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梦泽赤子 2014-06-16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最普遍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外,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贮物和烧煮食物。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大致如下。

原始社会


最原始农具是木质的耒耜。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使之容易入土,这便是单尖耒。后来衍生出双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单尖耒的刃部又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宽刃,形似铲子,就成为木耜,其功效更为提高。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原始农业中木石并用,奴隶社会中又出现了青铜农具,封建社会时期则逐渐发展成为以铁农具为主。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是原始农业的主要农具。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石斧                            石犁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西安半坡出土的石锄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骨稆
西安半坡出土的骨铲

    目前,中国已发现撮早的农耕遗址,大都属于耜耕农业阶段。如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铲(耜),其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浙江省酮乡县罗家角遗址和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骨耜和木耜。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至迟始于春秋,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铁质农具坚硬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大面积开垦农田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料还是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有青铜生产,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此外还有一种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装有长木柄的木质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这个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还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桔槔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戽桶及其工作情景

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长期沿用。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铁犁梨冠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铁制农具                                                   铁耨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牛耕画像石

秦、汉至隋、唐、五代

秦统一中国以后,特别是两汉以来,由于冶铁业的大发展,不但铁制农具更加普及,成为“民之大用”,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的种类增加,质量也大为提高。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已被全铁农具所代替。随着牛耕的推广,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加有利于深耕和碎土。东汉时开沟用的巨型铧,重达15千克、长达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从汉代起,如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锄和铲,收获用的钩镰等农具都已出现,并逐步得到改进。至魏、晋、南北朝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时出现。另一种农具耖也在这时所创。由石磙和木框架两部分构成的碌碡、陆轴,则是一种碎土压实器,到隋、唐、五代时,它又发展成为磙上带刺。

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功效一个重大进步。耧车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种,速度既快,质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创造和改进也有重大意义。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杆作用,使用时不但费力,又不便于深井汲水和大面积灌溉。汉代创造的辘轳或称滑车,使汲水效率大为提高。翻车(即龙骨水车)于西汉末年先是在宫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后逐渐普及民间,又经过东汉末年及三国魏时的继续革新,堪称灌溉工具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它利用齿轮带动链上的许多刮水板将水刮入车槽,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用于提水灌溉和排涝时,效率远胜于过去的灌溉器具。东汉末年,还出现了渴乌即最早的虹吸管。唐、宋、五代时发明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深井取水,也是利用齿轮原理。至于高转筒车,则是用许多竹筒连接、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入筒提至高处的装置,主要应用于长江流域。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利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率。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西汉耧车模型                                              曲辕犁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元?王祯《农书》上的辘轳                          辘轳                        翻车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 幻樱·芭比 - 幻樱·芭比的博客

                       唐代机汲示意图                                                               高转筒车

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农具的发展无论在动力的利用、机具的改进、种类的增加、使用的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只有30多种;而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农具达105种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具,且附以精致插图。这时还出现了绳套和挂钩。绳套是把“一条杠”分解为两条绳索,可使牛耕的牵引力加大;挂钩是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这样,利用绳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缩短,回转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于水田、平地,且可用于丘陵山区。这时期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改进犁,可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生产中,则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砘是一种土壤镇压器,它与耧车结合可以在播种后压实土壤。宋代秧马的发明,则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秧的劳动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效率的联合作业农具如播种和施肥相结合的下粪耧种,由麦笼、麦钐、麦绰3部分组合的收割作业农具,一日可中耕20亩的耧锄,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农业动力上除使用人、畜力外,还较多地使用风力、水力来进行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在金代出现的 S型挂钩,中原地区已普遍应用。它是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作机的连接装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进了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耙、砘、耘锄等以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提高了效率。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无多大变化,发展比较缓慢,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如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反映了传统的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此外,同时,由于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在农具部件的创造改进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中国农具发展史》补遗   第一章  中国农具的起源(

 (2009-11-02 17:52:21)
标签: 

文化

《中国农具发展史》补遗

         第一章  中国农具的起源(上)

第一节  农具起源前的原始人类及其使用的工具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疆土和悠久的历史,是最早的人类发详地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农业发源地之一。从元谋猿人算起,已有170多万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作为计算我国境内人类起源的最早时间界限,自从中科院等有关单位于1986年在四川省巫山县大庙镇的龙骨坡发现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带有两个牙齿(图1—1—1[新增图]),并在以后相继发现了一批象、鹿、牛等动物骨化石,以及大量的有清楚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等古人类生活遗迹,从而证明这里在200万年以前,已经有了人类创造的文化,进而证明:中国最早的人是比南元谋人还早30万年巫山人。)直到一万年前左右出现原始农业为止,这个历史时期在地质学上称为第四更新世。这个期间,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活动着许多脱离了动物范畴的原始人群,他们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南移北迁、繁衍生息、不断进化,创造了人类的远古文化。考古学根据地下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将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

    猿人阶段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是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学上称直立人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在我国发现的主要有元谋人、兰田人和北京人,还有近期发现 的巫山人、龙潭洞人、金牛山人等。

    ……

    新人阶段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在一万至十万年之间,人类学称晚期智人阶段,主要有山顶洞人、资阳人、河套人、柳江人等。山顶洞人是1930年在周口店山顶洞发现的(图1-1-2山顶洞人头像复原图[新增图])

    第二节    农具起源及其时代背景

  ……

    ⊙1-2-1、黄河流域农具起源概述

    ……

    至今已有7300-6100年历史的北辛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滕县北辛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东南部,是一处新石器早期村落遗址,一个氏族部落的聚居地,属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的时期,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了北辛遗址。这是我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遗址地处平原与丘陵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这里发现的遗迹有窖穴和瓮棺葬和粟类颗粒。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这时期的原始农业,已经进入锄(耜)耕阶段,农业生产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定居生产得以巩固的重要保障。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数量较少,磨制石器有铲、刀、镰、磨盘、磨饼、磨棒、凿、匕首等。其中铲的残片居多,在千件以上,呈长方形、长梯形、舌形等几种,器形较大,通体磨光,制作比较精制,有使用痕迹。遗址中发现的文物,最能反映北辛文化特点的是陶器,器形有鼎、釜、罐、钵、碗、盆、壶、支座等。此外,家畜饲养、狩猎、捕鱼等采集经济也比较发达。手工业生产有了萌芽,出土的骨针、纺轮、陶器上的席纹等,说明以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为原料的纺织、缝纫、编织已经出现。遗址的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说明当时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

    主要分布于山东中部和南部丘陵地区及江苏淮北一带大汶口文化,已发现此类遗址一百余处,因1959年首次发现于大汶口而得名。按地层关系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中期距今约5500-4400年,已是父系氏族公社制社会,大汶口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龙山文化。当时的社会已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私有制逐渐形成,社会已接近阶级社会的门槛。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遗址。农业生产,以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辅以狩猎和捕鱼业。早期生产工具主要有磨制的穿孔石斧、石铲、石刀、石凿等;中晚期有大型石锛、有段石锛、有肩石铲、角、骨质镰刀、骨角锄,还有镞、骨针、鱼镖、鱼钩和镞等,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制陶业较发达,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出土有陶房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形象的大汶口文化房屋形状。大汶口文化发现了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

    龙山文化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这正是中原地区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第一个奴隶王朝正在孕育的时代。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龙山文化类型的遗址,其扩展区域北到北京地区,南到江淮流域及整个黄河流域。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已有骨卜的习惯。且可能已经出现了铜器。社会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男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所用生产工具是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刀、斧、锛、铲、锄都磨制的光滑而峰利,而且还可能发明了石耧犁、劙刀。除石制工具外,还应用了骨、蚌制作的锄、镰等。这时的农业收成已比较好,畜牧业已“六畜”俱全。并且发明了栽桑养蚕。

  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即最初由龙山镇命名的那种遗存,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1-2-2、长江流域农具起源概述

    长江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河网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具有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天然环境。所以长江下游也是较早的农业和农具起源地。本世纪70年代初、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这里发现的大批炭化稻谷及稻种、稻叶、稻壳。其存量之多,使世人为之振惊(稻谷总量达到150吨之多)。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土了大批较为先进的耕作农具:骨耜(或可称骨铲、骨插),两次出土达170多件,还有石刀、石镰、有齿石刀、纺缚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发现了两件木质农具:木铲和木杵,对判定在石器时代木质农具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住房是干栏式建筑,房下饲养家畜,房边有水井。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可见河姆渡人已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1-2-3、北方农具起源概述

……

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出土的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被专家们认定为是一座女神庙或女性为主的祭祀遗址。红山文化大量出土的陶塑女性,则可能是生育神或地母神的象征,是神农文化在北方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母系社会的具体表现。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祭坛、女神、宗庙、积石冢均已出现,红山古国的形态初步形成,从而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高超的玉雕是红山文化的重要特点,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这里还出土了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

    新乐文化与红山文化年代差不多,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原始农业。农具有石斧、石凿及石磨盘、棒,也有些细石器,磨制石器占三分之一以上。新乐文化主要分布在沈阳市及其周围地区。    

新乐文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辽宁沈阳北郊区新乐遗址(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一号原新乐电厂宿舍院内)而得名。经过考古工作者近十年的清理发掘,清理出四十余处古人类居住址,发现各种石器、骨器、陶器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千余件,其中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镞、石磨盘、棒、石杵、石锤、磨石;陶器有压印工字纹筒形罐、刻划纹高足钵、斜口器等;骨器有骨梗、骨雉、骨簪、骨镞等,还有细石器。陶器多夹砂红褐陶。这里还发现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的半地穴房址。这里发现的圆泡形饰、坠饰和珠等若干煤精雕刻艺术品,是中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经炭十四测定证实,其历史年代上限为七千二百年。这个时间在古代历史划分上,属于新石器时期。与浙江省的河姆渡、河南省的斐李岗等典型新石器文化遗址年代相当。

富河文化年代稍晚,距今约五千年左右,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在某方面有着一定相通之处的另一种考古文化类型,有些工具形态比较原始,近似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还有一些打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锄(铲)及石磨盘、棒和相当数量的骨器和大量的细石器,打制石锄形和骨柄石刃刀是其典型器物。可知这里农、牧、渔、猎各占一定成分。房址地穴以方形为主,中央置方形灶炕。陶器种类单纯,特征鲜明,其中之字纹筒形罐是其代表性器物。

富河文化年代稍晚,距今约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在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有些工具形态比较原始,近似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还有一些打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锄(铲)及石磨盘、棒和相当数量的骨器。可知这里农、牧、渔、猎各占一定成分。黑龙江地区随着近年文物普查工作的进展,也发掘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遗址,如昂昂溪、新开流、莺歌岭、亚布力等处。发现的工具有石斧、石锛、弧形石斧、穿孔石铲,还有玉锛、玉凿等,其文化因素与新乐文化、红山文化似存在某些连系(《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近十年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

    昂昂溪遗址是黑龙江地区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由22处遗址与 17处遗物点组成,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镇附近,是广泛分布在以嫩江流域为中心的广大草原地区的以细石器时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中滕家岗遗址是昂昂溪遗址在八十年代的代表,1980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队在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灰坑、窖穴、墓葬、护村壕、房址等遗迹,出土的压制石镞、石铲、石刀、石网坠、刮削器、环状石器、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鱼镖、骨刀梗、骨枪头、骨铲、骨凿、网纹骨管、陶罐、陶瓮、陶杯、陶网坠、陶塑鱼鹰、玉璧、玉环、玉石斧、蚌环、蚌刀等说明昂昂溪文化是一种以渔猎业为主,并兼有养畜业、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原始经济形态的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文化。昂昂溪地区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昂昂溪文化遗址群外,还发现有大兴屯旧石器地点,故昂昂溪遗址群对于该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经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文化过渡的文化源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莺歌岭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宁安县镜泊乡学园村西南1.5公里处。岭的西、北、东三面伸入湖中,形成半岛,遗址就在半岛之上。莺歌岭位于美丽的镜泊湖南端东岩,西面临湖,南北两侧有房身河和松乙河贴身流入镜泊湖。整个山岭由西向东逐渐升高,融入广袤的丛山峻岭之中。是中国北方3000多年前肃慎人繁衍生息所在地。对上层出土物经碳-14测定,为距今3025±90年,应在中原的商周之际。下层应在商代初期。莺歌岭遗址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品大多是陶器、石器和骨角器,种类繁多。有陶罐、陶碗、陶盅、石镞、骨针、牙刀、牙锥和鹿角锄等,说明农业已经进入锄(耜)耕时期。在莺歌岭遗址的一处居室灶址南部发现5个完整的狍子和猪的头骨,排列整齐,保存完好。这些摆放在居室“正中”的两种动物头骨,既不是生产工具,又不是生活用品,其可能与当时的某种文化紧密相关。

  新开流遗址在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说明当时人们是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年代为6080±300年。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本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近年在对距今4500年左右吉林延吉金谷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密集的房舍遗迹及陶制生活用具。出土的农具有:亚腰石锄(铲),磨制石斧、长大的石镐(镢),石磨盘石磨棒、砺石,还有刮削器、尖状器、鹿角器及锥、针等。说明这里是以农耕为主、狩猎为辅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吉林省近十年的文物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

    ⊙1-2-4、南方农具起源概述         

    一般认为,华南地区的农业起源,也较黄河及长江流域为晚,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也较少。

    石峡遗址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广东省的曲江县,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内包含4个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堆积,第一层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第二层是距今5000—4000年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层;第三层是距今3800—3100年的早期青铜文化层;第四层是时代与中原地区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相当的晚期青铜文化层。遗址发现柱洞、灰坑、陶窑、墓葬等遗存,清理墓葬136座。出土有各种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遗物3000余件。发现墓地,多数墓坑经过烧烤,均单人葬,盛行二次迁葬。大墓随葬品多达数十件至百余件,包括成批石器及琮、瑗、璧等贵重玉器,往往还伴放稻谷米粒作为祭奠食物。石峡文化与岭南地区土著文化明显有别,少数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征。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中国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北江、东江的中上游地区,年代约距今四五千年,石器工具普遍磨光,有弓背两端刃、有段石锛、有肩石锛、凿、钺、镢(钁)、铲、锛、和镞等,多通体磨光,其形制对华南地区的红壤比较适用。在石峡遗址的墓葬、窑穴、砌灶的泥土和建筑遗存中,发现不少栽培稻实物,经鉴定为籼稻和粳稻。石峡文化遗址说明,在四五千年前的广东已有发展程度较高的以稻为主的原始农业和相应的农具。

    史老墩遗址,位于广东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1996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该遗址的东南坡试掘面积24平方米,出土了一批石器和陶片。石器的主要器形为斧与切割器。其他器种有刀、环、锤击器、砍砸器、砺石、石片,陶片有夹砂陶、黑陶、灰陶、褐陶等。1998年由上述单位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为175平方米。发现一批制作石器的遗迹15处,还出土了各种石制品500多件。包括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镢、铲、半月型石刀、凿、切割器、刮刀、雕刻器等,既有石器生产工具,也有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工具,这些石器以磨制为主,但打制石器的使用仍较普遍。此外,在遗址北部的第一层地层下还发现了3座相对年代较晚的墓葬和灰坑,出土了一批石斧、石锛、陶纺轮和陶釜、陶盘、陶罐的陶片。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石料是从附近河滩采集的砾石,年代属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全面地展示了石器制作的全过程,为全面了解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的布局、工序技术及社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的发现,对探寻粤北地区北江流域人类进入新石器以来,如何从采集渔猎经济逐步转为锄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

  有人对于史老墩遗址的石器进行了鉴别和分类,认为大部分都是适应当时当地的农业用生产工具。如打制砍伐器(原文称砍斫器),打制精细的石斧、石锛坯,磨光的石斧、石锛等,都可以作为“刀耕火种”的砍伐农具。在史老墩遗址周边地区,如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阳春独石仔遗址等也发现有肩石斧、锛,有段石斧、锛,以及有肩有段石斧、锛等。史老墩遗址出土的一些器身长大的石斧、石锛,其中长度在17厘米以上的有11件,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有6件。如此长大的石斧、石锛用作翻土工具则正好可以发挥其器身长大、重量足的优点,因此称它们为石锄(镢)或石耜更为合适。这类石锄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得更加精细,类型也多起来,有穿孔、有肩、有段及有肩有段等几种样式。大型石铲是另一种翻土工具。史老墩遗址出土了一件石铲坯,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2厘米。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地区出土了大量的磨光石铲。广西和广东西江流域也出土的了独具特色磨制大石铲。这里出土了三件石刀。一件为半月形,刃部磨制,另外两件均为长方形,其中一件仅刃部磨光;另一件则通体磨光,且有穿孔,薄而锋利。长方形石刀在广东地区的曲江鲶鱼转遗址与韶关走马岗遗址也有发现。这些石刀器形小,制作比较简单。适合割断作物的头上部分如穗头等。长期以来,学者们多认为农作物加工农具(调理具)无非是磨棒、磨石、杵和臼,并把有无农作物加工农具看作是判断农业出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原始农业多种多样,其农作物加工方式及农具也有很多种。一般认为,华南地区的农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园圃农业阶段,主要种植根茎类植物,如芋、薯、姜之类。第二阶段才是种子作物农业。所以植物块茎类食物并不需要磨棒、磨石、杵和臼等。而打制的刮削器和石片石器便可以承担这一职能,用来刮皮,切割等。史老墩遗址中出土了8件刮削器及31件石片石器,其中一部分极有可能就是用作农作物加工农具(王宏,金国林《广东英德史老墩遗址的石器分类与农业生产——兼论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 《农业考古》20031期)。

白羊村文化遗址,在今云南境内,距今约四千年,出土文物证实,这里是以稻为主的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磨光石斧、梯形石锛、新月形穿孔石刀(至)等。

   广西隆安大龙潭遗址发现的一些石铲(石锹),造型规整匀称,有柄、有肩,形体与当地至今仍使用的铁铲非常相似。甚至认为这里曾发明了用石犁、石锄翻地的耕作技(何乃汉《广西史前时期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初探》.《农业考古》85、2)。与石铲(石锹)同时出现的还有其他石制农业工具,如锛、斧、刀、镰、锄、犁、杵等。出土如此多且种类齐全工具,表明当时农业生产活动已较频繁,并能根据不同的耕作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工具。农业工具出现分工,表明当时先民们已经掌握各种农业工具的特性。桂南地区石铲(石锹)现象说明,无论从功能、祭祀规模、器物组合、墓葬等级等方面,已出现了祭坛、礼制用品、社会分化等方面特征,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桂南地区已出现类似于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峡文化的社会复杂化现象,只是在文明化进程中又明显不同于其它地区。(何安益《论桂南石铲的年代及功能》《广西民族研究》 2007年3期)广西桂林峰林的庙岩洞穴遗址,柳州大龙潭的鲤鱼嘴遗址,虽属石器时代遗址,但尚未发现可作农具的遗物,可能仍处渔猎采集时代。

……

……另外还有1982年在湖南华容发现的相当于大溪--屈家岭--龙山文化的车轱山遗址(位于洞庭湖北岸湖积平原的一个台地上, ,现存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试掘面积为一百多平方米共获器物六百余件。其中,生产工具有穿孔石铲、石斧、石镑、石凿、砺石、石镰、陶纺轮等,;生活用具全为陶器,种类有各式鼎、篡、豆、壶、杯、碗、钵、颤、鲁等。此外,还有玉镯、玉磺、陶球、陶环陶人塑、陶鸟塑等装饰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氏族墓地,清理了一百二十七座墓葬。内含丰富,收获很大)等。

⊙1-2-5综述

……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有关神农文化的问题,所谓“神农”的时代背景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所以这个阶段从事农牧业、并对农牧业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从而有了各种发明和发现的应该是广大女性而不是男性,所以作为这个时代形象化身的“神农”,应该是广大劳动女性的化身。既便历史上真有其人,她也只能是女性,而不是男性。所以真正为我们中华民族开创农业文明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但是因为后来整理编写传说的人,都是生活在以男性为主宰的时代里,所以也就有意无意的将神农给男性化了。甚至连著名的汉代画像石,都将神农雕之为男人的形态。延传到今天,许多人都将神农误解为男性。虽然正史中没有神农是女性的记载,在中原地区也没有见到相关文物资料,但1981年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距今六千余年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女神头像(图1-2-1[新增图])和女神庙,则是对神农文化的最佳实证。相关学者认为这应该是生育神或地母神的象征。在这个地区还流传着一些相关神话,据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记载,辽宁省岫岩县满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天上有一个神农婆,看到民间没饭吃,就从天上往下撒白面,人们不用劳动也吃不完,还给猪狗吃,神农婆生气了,把白面变成了白雪,贪心的人们收到家里却变成了水,从此人们又挨饿了。神农婆于心不忍,又让“百谷仙姑”送五谷到人间,并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林河先生在《耒阳与神农制耒》(网络版)一文中作了大量的立体考证,结论是:“制耒的神农氏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制耒的神农氏距今是一万多年而不是五千年、制耒的神农氏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神农氏是许多神农氏族领袖的称谓而不是某一个人的称谓……”由此进一步证明,神农是一种农业文化,它不仅存在于中原地区,也存在于北方相应农业时代的地区,也存在于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区,对此林河先生在《耒阳与神农制耒》一文中有着精细的论述,他说(大意):通过考古论证,湖南考古发现证实了制耒的神农氏的确是女性的问题。根据考古学家在湖南道县的玉蟾岩发现的一万五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工栽培稻来看,这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旧石器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这位发明人工栽培稻的神农氏当然是女性。如果还有人因玉蟾岩遗址的时代过早,出土的文物有限,现有的文物不足以证明神农氏是女性,还不相信神农氏是女性的话,湖南省黔阳县距今七千四百年前的高庙新石器早期遗址,是一个艺术水平很高的遗址。其绘画水平简直可以与现代派大画家毕卡索比美,我们且通过这些绘画艺术寻找一下神农氏是不是女性的证据。

一、高庙遗址发现了许多画有小凤凰正从母亲的产门中出生的图案。高庙人既然把雌性鸾凤当作“图腾”来崇拜。他们的氏族领袖当然不会是男性;

二、高庙遗址的祭祀陶器上发现了一些神人的头像,有脸形似鸟的,有长着鸟爪的,也应是人们以雌性鸾凤为“图腾”的现象,

三、这些神人头像面目都姣好如女性,没有发现长了胡须的男性形象,也可佐证这时候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四、历法是农耕民族的发明创造,在高庙遗址出土的七千四百年前的神人头像中,有一尊卵石雕像,上面刻有三个标志神像名称的文字符号,一个是“月”字,一个像“干”字,一个像“母”字,我们虽然不能确定这些文字的含义,但似可认定她是“月神干母”之像

  ……

根据上述传说,尝百草发明五谷的是神农;教人民制作农具从事农业生产的是神农;发明中草药教人民医治疾病的是神农;发明制陶技术从而使人民有了生活器具的是神农;教人民建造房屋躲避风雨的是神农;甚至教人们从事商品交换的也是神农,如此等等。一个人竟经历了几千年,并有如此众多的伟大发明,这是绝无可能的。尽管很多人对神农其人其事作过很细微的考证和研究,上至他的父母,下至他的后人,以及神农的生地墓地,但归根结底依然是就传说论传说。神农是否真有其人,并不是神农文化中最重要的问题。有人说:至于神农氏·炎帝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不是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站在考古学的角度把神农氏·炎帝看作是一个原始部族的名称或考古阶段,应该是我们研究炎帝文化的基本界定(《宝鸡关桃园遗址早期农业问题的蠡测》《农业考古》2004年3期51页)。所以说,神农只是一个形象,一个化身;一个农业文化现象。神农在哪里?神农在华夏农业起源的大地上;神农在原始农业几千年的历史中;神农生活在中华原始农业的所有文化遗址中。神农的名子就是“开创农业之神”的缩写。

……

与中国这个时代相对映的世界各地其基本面貌是:

西亚、北非和欧洲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潮湿,夏季炎热干燥,有适于栽培的野生谷物和易于驯养的动物,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因而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养畜业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后进入前陶新石器或无陶新石器时期,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有的遗址还有猪骨。这个时期的典型遗址耶利哥遗址,已出现用土坯砌筑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围墙和濠沟,墙内有石砌的镃望塔。这在世界上同类建筑中是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发明烧陶,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这时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农业。房子一般为多间式、平顶,有的房内有牛头形塑像。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这里的一些遗址有了铜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尼罗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从早期开始即为有陶新石器阶段。

    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系统: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文化。在欧洲的希腊本土、克里特岛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等地存在过前陶新石器文化。从陶器出现以后,欧洲南部主要有印纹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则为线纹陶文化,这些地区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后出现了彩陶文化。而东欧较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则流行小窝篦纹陶文化等。

    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

    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有种植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起真正的农业经济。
    北亚和东北亚的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 ,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日本的农业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因受大陆的影响,才急速发展起来的。西伯利亚则一直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这个地区的陶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筒形罐特别流行,一般为灰褐色,饰刻划纹或压印纹。在日本,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又称绳纹时代。朝鲜和西伯利亚的陶器则多施篦纹。

    朝鲜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发展起旱地农业,种植粟和黍。蒙古东部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种黍,并饲养牛羊等家畜。

    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 ,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但若用旧大陆考古学的标准去衡量,那里也还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基本上处于新石器时代,即使已创立高度文明社会的玛雅王国,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属器。美洲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地区,那里最先培植玉米,还有豆类和南瓜,家畜仅有骆马一种。

    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以前基本上仍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不会制造陶器,所以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界线不大明显。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仍多打制石器,种植薯芋,同东南亚的情况有些类似。

第三节  原始农具斧、锛、凿

    按照现代农具的概念,斧、锛、凿本不应列入农具的范畴。但当原始农业处在刀耕火种阶段时,斧、锛、凿则应看作是土地开发农具。

    ⊙1-3-1、斧

    “斧”字出现很早,原始农业时代可能已有斧这个名称。……石斧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文物,在原始农业、特别是早期的文化遗址中,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工具。图1-3-1 是各地所见部分石斧的图像资料,其中①、②广西隆安大龙潭有肩石斧,③……①⑤河北武安磁山石斧,⑥[新增图]北阴阳营穿孔石斧(长14.1厘米,宽12.3厘米,厚1.2厘米,凝灰岩,器身扁薄,平面呈舌形,通体磨光,1956年江苏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①⑦[新增图]崧泽穿孔石斧(长15.9厘米,刃宽12.1厘米,1961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①⑧[新增图]青莲岗穿孔石斧(长13.8厘米,厚1.5厘米,宽8.2厘米,1951年江苏淮安青莲岗遗址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①⑨[新增图]龙山文化 带槽石斧,长30厘米,刃宽12.6厘米,湖南益阳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图1-3-1①⑧  青莲岗穿孔石斧

  ……石斧的使用与装柄方法有直接关系。早期多采用捆绑法。青海柳湾原始墓地,曾发掘到一件装有木柄的石斧,如图1-3-3 ,是石斧捆绑法装柄的珍贵实物例证(尚民杰《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7年1期)。捆绑式石斧的实证还可见于河南汝州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缸上的那幅“鹤鱼石斧图”(图 1-3-4图中斧头与斧柄垂直相交,交接处还可看出几根代表绳迹的交叉线条。另外在山东莒县陵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灰陶缸上,也发现一个带柄石斧的图像(图 1-3-5)但结合方式看不清楚。后来发明了榫卯法(肖梦龙《试论石斧石锛的安装与使用》、《农业考古》1982年2期),实物发现于江苏溧阳沙河洋渚的良诸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带柄石斧(图1-3-6及图137,还有江苏吴县澄湖水井底发现的一件装柄石斧,斧头长18厘米,木柄长77厘米1974年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殷志强《中国古代石斧初论》、《农业考古》1986年1期)(图1-3-8 )溧阳的两件中一件石斧体方柱形,平顶,除刃外斧体未经磨光,两面刃,出土时石斧装在木柄上,柄为圆形,近斧端粗大,手握端较细,柄长29厘米,粗径5.5厘米,石斧长11厘米,宽2.8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