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棂下 的栀子花 清晨,推开窗户,迎来一缕金色的阳光,还有一份淡淡的清香。 我好高兴,香从哪儿来?啊!是我窗棂边的栀子花开了,可是,我差点忽略了。 也许是气候变暖了,仲夏盛开的栀子,暮春就开放了!我的窗下就是一个花园,花园中种有一圈又一圈的栀子花树。 那是怎样的热情而圣洁的栀子花呀!绽放的,待放的,还在打着花骨朵儿的……那热烈,那执著,那圣洁,全然彰显在花事上,花期是异彩纷呈的,有的整棵翠树上大簇大簇地绽放,花满枝桠,洋洋洒洒,像这样早放的多是单层花,只有六个花瓣。绽放的花儿,素洁的花瓣,朵朵明亮,葳葳蕤蕤,散发着浓郁芳香;有的才开了一两朵,羞涩地低着头或娇妖地迎风而笑,而多悄悄地绽裂出些许白缝,仿佛多情的女子在悄悄表白她纯洁的心迹似的;有的还在孕育,缀满的绿色的花骨朵儿,似乎在说:“我将要尽情地绽放!” 栀子花就是这样,遵循着绽放的约定——尽情地去张扬自身拥有的美丽! 这自然让我联想起故乡的栀子花来。
我的老家在南国的山野中,每当仲夏的时候,满山遍野的栀子花开了。孩提时,采一朵,别在胸前,只恨自己是男身,不能像女娃那样,头顶揪上两个小辫儿,再将花儿插个满头。再大一点,上小学了,对栀子花的更喜爱了,有时趁坐前排女同学不注意,帮她辫子上插一朵栀子花儿,惹得同学们哇哇直叫和女同学的非议、嗔怪。后来注意到城里的情侣结伴来山野采栀子花。我原以为仅仅是好玩,或采作食用。后来听母亲的解释,栀子花又叫“同心花”,才知道栀子花是寄情物。后来读到王建诗,诗几乎白描,其中做入“栀子花”,写意委婉,意象和意境很美。诗有四句:“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雨过山村》)诗中写道,那时农事忙,连喜欢采撷栀子花的少女少妇,也顾不上了,似婉无关“做爱”之意。后来还读到更多的写栀子花的诗,如南朝梁·萧纲。《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文帝咏物细腻,辞藻华丽,清丽可喜。 唐·杜甫《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杜甫托物言志, 以栀子拟人,凸显高洁。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刘禹锡代花语: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看似不经意的绽放,实则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那不仅是同心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本性,即永恒的爱与约定。所以明 ·李东阳《栀子花》中更是视栀子花为知己:“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人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我还看过一篇散文《女儿·爱情·栀子花》,其中写到一个城市的官宦女孩,不嫌贫穷,不顾亲情阻挠,和乡下小伙子恋爱、结婚、艰苦创业,永结同心的感人故事,那都证实了母亲说的话很灵验。栀子花不仅是同心花,还是禅客,托物言志,人品的象征。 我记得好像是汪国真还是席慕蓉有一首《盼望》,是,确定是席慕蓉的诗,其中有很美诗句: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麽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 那短短的一瞬 是啊!人是未来佛,有过多少美好的盼望,四季如春,心暖花香;盼望志得意满,前程似锦;盼望儿女情长,天长地久……而真实的一度春光,一时遂心,一瞬相聚,却疏忽了,没有珍惜,酿成一坛天真与坚持的回忆的酒,也许,人生中太忙了,把不少美事都耽搁了。耽搁了多少嗅一下窗棂下栀子花的芬芳的瞬间?耽搁了多少与朋友与情人美好的爱的约定?耽搁了多少原本属于自己而匆匆逝去的生命中欢乐?
也许是栀子花的提醒: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 去年花谢离家去,今年花开动客心。 蛰居省城,不近山野,我也感受到与栀子花有了一种永恒的爱与约定。 于是轻轻碰了碰栀子花的花瓣,花茎,花叶,花枝,花蕾,花瓣,及时而尽兴地享受着栀子花的芳香。 2005.6.22于南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