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__实物之四

 率我真 2014-06-10

 

 1 金沙遗址——象牙透露的信息

     成都金沙遗址最为惊人的发现之一,就是出土了数量繁多的象牙。从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类型判断,象牙堆积坑的时代大约为西周早期至春秋前期,其性质很可能与古蜀人的宗教活动有关。金沙遗址出土数量如此众多的象牙,在中国考古史上乃至世界考古史是都称得上是罕见的奇观。商周时期栖息于金沙遗址的古蜀族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象牙?它们来自何方?如何获取?作何用途?种种种种,皆是迷雾,或许考古的魅力就在如此。

 2金沙遗址——青铜雕像在诉说

在黄剑华撰写的《金沙考古》一书第三章中,黄老师写到青铜器说:“当王朝的兴衰更替已成为历史,当一切荣华富贵与悲欢离合都化为烟云,唯有那些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精华的非凡创造,依然闪耀着光芒。”事实也是如此,不论是在那个博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各种器形的青铜器。它们形态各异,绚丽多彩,它们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或异彩纷呈艺术特色,让人叹为观止。世界上没有永恒和不朽的东西,但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却可穿越时空,金沙的青铜器也不例外给了我同一感觉。金沙铜立人,铜立人身着长袍,头戴太阳形冠,双臂呈环抱状姿势,神情肃穆,应属巫师作法形象,其造型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颇为相似。

在《三海经》等古籍中对中国古时代的太阳神话传说曾有许多奇妙的记述,传说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鸟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鸟,会飞翔的太阳神鸟。它们天天都在汤谷中洗浴并栖息在扶桑树上,每日轮流从东极的太阳神树扶桑飞向西极的太阳神树若木。因有其这样的传说,所有在金沙乃至三星堆都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鸟。

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生龙活虎、虎跃龙腾。作为百兽之王的虎也曾是古代,包括古蜀人崇尚和敬畏的对象,因此在金沙遗址中也出土的大量的铜虎和古虎。还有许多的戈呀、矛呀、铖呀上面的纹饰也绘有虎的图形,可我就没本领将它们拍清晰,所以也只好请同志们自已亲自去金沙博物馆一观了。

 

3金沙遗址——坚石雕琢的巫师

金沙遗址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发现,出土的众多石雕人便堪称是古蜀族在人物造型艺术方面的又一杰作。简朴而神秘,这是我对它们的定义。那些石跪人像表情神态都是一副承受痛苦的样子,充满了悲壮的意味,同时又交织着静默、企盼、祈祷、等待、苦闷与惊讶等微妙变化,我不仅问道:就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形态就竟象征着什么?

哦,说到了巫师,就不能不说卜甲。占卜是古代祭典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一般选择腹甲,用钻(凿)的方式在龟甲的一面钻孔,然后烧灼,根据另一面的裂纹(兆)卜吉凶,中原王朝多在卜甲上刻字记录,今称“甲骨文”,金沙发现的卜甲大多为龟背甲,无文字。

 4太阳鸟的传说(见图文篇介绍)

 5金沙遗址——沟通神灵的媒介面具

在人类早期的祭祀活动中,面具是巫师常用的沟通神灵的工具,具有祈福迎祥、驱鬼除邪以及歌舞娱神的功用。因此在金沙和三星堆都曾出土了这样一些举世闻名的金面具,当然也是我喜欢的金面具。

 6金沙遗址——王权的象征金冠带

金冠带是古蜀王至高权力的象征,冠带上整体图案共有四组,采用对称布局,图案中央是构思奇妙的圆日图像,两侧以延续的方式分别刻画有一鱼、一鸟、一箭,每组之间又有圆图像相衔接,线条流畅,寓意丰富。这条金冠带的图案与三星堆权杖很为相似。(我去三星堆时已是很早的事了,当时我没数码机,不然就贴给大家比较一下)

 7金沙遗址——玉的宣言

中国是一个崇玉的民族,我个人也是很喜欢玉,特别是古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在金沙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的玉器,其种类涉及六器甚至玉料等。从其用途看大多仍为古蜀祭祀活动制作的礼仪性用器和装饰玉器。在这其中中有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玉件——青玉琮,通高22.26厘米,重1358克,用阴刻手法雕刻有神人纹,且格外精美,被誉为“玉琮王”恐怕是属国宝中的国宝。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实物篇一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77553/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实物篇二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260230/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__实物之三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41155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