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三河刘’《上》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10

浅谈‘三河刘’《上》 很多‘玩意儿’不仅需要制作精致,造型美观,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好用’。对于鸣虫葫芦,首先它一定要‘响亮’,也就是鸣虫在里面发出的声音不能闷,否则外形再好看,装饰再奢华也不会受到玩儿家的青睐。

    道光以前的官模子油葫芦葫芦为了使纹饰清晰华丽,胎体大多厚重坚实,外观虽然好看,但并不是养虫的最佳虫具,到了咸丰年,河北三河县的刘显庭所种的葫芦【俗称三河刘】在京城大受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三河刘’葫芦能让油葫芦的鸣音更加圆润响亮,仿佛音箱一般,三河刘的其他葫芦也有这样的优点。

    什么原因呢?因为‘三河刘’的葫芦胎体较松,且表皮光素坚实,在处理葫芦内里儿的时候,多留下肤瓤贴实内壁,故有瓷皮,糠胎,麻包里之特点。  

    三河刘葫芦的皮色并不光泽照人,却显得精光内敛,其他鸣虫葫芦,几十年后会色如重枣,而‘三河刘’新时发白,多年以后颜色偏黄,俗称‘草籽皮’,即使常年盘摸把玩也与其他葫芦的颜色有异。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三河刘’葫芦表面一定是光素雅致无花纹,这就是所谓的‘三河刘不花,官模子不素’,还有,‘三河刘’所用葫芦范模为‘瓦范’,但翻制瓦范时先用纸包裹木模,用以掩饰模子的范痕,故‘三河刘’葫芦上会呈现浅浅的纸纹印记,即使摩挲百年,印记也隐约可见。

    以上是‘三河刘’的几个基本特征,但不是绝对,因为葫芦多藤,结果实累累,且果实收获多靠天成,不可能千百如一,偶然有皮色,胎体与它的基本特征小有区别的‘三河刘’也不足为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