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高考卷点评(附照片)
2014年高考结束,本报特邀名校教师点评部分学科的上海卷,解读试题背后的信息,并为新一届毕业班学生指明高三学习的方向。
【数学】 回归基础 能力立意 稳步创新 李广学 七宝中学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数学卷继续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我们在研究命题形式结构、内容方法后,又访谈了部分老师和学生,大家觉得今年高考数学试题“平易近人”,基础题送分到位,中档题拉开距离,压轴题拔高能力。这体现在组卷结构稳定不变,基本重点板块考查力度不变,客观题难度较去年明显下降,解答题难度稳中微降,由于运算量的减少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研究压轴题,突出基本知识及技能的考查、强调知识点的灵活渗透、体现重点知识本质的考查;特别强调学生通性通法以及常用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等)的应用,同时突出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保证了“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的贯彻,表明高考指挥棒将继续引导课改的深入。 由于文科、理科基础题大部分相同,中高档题的题干一致,只是压轴题在能力要求上加以区分。文科问题相对具体,使用通性通法;理科问题比较抽象,运算及其推理要求高。和往年比较起来,文理科差距小了,可能为今后的“文理同卷”探路,所以文科学生觉得难也在意料之中。 下面将通过对今年高考的热点题目(文中的题号为今年高考理科试题的题号)进行赏析,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新一届的高三学生在即将展开的高考复习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回归课本,考查双基 从知识点分布看,试卷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考查的知识、技能、方法不偏不怪,一些试题明显取自于教材,似曾相识,或者源于课本题(包括配套练习册)的移植和改编,给人以“题在书外,根在书中”的感觉,对中学数学的教与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例如第15题,设a,b∈R,则“a+b>4”是“a>2且b>2”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题就是课本例题的简单变形,这类问题知识浅显,方法直接,容易上手,只要弄懂课本,就势在必得,真正体现了注重基础,减轻学生不必要负担的愿望。所以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该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全面落实基础,不能眼高手低,忽视基础,做些无用功。 二、挖深考点,考查本质 在重视教材方面,既有面的兼顾又有质的深度,还有重点问题的渗透,常考常新,既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又有很好的区分度……这份试卷的大部分题目都有这些特点。 所以,在概念复习过程中应该重视概念的发生发展,把握本质,理清联系,加强变式训练,有机进行知识点的综合和渗透,悟出一个个道理,才能稳操胜券。 三、重视方法,突出能力 高考题中,能力型创新问题常常是试卷的卖点,它是命题老师的研究成果,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熟练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同时还要有驾驭数学符号的能力。比如第3、4、7、12、14、18、22等题和数形结合有关;第4、12、14、18、20、23题等需要分类讨论。 如第14题和第18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深刻了解曲线与直线的特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分析,概括推理,当然第14题应用极端原理可以秒杀!需要灵活使用等价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并且要求我们学会分析,学会选择。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在巩固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不能只求数量,更应该追求质量,在会的基础上,加强反思,明确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考查应用,激发兴趣 应用题是高考的重要题型,今年考查的力度仍然不小,比如第10、13、21题。由于它们常常与实际相联系,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育他们积极的情感,使得大家知道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例如第21题是解三角形的应用题,上手容易,做得完美可不容易,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今年三角问题重新走入上海中高档试题的舞台,函数问题则考查最基本的性质和方法,难度有所下降。体现了高考卷的一个命题特点:应该考查的基础板块不会变,只会轮流出现,每年侧重略有不同。 应用问题是学生普遍觉得困难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不能闭关自守,盲目苦练;要关注生活,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 五、设置新境,鼓励创新 新的课改理念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今年的试题中也屡见不鲜。 例如第22题给了一个新的定义,但本质还是考察解析几何,在明确并理解了新概念后,再用它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们进行了:阅读——理解——分析——应用,是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过程。其中第(3)问,是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问题,对思维的严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是个难点,估计这里会拉开差距。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具有新情境的问题,应该认真对待,只有学会学习,掌握了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六、考查综合,引导探究 培养理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试卷中设置了一部分试题,它们的解答不能仅仅依赖于记忆性的知识,更需要深入的分析。试卷鼓励中学数学教学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对一些概念的实质进行必要的分析,把一些直观的对象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鼓励考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其关联,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22题,这是数列综合问题,与去年相比,考查的内容没有变,仍然立足等差与等比两个最基本的数列,强调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表述非常直接,直接说明是什么数列,引进新概念后,对指定数列的函数性质做了全面的考查和深刻的探究,综合运用到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最值、恒成立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逐步养成研究的习惯,通过把经典问题引申、推广等,进行研究性训练,并学会从反面去思考问题,把问题分析透彻,解决彻底,真正提高思维水平。 【物理】 平实之中暗藏机锋 张磊 新中高级中学 纵观2014年高考物理试卷,“似曾相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如果能将近几年的试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试题的考查形式还是难度方面,都基本保持稳定,避免了不同年份间的大起大落,这对于教、学两方面来说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细细品味之下,还是感觉整份试卷在平实之中,又暗藏机锋,值得回味。 从整份试卷特点来看,既要“加强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要“坚持能力立意,强调选拔功能”的意图非常明显。33道题,每道题目所对应的考点可以说都是贴近于考纲、来源于课本,强调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一、继续重视对“双基”的考查,同时高考的能力立意更加凸显 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即使是较复杂的题目也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而随着试卷的深入,考生与考题之间在度过了开始的“蜜月阶段”之后,很快地就进入了“磨合期”,看似常见的题型和考点在情景设置、题目设问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设计,比如选择题中的第3题——“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第6题——“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都是从逆向思维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虽然对应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但如此一来,却摆脱了对此类知识只是纯粹记忆的短处。 再比如填空题第21题——“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________”。实验题第26题——“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实验中,保持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增加缝宽,屏上衍射条文间距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现象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只有在________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都是来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那这两道题的第二个空可能就是“拦路虎”,所以对于这类知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能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计算题仍然沿袭了往年的考查热点,仍然秉承着“气体”、“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电场”和“电磁感应”四个知识点的顺序,虽然计算量较大,但对于久经考验的考生来说,也算是意料中事,希望能有好的发挥。 二、加强联想、比较和转化的训练,重视知识点的迁移 题目比较传统,但在解答中又奇峰陡起,是试卷中部分题目体现的另一特点。比如选择题第7题——“质点做简谐运动,其x-t关系如图。以x轴正向为速度v的正方向,该质点的v-t关系是”,就是借“振动图像”之名,考“v-t图像”之实,让人不禁莞尔。还有选择题第13题、15题等也是如此。 物理是一门各知识点之间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高中阶段分为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与原子物理等几个部分,看起来泾渭分明、壁垒森严,但无论是在各部分内部还是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点”串成“线”,再将“线”编织成“面”,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内涵和本质,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话,再来审视这些考点,就可以更加立体,高屋建瓴。 三、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上海卷的实验题一直令人头疼但又让人称道,从今年四道题来看,分别是针对“光的衍射”、“玻意耳定律”、“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以及“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四个传统知识点,这也都是历次高考的大热之选。其中对于“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考查,从关于图像的分析,到结合数学函数进行考查,再到关于微小时间差的计算,几年来极尽变化之能事,但每次出现却还是让人击节叫好。本次高考将原实验中的“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结合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其本质还是希望通过对这种传统实验的再开发,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而要顺利地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就必须对所学知识的物理原理、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能等都要有深刻的理解。 四、重视数学方法与物理问题的结合,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技能对物理学习至关重要,这两者相辅相成。这当中不能把数学技能简单的理解为运算之类的能力,而更是要重视两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应用还是联系图像进行物理知识的考查,这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在今年实验题中,四者占其三。既有利用图像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玻意耳定律),也有通过数形结合求解相关物理量(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以及课本知识的拓展应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值得关注。 “擒贼先擒王”,新一届高三同学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对考纲、教材的解读和理解上,切实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深浅之度,做到取舍有度,以不变应万变。 【语文】 聚焦学科素养 延续思辨性写作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2014年试卷的选文类型,既延续了近几年高考的基本样式,又在继承中有所变化。现代文阅读的两篇选文贴近生活实际,关注公民素养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第一篇现代文《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是社科类文章,旨在阐明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还要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公民的新闻素养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选文贴近考生生活,文风质朴自然、条理清晰且内涵丰富,为考生思考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新闻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诗文阅读的选文侧重于对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挖掘与讴歌,诗歌鉴赏的材料是陆游的《镜湖女》,作品塑造了一位湖边船家女子的形象,突出她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文言阅读一选自《资治通鉴》,主人公刘晏是一位目光远大、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官员,具有高超的管理理念。文言阅读二选用的是东汉徐幹的《治学》,讨论“学”的重要和治学的方法,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启人智慧,耐人寻味。 二、作文试题的设计 今年作文题目使用的材料由两个分句组成,每个分句都既明白如话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句中的“沙漠”一词可以引发考生丰富的联想,考生可以赋予它不同的象征意旨,相应地,考生也可以对“道路”“方式”等词有多种个性化的解释,另外还要思考在“沙漠”中能够选择“道路”“方式”与“自由”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句式相同,形成形式上的并列,前一句所具有的思考张力在后一句中同样体现。另外,前句的“自由”与后句的“不自由”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引发考生思考前后分句之间还具有怎样的逻辑内涵。后一分句中的“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引导考生思考学习、生活、社会,乃至生命中种种客观存在的“不自由”,进而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必然而普遍存在的种种限制,正确理解世上没有绝对自由的道理。只有对这些普遍而客观存在的限制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才能更懂得“自由”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学习、生活、社会中正确地处理各种“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才能对人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英语】 选材新、题材广 侧重实际应用 英语卷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言测试的潮流,注重考查语言的应用和考生的交际能力。全卷视野开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难度总体与近几年持平。 一、选材新、题材广,考查学生知识面 今年试卷在试题的选材上力求内容新颖、全面,体现时代要求。 1.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涉及到的主题有批评性思维、健康研究、新型社区、动物世界、好习惯的养成、语言发展、健康食品标识、虚拟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等。 2.体裁多样,有对话、新闻稿、应用文、科学研究报道、论述文等等。所有语篇取材于原版书刊、报纸,以求最大程度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 3.语言地道,所用语言、素材均取材于英国、美国真实的生活场景、报刊和书籍,使考试所用语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语言相一致,保证了测试的公平性与客观性。此外,通过测试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白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除课本知识外,必须注重拓展课外阅读,增加阅读输入量。 二、难点分布合理,体现考核公平性 今年高考英语试卷除继续把握试题难度的比例及各语篇之间的坡度外,还对原有的部分题型作了改变,对分值作了相应微调。 题型的改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法知识由客观单项选择题改为在两段语篇中留空,让学生根据文意与语法知识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或者根据所给单词写出恰当的形式,分值不变;二是去除了原阅读Section D中给文章段落配标题的部分。 分值的微调体现在词汇由9分增加到10分(增加一题),阅读Section B由22分增加到24分(增加一题),翻译由20分增加到22分(题量不变)。 三、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 试卷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对能力要求指向明确,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历史】 贯通历史基本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今年的命题围绕“贯通历史基本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展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引导学生以长时段的历史视野观察、分析历史现象的变迁 今年的命题特别强调知识的“贯通”,学生不仅要记忆基本的史实,更要理解史实间的关联并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如非选择题第36“议会令状”题、第37“传国玺”题、第39“文明的代价”题。 二、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命题注重对时序感和空间感的考查。如选择题第2题通过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考查佛教,第11题考查了学生完成时间轴的技能,第20题考查了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史实,还在非选择题部分设计了一道读取地图信息的试题。 三、注重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考查 命题注重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考查,在政治史和思想史领域尤其突出。整卷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封邦建国制度、皇帝集权体制,西方的议会制度等,同时也涉及到中国儒学的官学化、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宗教改革、社会契约思想等。通过3分选择题,对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在考查学生的同时引导教学对于这部分内容更准确的把握。 四、注重对于教材资源的开掘 命题特别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利用,如选择题第2题佛教传播路线图、第12题孟子论“四端”、第18题《共产党宣言》、第35题中西文化论战等。这些材料有的作为新情景引入,有的则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炼,力求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而非引导对于教材的简单记忆。 五、引导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命题没有回避这些热点,而是试图通过再现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环境问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最现实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大跨度题,就是试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理解环境问题的由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