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古中原——开封全攻略(下)

 大龙2010 2014-06-22
看完上善门前的众多表演,刚好11点,正好是马球赛的开赛时间。一路小跑过来,观众席已经
人满为患,还好比赛尚未开始 。

骏马嘶鸣,红颜娇叱,细细黄沙之中,朱红小球灵动飞扬,跳跃翻滚,引得宫廷仕女在马上频频弯腰,探身挥击,如风中细柳摇曳生姿。像这样你争我夺,为求一分胜出,那还顾及淑女仪态。偏是劲装怒马,香汗淋漓,晕生双颊,另有一种飒爽英姿。

看完马球,一旁的斗鸡又开始了,人流纷纷涌入竞技馆。斗鸡之前,先要给鸡闻点东西,以增加鸡的兴奋性。然后将鸡抱上擂台,三只鸡各占一角,等待各位游客下注(10元一注,买中则陪20元,最多只能买20注)

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斗鸡之风春秋时期已经盛行,至北宋时已成为清明节的传统游乐项目。从北宋至近代,开封斗鸡都是中原斗鸡的领军品种,斗鸡活动也一直盛行于民间。

比赛开始,两鸡相搏,如两位武林高手对垒。叨、抓、闪、扑。 闪扑如电,抖翅生风,嘴腿并用,重爪烈翅,针锋相对。 斗鸡对胜利的执著尤胜于人,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至死不休。 虽为鸡,实则高傲如鹤,威猛似鹰……


看完斗鸡,11点20多,把游览图拿出来研究了一下,发现每天只有1场的梁山好汉劫囚车将会在11点45上演,表演地点在东京夜市街口,不远处的勾栏瓦舍在11点半还有场古代幻术表演。

路遇巡街的衙役。


做好决定,立刻从斗鸡场离开,穿过上善门,返回早上看民间绝技的勾栏瓦舍。

中国古代幻术---大变活人


古代幻术表演一结束,劫囚车的好戏便接踵而至。众位好汉个个是高富帅、白富美,劫个囚车如同玩个游戏。


故意上前寻事,阻挡囚车


事端一起,众好汉纷纷加入


妄想要调戏白富美的屌丝捕头


高富帅出场拯救白富美是狗血剧情的需要


屌丝捕头被侮辱,率领众屌丝逆袭,一场屌丝与白富美、高富帅之间的战斗开始


屌丝被纷纷干掉


高富帅也有死伤(貌似水浒里没有人死亡啊,难道是为了接下来的基情戏。。。)


一场感情戏就这样上演了,基情四射啊


故事的结局只有一个:高富帅拥着白富美离开,留下众屌丝羡艳的目光


因为众演员要休息吃饭,所以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园内是没有任何表演的,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到各处走走,看看园内的建筑。

登上善门上一览,远处的拂云阁、九龙桥、四方院、临水大殿历历在目

拂云阁,为明四暗三结构,三层红楼迤逦而上,四檐金瓦熠熠生光,耸立于连天碧波之间,一见之下顿起登临之意。拂云阁,其名“拂云”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容阁高入云端,轻拂白云;二是寓意吹拂去历史的烟云,还宝图一个真迹。


登上拂云阁,园内的景观尽收于眼,不由得想起宋人的两首词: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贺新郎》

四方院和蹴鞠场

临水大殿和水傀儡剧场

逛着逛着,又进入了下午场的表演时间 ,由于在《东京梦华录》中读到过水傀儡,所以下午的第一个项目便选择了观看水傀儡

水傀儡是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之“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有明确的记载,该书云: 驾先幸弛之临水殿锡燕群臣。殿前出水棚,排立仪卫。近殿水中,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

不过清明上河园内的水傀儡表演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精彩绝伦,看完水傀儡直接登上临水大殿观看14点55的编钟乐舞。

编钟乐舞

圣器朴拙,熔铸华夏之魂;雅韵雍容,细述古国沧桑。传承五千年的泱泱大音,飘逸如天籁,雄浑若远雷。屏息静听,思接千载,随乐音神游故国。

舞姬多情,锦衣玉貌,舒广袖翩翩似梦。观此乐舞,方悟“三月不知肉味”之叹!

同在临水大殿上的皇家皮影(15点10)紧接编钟乐舞上演。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看完皮影出临水大殿,见四方院前一阵热闹

原来是宋徽宗要到蹴鞠场一展身手

蹴踘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古人居家旅行必备娱乐物。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清明上河园的蹴鞠是可以免费参与的,只要你能将球射进龙门,将会获得宋徽宗御赐的”蹴鞠达人“称号圣旨一件。

看完蹴鞠,返回四方院,稍事休息,等待16点10分的科举考试,这个的奖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对于这个活动,我志在必得

时间一到,太监出来选人,我立刻举手,被选中,答了几道简单的历史题,便夺下状元,获得了《清明上河图》。


铁塔在开封的东北方向,它可以看成是开封的象征,开封人说起它,比说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还来劲。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构建而成,远远看去,就跟铁做的一般,便被称为“铁塔”。但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八角形,十三层,高达一百二十米,建在开宝寺福胜院内,故名“福胜塔”,塔上有千佛万菩萨,下奉阿育王佛舍利,由此看出佛教对它的深远影响。但不到一百年,这木质高塔因遭到雷电袭击而毁灭。北宋皇佑元年(一零四九年),才修成了现在人们看见的这座由琉璃瓦和砖块建造的“铁塔”。


公园里还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湖泊,水质也还好,微风习习,这七月的汴京,也带着一丝柔和与诗意。



有佛塔的地方必然得有寺院,灵感院是为供奉白玉佛像而建。正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白玉佛像”是1933年由旅居缅甸的华侨捐赠。佛像高约1米,由整块白玉精雕而成,秀丽端庄,晶莹洁亮,堪称佳品。

“接引殿”在铁塔的正前面,仿汉白玉砌成,系三门牌楼式仿宋建筑,宽70米,高12米,大门左右墙壁上,对称镶嵌着8块庄严、肃穆、圣洁青石神佛坐像,1986年为供奉北宋文物“接引佛”而建。该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前,石师雄踞,鼎香缭绕;殿周,24根大柱抱殿而矗;大殿台基,青石栏杆拦护,妙趣横生的96只小狮子环绕排开。

“接引殿”内精美的壁画



在逛过了“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极乐世界”牌坊,“静苑”,“接引殿”之后,便到了铁塔跟前。

佛教讲三世轮回,游人到了铁塔,一定别忘绕着它左右各绕三圈,这会让你心里所想的人得到佛祖的庇护。开封的老人们都说,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与洪水,甚至连1938年日寇用大炮轰击都能仍然屹立,肯定是佛祖保佑的结果。


想想也是,站立于中原大地,俯视着万载长河,自“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大宋历千年而护卫佛祖的传乘的铁塔,又岂是侵略者区区几颗炮弹所能毁去的?

转完铁塔,细观其表,铁塔外壁琉璃砖的花纹有五十多种,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花卉等,各式各样,不一而足。但是,远观近看,它都象是一座玲珑剔透的木塔,因为当年的设计者建造铁塔时,用了许多如同经过斧凿的木料一般的“结构砖”,有榫有眼,整座塔结合得异常紧密。要知道,砖型的规格化可是我国佛塔建设史中的一项大进步。

而在挑角、拔檐、转角等处采用各种艺术装饰砖,有嫔伽、麒麟、套兽、云龙猫头、重檐滴水等,共20多种,如每一个挑角处都是人头鸟身的嫔伽领头,后有独角脊兽,下面是蝉肚老角梁伸出套兽头,套兽口含风铃,勾列出非常美丽的曲线。可以说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艺术品。

看着铁塔的高绝瑰丽和精美,你觉得眼花缭乱,你想象着这里属于国都的当年,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中了这块土地,如何精雕细琢,百般殷切的将这铁塔一点点的砌好。。。真不知费了多少的心血和时间。

 

看完铁塔,行程并未结束,还要去到包公湖畔的开封府和延庆观。(铁塔公园前10路车可达延庆观)

全真教第一道观南临包公湖,西望包公祠。它的前身叫重阳观,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阳而建立的。相信看过金庸作品的人对王重阳这个名字必定不陌生。王重阳游历江湖,于金大宝九年(1169年)带丘处机等四名弟子到开封传教,并于次年于此仙逝。他的再传弟子王志谨为纪念他在这里传教,历三十年修建成了延庆观。



明清两代开封屡遭水患,延庆观的建筑大多淤埋严重,现存的玉皇阁是中原独有的古代建筑,该阁是蒙古包与楼阁的巧妙结合,一层是正方形,里面是蒙古包的样子,二层八角实心,三层则是八角楼阁,具有浓郁的元代建筑的特色。这样的建筑,国内其他地方是见不着的。

出了延庆观,沿开封府的城墙一直走到了正门,心里哼唱着“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唱段,引起几多遐想和神往。

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一百六十多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在此任职。开封府也因此深入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闻名的中国古代官衙。

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她一样著名,承载着人们多少年来的清官渴望,绵延万载,出无数包龙图,让神州处处开封府。

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她一样悠然,和一幅风华绝代的佳作相伴相行,跨越千年,找一位张择端,画清明盛世上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