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米胡同半亩园

 liuzy56 2014-06-13

 网友“村上春树”带着我去探访了黄米胡同9号大院,在美术馆北面,我见识了这黄米胡同“半亩园”。黄米胡同“半亩园”名声显赫,在于它和麟庆、李渔几人有关。

据介绍胡同内靠西有着高墙的5号、7号、9号院是贾中丞旧宅。这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63岁的清代名戏曲家、画家李渔为贾汉复中丞设计建造的。道光年间,此宅被江南河道总督麟庆购得,大加修葺,并称之为“半亩园”。之所以取名半亩园,据说是因为李渔曾经说过“如无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这样的话。麟庆购下半亩园加以修缮,成为道光、咸丰年间曾名动京城的私宅六大花园之冠。

 黄米胡同半亩园

黄米胡同半亩园

黄米胡同半亩园

9号院如意大门雕的是麒麟,可见原来主人的非凡地位。第一进院过厅上雕有“封(蜂窝)侯(猴子)挂印”,缠绕松针、松塔图案,象征着多子多孙,万代常青之意。二进院正房戗檐雕有“狮子滚绣球”和“太狮(师)少狮(师)”,寓意官运亨通。7号第三进院厢房戗檐上有“梅花群鹿”、“三羊(阳)开泰”图案。梅花寓意主人的高洁品格,象春天一样前程似锦;群鹿寓意“百禄”。三阳为春天的开始,《易经》中正月为泰卦,寓意天地之气,顺通祥和,万象更新,有吉运,三羊昂首望日,神态生动。所有这些砖雕都使用了镂空、挎活的特殊技巧,挎活就是将一块砖叠在底砖上,以此来加强立体感。

 黄米胡同半亩园

黄米胡同半亩园

黄米胡同半亩园

然而世事沧桑,半亩园在麟庆后几易其手,民国时归瞿宣颖所有,改名“止园”。1947年被天主教会怀仁学会占用,当时园林中尚有假山、流水、曲径、园门等,但是已经荒芜破败,传教士居住的宅院部分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建国后半亩园收为国有,五十年代尚存,现在西边花园部分拆建了办公大楼,已无踪迹可寻了。名赫一时的半亩园园林我们现在只能在《鸿雪因缘图记》和所存无几的老照片中看到雪泥鸿爪了。

所幸半亩园东两路住宅尚存,现在东一路的四进四合院被分为黄米胡同5、7、9号三个院子,已演变为普通民居。东二路五进四合院在亮果厂4号院内,为办公单位。院内现在已是搭建了不少砖房,早已看不出四合院的布局了,但在进门东北矗立着一座很少见的二层小楼,梁上隐约可见苏式彩画,云纹倒挂楣子已班驳不见了油彩。

黄米胡同半亩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