可见黄老师观察课堂与分析课堂的智慧所在。观课的确是:中有慧根可致,心有灵犀才通! 趣 进入课堂感受丰富多彩的、沸腾勃发的精神生活的确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观察与分析课堂的乐趣在于:享受孩子,不断成长,感受智慧,超越自我。传统的听课,其用意或是立足于让听课者学习借鉴或是让执教者接受指导。前者常常使许多教师走入邯郸学步的困境,后者让许多教师惟命是从。两者最为致命的弱点就是无视教师的主体性,漠视教育教学的创造性。生命缺乏自主必然受到他主 (它主);人生不能主宰必定遭遇他宰(它宰)。如此听课活动何趣之有? 在我的听课体验里,进入课堂其实就是进入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回忆:童年的时光、少年的梦幻、青春的激情。从一声声清脆的童音间,我们构思着一幅幅未来世界的风景;在眉头轻皱、闭目静思间,一种种新的发现或发明在悄然萌生,我们读出了未来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子;在明澈的眼眸中,我们能触抚那细致而微妙的心灵的波纹……我们眼前闪过许多年以前自己的身姿,常常会有不由自主的陶醉,溶入课堂,溶入回忆,甚至也有一种“如水消溶于水中”的迷醉。当然,听课在欣赏学生的灵机与神思的同时,我们还能欣赏教师的风神趣味。如语言的风趣幽默、妙趣横生;思路的圆转自如、收放有致;教学节奏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遇到偶发事件,处理得游刃有余而又匠心独运…… 《中外文摘》介绍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当胖胖的四十来岁的女老师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待这些都量过了,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说:“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教室里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过身看着这个瘦男孩。而教师笑着对那个学生说:“好啊,你来测量吧。”小男孩飞快地跑到黑板前,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翻了好几趟,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小女孩已开始往黑板前跑了。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围上量,刚量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你把裤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这时老师开怀大笑,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裤腰带。结果这位学生量出的是90厘米。 这样的课堂,童趣浓浓、意趣溶溶、情趣种种。在这样的课堂中,常常能为自己日渐贫乏的内心积储丰富的精神食粮。从教育的力量中,我们汲取了无数的感动与快乐。心灵因感动而细腻,心灵因成长而丰富,心灵因交流而欣喜。观课的乐趣还在于课后与师生们共同回味教育教学中的精彩片段或困惑之处,因为生命的意味全在于体味! 总而言之,观课是心灵的探险、人生的探秘、教育的探索。观课应是情、理、智、趣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决不能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探获到真实生动、深入人心的教育教学的真谛,获得教育智慧的滋养!(来源:中国课堂教学网—教育科学论坛 作者: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夏 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