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县域经济巡回检查总结会上的讲话(摘要) 钟志生 (2013年12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县域经济巡回检查,点多、面广、线长,五天跑遍了14个县(市、区),辗转一千多公里。大家起早贪黑、日夜兼程,非常辛苦。第一次参加县域经济巡回检查,我认为这种形式非常好,好在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好在可以激发干劲,你追我赶;好在可以总结提高,竞相发展。县域经济巡回检查既是各地一年来工作成绩、工作业绩、工作辛劳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各地发展成效的对比检阅,越比越有动力、越比越有干劲、越比越有未来。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深有同感,深受启发。等会美根同志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路走来,亮点多,变化大,看后令人振奋。总体感觉我用两句话概括:兴城成绩、成效、成果十分显著;强工形势、态势、趋势非常可喜。说城市建设成绩、成效、成果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县县都有亮点、有兴奋点,都可圈可点。二是城市功能品位不断提升。一批功能完善型、社会事业型、改善环境型的项目加快建设,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锤炼了一批操作能手。近年来,通过“兴城”实践,摸索出一套好的操作方法,培养了一批娴熟的操作能手,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说工业发展形势、态势、趋势非常可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工的氛围更加浓厚。各地抓工业的认识在深化、意识在强化、力度在加大,大家对工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常令人可喜。二是产业平台蓄势待发。通过这些年的强工努力,从码头到马当152公里的沿江快速通道即将全线贯通,沿江四大板块承载产业发展的平台加快拓展,在全省独一无二。在沿长江经济带,只要我们定位准确,抓住机遇,我们的产业发展就有未来。沿路五组团设施更加完善,不少地方一区多园、一园多区,很多县区的园区加快调区、扩区、升级,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三是产业基础更加坚实。通过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大项目、好项目、添后劲的项目不断增多,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县域经济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正确思路的引领;得益于县区广大干部群众“5+2”、“白加黑”的干事劲头;得益于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识共为。下面,按路线顺序,我谈点个人观感,时间关系,点到为止,不全、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彭泽县:园区拉开了框架,城区实现了贯通。园区加快调整扩大,沿江路网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区三园”基本框架;通过内三路、外三路的建设,实现了老城与新城、城区与园区的大贯通,为产业发展由“点状到带状”、城市建设“由线型到环型”发展打下了很好基础。 湖口县: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依托长江而不依赖长江,项目向腹地布排,产业向纵深拓展,临港优势进一步放大;突出以二产带动三产、以重化带动轻工,大力度推进产业招商,促进了港口与城市、产业与城市、园区与城市、农村与城市联动发展。 都昌县:工业伸短板,城建谱新篇。返乡创业蓬勃兴起,工业平台加快拓展,园区的发展现状有望改善;新区建设又添新亮点,旧城改造以塔下刘村整体搬迁为样板,探索出都昌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星子县:景区城区互动融合,三区布局各得其所。在城区打造景区景点,在景区配套城市功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重大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旅游业态更加丰富。同时,以理性思维和开阔视野,把高新园区布点到远郊、近路、临湖,与城区景区实现错位发展。 庐山区:工业给力提气,城建集聚人气。工业项目数量多,块头大,链条长,后劲足,成长性好,看得让人过瘾;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社会事业项目合理布局,项目标准高,质量好,实用性强,看得令人鼓舞。 永修县:产业集聚势头好,昌九一体行动快。围绕有机硅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聚集,工业项目和工业企业多,产业集中度和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城建策应昌九一体,框架进一步拉大,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修水县:城镇化自成体系,产业化独具特色。城建项目标准高、速度快,通过回乡进城、移民造城、商贸活城,边贸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不断完善,矿业、返乡创业、飞地经济、特色农业等特色经济实现新发展。 武宁县:山水生态特色彰显,最美县城呼之欲出。城市规划起点高,城市建设投入大,建设有品位,形象有魅力,景区城区浑然一体,山水美景引人入胜,休闲养生相得益彰;产业发展有特色,节能照明等产业加速发展。 共青城市:先导区建设全面提速。抢抓机遇,融入昌九,城市建设力度空前加大,框架全面拉开,步伐明显加快,三个月时间完成拆迁40万平方米、40公里骨干网络、400万土方工程、4000户居民安置;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速聚集,产业发展不断提升。 德安县:园区平台加速拓展,主导产业集聚扩张。园区建设力度大,投入大,初步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新上工业项目多,纺织、五金等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加速成长。与此同时,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完善新区功能配套,城市品位整体提升。 九江县:城市拓展了新空间,产业打造了新亮点。通过铁路下穿、湖上架桥,打通了沙河城与赛城湖新区、城西港区的交通瓶颈;沿江平台空间大,工贸一体化的皮革产业蓄势待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规模大、标准高、前景好。 瑞昌市:临港产业再添后劲,大唐新区初现雏形。沿江开放开发力度不减,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临港物流蓄势待发,工业发展氛围升温、势头良好;码头工业城二期新区、大唐新区两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攻坚克难稳运行,稳中求进拓平台。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顶着微观运行的巨大压力,爬坡过坎,负重前行,一手抓困难企业帮扶,一手抓重大项目推进,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很不容易;突破发展空间的制约,平稳快速地推进城西港区二期开发,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浔阳区:旧城改造顺利推进,城市品位又有提升。十大片区改造力度大,部署周密,工作细致,拆迁平稳;推进了一批公共服务、街区改造、商贸楼宇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石化配套产业有好进展,工业也有新发展。 总而言之,2013年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交卷,成绩有目共睹:各地都干了不少事,大家都吃了不少苦。从总的情况来看,兴城快于强工,城建好于工业。可以说,兴城已有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需要完善、提升,比的是眼光和水平;强工任重道远,需要打攻坚战、持久战,比的是毅力和耐力。2014年我们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县域经济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在做大九江、打造双核中有所作为,要在比拼赶超、竞相发展中争得位次,就必须勇挑重担,再接再厉。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大家高度关注: 在兴城上,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要有新的转变。通过近年来的兴城,各县城市框架和规模都拓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兴城的重点要从做规划、打基础、拉框架转变到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强管理上来。具体来讲,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实现由政府投入为主向社会投入为主转变,由拓展城市空间、框架向繁荣城市人气、财气转变,由完善基础设施向优化公共服务、发展城市经济转变。二是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到重要工作日程来抓。在加快新城区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老城区的整治、改造、提升。市里将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除了继续加大“十大片区”改造外,计划用2年时间、拿出5个亿资金,把中心城区边街小巷全部改造到位,真正实现“水通、路平、灯亮、线齐、墙美”,宁可少上其它项目,都要确保老城区改造资金,真正把边街小巷整治好。要加大旧城道路、农贸市场、环卫设施等的改造力度,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享受发展成果,过上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同时要加大城市重要交通进出口的改造,打造城市之门,提升九江城市品位,提升大九江形象。三是城市建设要有标准。有标准才能建成精品,没有标准就会成为包袱,就是未来的麻烦。城建项目做一个就要成一个,哪怕是栽树,栽一棵就要像一棵。要加快从以投入定标准向以标准定投入转变,项目不能边做边看,投入不能边做边算,力争将每一个项目都建得更完美些,把每项工程都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满意工程。比如武宁的八音公园,虽然总投资比较大,但盘出的土地全部建成景观项目、公益项目,从账面上看政府纯出资无收益,但是从效果、从长远看,整个城市品位上去了。我们要学会算账,既算小账,也算大账;既算有形账,也算无形账;既算死账,也算活账。四是要把握好政府投资的节奏和规模。这几年各地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政府性投入非常大,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举债有度,筹钱有方、还款有源”,从哪里下水,从哪里上岸。我们不能想着在每个城建项目上都赚一笔,对于一些关键项目该花的钱还是要舍得花。 在强工上,要注重四个方面。一要在内心深处真正重视工业、重视产业。坦率地说,大家现在都可称为城建专家,理念、方法、机制都有一套,所以兴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做工业难,要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特别是在目前世界低迷、国内低速,大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大企业在观望、小企业在自保,抓工业更是难上加难。事实上,产业不行,城市建得再好,也是空城,难以为继。抓工业是九江的命根子,是做大九江经济总量的核心。前不久市委召开了决战工业万亿动员会,我们要围绕“万亿目标”,拿出兴城的干劲来抓工业、拿出兴城的机制来干工业、拿出城建的投入来保障工业。二要高度关注现有项目达产达标。一路走来,我们看了这么多工业项目,看了很多园区,不少地方园区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这说明我们推进速度还不是很快、质量还不是很高。招项目不易,做企业更难,各地要搞好招引、签约、推进、投产、达产一条龙服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生根,生根项目早开花,开花项目早结果。我们要紧盯千亿产业、千亿板块、百亿企业和一大批十亿元、五亿元的小巨人项目,健全推进机制,难题一个个破解,问题一个个解决。三要让更多企业进入产业体系分工。工业发展有一个体系构建问题,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成体系,一个是融入体系。所谓自成体系,就是企业足够大,能顶天立地,形成完整的上下游链条,别的企业为你配套,形成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比如永修的有机硅,有市场份额、有拳头产品、有研发团队,开发出有机硅及下游产品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有机硅产业园带动配套企业60多家,部分企业利润高达千万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如果再引进一批下游企业,有机硅一个产业就可能超500亿元。所谓融入体系,就是小企业要依托大企业主动融入外面的产业分工,在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企业小也是大,小也有生命力。比如修水的沃可视项目,虽然企业不大,但是科技含量很高,产品供应国内外50多家汽车企业,市场效益很好,在产业链条中稳占一席之地。这两类企业九江不少,大家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谋划、发展、培植企业、壮大产业。产品不在小,有市场就有生命,产业不怕大,有龙头带动就有竞争力。要按照全市的产业规划布局,结合自身的区位、资源和产业等基础,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细化产业分工,完善产业平台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像永修垒旺创业基地等工业综合体类的项目建设力度,提高园区服务和承载能力。四要在抓工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好这个核心竞争优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这次看到有些项目很大、很好,但对环境保护的压力不小,大家在建项目的同时必须同步建好环保设施,不能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得不偿失。比如,九江县国际皮革工业城项目,承接了产业转移,抓住发展了机会,也形成了一定的体量,要高度关注项目的环境保护问题,把好环保关。五是要关注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九江山水生态好,区位交通优,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条件一流,这些既是发展成果,也是发展环境。如阿弥陀佛文化产业园、大千世界、21世纪商贸物流中心等,对这些项目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 同志们,当前的九江,上有支持,下有干劲,内有好基础,外有好条件,已站在了一个新起点,正处在发展的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思路不动摇,紧盯发展目标不放松,保持十足干劲不懈怠,为全力做大九江、争得双核地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九江日报) |
|
来自: 昵称12569313 > 《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