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是怎么生成的

 bdcxrh 2014-06-20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土壤的发生起始于母岩的风化过程,坚硬的裸露母岩在日积月累的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接下来,这些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原始的土壤,然后再经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熟化最终产生肥力,形成成熟土壤,这个过程称之为成土过程。成土过程必须在生物因素参与下才能发生,因此,它只能发生在地球上出现生命特别是绿色植物之后,而且成土过程一经发生,便一定与风化过程同时进行,两个过程是无法分离的。所以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看作是以母质为基础,与各个自然要素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母质好比是土壤的“母亲”,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它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如土壤养分状况有很大影响。例如,湖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通常比第四纪红壤和砖红壤发育的红壤更加肥沃。

  气候就像雕刻师,不同的气候特征赋予不同地区特异的降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从而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合成和转化速率也有所不同。例如,湿润地区的土壤风化程度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干旱地区。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动物粪便和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而且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残体、土壤有机物,释放各种养分,合成土壤腐殖质,固定大气中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参与养分形态转化。

  地形在成土过程中虽然不提供任何新的物质,但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

  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