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蓄血证(4)

 johnney908 2014-06-10

特别是搞温病研究的人,就习惯说“化热入里”。说是在表的寒邪,先化热了才入里的。而讲伤寒的人呢,常常习惯说,在表的寒邪入里了以后,里有阳热,里有阳气,然后是从阳化热,所以是讲“入里化热”。我们按照传统的习惯,还是讲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形成了太阳蓄血证。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讲到了太阳蓄血证的第一个证候,那就是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热势急,瘀血刚刚开始形成。它的临床表现,一个是精神症状:“其人如狂。”这是因为血分瘀热、循经上扰心神,使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另外一个症状是:“少腹急结。”这是由于瘀热结于少腹、瘀热结于下焦,是少腹部的气滞血结所造成的。应当说太阳膀胱蓄血证的第一个证候,就这么两个主证。

    既然是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开始形成。所以,在治疗上,用桃核承气汤,泻热为主,兼以化瘀。桃核承气汤这张方子,是以调胃承气汤作底方,以泻热为主,加桃仁,活血化瘀。加桂枝,来开结气。在一派寒凉的药物中,用一个温通的药,很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太阳蓄血证,在临床上,在外感病病程中,到底属于一个什么证候?有的人利用双盲这种临床观察方法,比方说,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在他出现精神狂躁、少腹急迫不适这种症状的时候,西医认为:这是泌尿系统的微循环发生了问题。老中医大夫主认为:这是个太阳蓄血证。而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之间,并不沟通。

    在所谓“双盲”的情况下,中医大夫用上桃核承气汤,或者用抵当汤以后,精神症状得到了改善,少腹部症状得到了缓解。中医大夫说:“太阳蓄血证的病证缓解了。”那么西医大夫发现用上中药之后,就讲:“泌尿系统的微循环障碍得到缓解了。”

    所以,有的人就认为,《伤寒论》中所描述的太阳蓄血证,很可能就是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细菌和病毒毒素的剌激,导致了泌尿系统的微循环的障碍,它并没有影响肾脏的功能,而是泌尿系统的微循环的障碍。因此,他特别有不舒服的感觉。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上经常要用到。

    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个22岁的女孩子,她的母亲带着她来找我看病。她是什么病呢?每到月经期。她就烦躁不安,甚至不能够在家里呆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找我看病的时候她22岁。

    我问:“你这个病多长时候了?”

    她答:“14岁来的月经。从第一次来月经我就心烦意乱,急躁。每次来月经前,就坐卧不安。月经期间,就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吵大闹,或者又跑又跳,甚至光着脚上马路上跑......”

    “你月经一过和正常人一样吗?”

    “一样。能够上学,能够工作。”

    “那医院给你诊断是什么病,又是怎么治疗的?”

    “北京所有看精神病的医院,我都去了。除了电休克我没有用过之外,抗精神分裂症的这些药,我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什么疗效。”

    “那你的月经准不准?”

    “不准。”

    “那你能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来月经?”

    “知道。我只要心烦意乱,大便干燥,嘴里头不是味儿,我就知道,快来月经了。我也知道,我的病就要犯了。”

    “那你这个病,医院是怎么诊断的呢?”

    “西医医院把我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症。”(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