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差生”辅导的几点看法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其中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多少会有点令人头疼,苦于无计可施。有责任心的老师会给那些“差生”开些小灶,给予必要的辅导,把那些课堂上的要点再给他们讲一下。然而有时这种好心并非等于好报。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些学生我给他们辅导得倒是不少,可他们总是象蜗牛走路——慢吞吞!”“老师给我辅导功课,我听了,记了,可怎么不见效呢?”“刚辅导不久,好像有进步,可不久又回到老路上去了”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进展缓慢或时好时坏,是跟老师怎样辅导和学生怎样学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就“差生”辅导,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摸准心理 “差生”的心理往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怯懦。遇事好退缩,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诚惶诚恐;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失败;怯于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病”之一的“精神恐惧症”,即指这种性格缺陷:不及格分数困扰学生,使其心灵受到刺激,一看到评分就恐惧;害怕教师责备的目光。 二是自卑。由于生理、心理及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自卑感强的学生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三是抑郁。抑郁表现为少言寡语,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精神萎靡,表情冷漠。 四是急躁。这种性格的人,对某件事情,一阵兴头上来,马上动手去干,既无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才开了个头,就急于见成效,往往造成“虎头蛇尾”和“欲速则不达”等不良结果。 摸准了“差生”的心理之后,教师要尽可能地疏导学生,激励他们的气势,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明白“勤能补拙”和“扬长补短”的道理,指导学生学会达观,加强交往,遇事冷静,培养行为习惯,讲究具体方法。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情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是多么重要。 然而对于那些“差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看到书本就会头胀,尤其是对自己薄弱的科目更是如此。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哪些途径呢? 1、利用学科特点 每一门学科有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比如《科学》学科可以从趣味实验开始。让他们看到有趣的现象是自己亲手产生,就会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进行诱导式的教学,即先让他们尝些甜头,引他们“上钩”,在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学习,那是最佳的境地。 2、合理安排内容 对于“差生”而言,他们对正常的教学内容已是消化不了,那么在给他们进行辅导时就必须简化教学内容,注意由浅入深,而且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与实用性。不妨选一些实用性强、难易度底的材料,这样学生会比较轻松自然地接受,而且容易让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感。 3、制定合适目标 心理学中,动机作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其强度往往取决于对成功结果的期望。“差生”一方面有种种心理方面的缺陷,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对成功仍有最基本的渴求。因此,在辅导活动中,帮助学生制定恰如其分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才容易发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目标分析,建立起各种分阶段目标,而且一开始要求放低些。这样学生初战易胜,一胜便能激励起再战的勇气。每学习一段时间都可要求学生通过自测来看看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哪怕是取得微不足道的成绩,也应给予充分肯定,予以强化。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便会越来越强,兴趣也会随之高涨和稳定。 三、正确评估 对于一般的学生,在给他们的学习进行评估时,要求老师掌握适当的尺度,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评估,以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与兴趣。那么对于那些体验了太多的失败的“差生”来说,更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特别的评估方式。 从总体上来讲,适当的成功和失败可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但对后续学习作用的大小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二者有很大的差别。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正因为这样,教师在设计提问、布置练习作业时,要切合这些“差生”的要求,要尽可能拉他们一下,要在他们的脚下垫一块砖,让他们多尝尝成功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对他们的回答、作业,虽说还有许多毛病不足,但从鼓励人的角度出发,应多挖掘些成功之处予以表扬。当然,之后也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让他们看清努力方向。 常用的评估方式有: 一是档案记录式。教师可以把每一个“差生”的学业进展轨迹记录下来。这档案中可以有诸如测试、提问次数、日记、态度评价等项目。过一段时间给学生反馈一下,让他们看到取得的进步,也看到不足的地方。 二是每次总结式。教师在每次辅导学生后,当面给他们总结评价本次活动的得失,在总结时应多用积极向上的言语,态度要热情诚恳,使学生始终处于“摘取下一个果子”的良性循环中。 四、找准方法 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科学的方法,学习是如此,辅导“差生”也是如此。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学起来有劲,教师辅导起来也舒心。反之,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是苦不堪言。所以我们不妨注意以下几条: 一要适时。在学生把有关内容复习一遍、找到疑难之处并处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加以辅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成倍提高效率。 二要适度。每次辅导的量不要太大,辅导的时间密度不要太紧,使他们学起来觉得较为轻松。 三要适应。要尽量适应“差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尽可能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辅导。 四要适宜。选择适宜于他们的辅导材料,由浅入深,讲练结合,易于评估。 当然,辅导“差生”的方法,还有许多,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正因为难,才有挑战性,才富于研究价值,一旦成功才有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