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工作、家庭如何做到平衡

 shenxr 2014-06-23
有很多财经畅销书中都在谈有关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不过,我们在其中加入了跑步,把生活改成了家庭。虽然说法有些不同,但本质还是一码事。

一、跑步是个奢侈品

   乍一看,似乎在所有运动项目中跑步是最经济实惠的,穿一双鞋抬起腿就能跑。我们在推广跑步的时候都会说跑步简便易行。但是,当你融入跑步状态之后慢慢地发现,根本就不是经济实惠那么简单,跑步原来是个奢侈品。

   我所指的奢侈并不是说跑步需要花费多少钱买装备,而是指跑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年底了跑友在网上晒跑量,有人累计跑了四五千公里。更有甚者,一年跑八千公里云云。我们不否认每一公里跑量背后跑者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能拿得出这么多的时间去跑步本身就实在是一种奢侈。

   人世间不公平的事情数不甚数,惟独在时间上每个人还是公平的。无论老少丑美,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长,你把时间耗费在跑步上面,无疑其他上面就会受影响。

   加拿大跑友张小虎,两年前被我的忽悠开始跑马拉松。今年4月我们在波士顿相见了,我问她太太,你老公跑马拉松之后身体好了吧。没想到她太太说,身体是比以前好了,但跑得不着家了。小虎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学一个上幼儿园,都需要花费时间照顾,每天跑步不着家太太不抱怨才怪呢。

   还有一位朋友抱怨他的下属,说自打跑步之后,周末都不加班了。要知道这是一家处于创业期的公司,只有打拼才能赢,而打拼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

   人人天生就会跑,有人把跑步变成了工作,也有人把生活变成了跑步。但这绝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去跑步的,你必须要在跑步、家庭和工作三者中进行所得和所失的交易。

二、任何事情都有优先次序

   巴黎跑友文殊是我在2010年跑雅典马拉松时认识的朋友,后来我们在2012年还约跑过纽约马拉松,不巧,开赛前36小时纽约马拉松主办方宣布比赛取消。第二天,我和文殊以及波士顿跑友蓬蔓一起,戴着号码簿绕着纽约中央公园跑了个半程。文殊说,田老师如果要能把跑量上到每月400公里,连续跑上几个月,成绩进入4小时以内没问题。

   文殊的劝说很是让我动心,像我这样60岁的跑者,如果马拉松的成绩能够提升到4小时之内,实在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事情。

   我仔细计算了一下,维持每月400公里的跑量起码需要耗费60小时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月有一周我几乎是什么都不干,只是在跑步。思考之后,我觉得每月跑400公里的量目前做不到,不是毅力的问题,而是还有比跑步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耗费时间去处理。

   对我来说,比跑步重要的是家庭。即便是跑步,我也必须要把家庭和跑步兼顾起来做。像出国跑步这种耗费时间较长的活动,我都是带着太太和女儿一起去。这样一来,就不会由于我参加国外的马拉松而和家人分开了。同时,在赛前和赛后的时间里我都可以陪着女儿去做她喜欢的事情,一家人其乐融融。

   以往,周末有空我就会到奥森公园跑步,加上跑完之后的跑友聚会吃饭,在奥森公园跑一次步大约会耗费掉小半天的时间,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现在我跑步,尽可能选择在所住的小区里跑,虽然跑道的条件差了点,但是节约时间,有得就有失。不出差的话,我安排在太太和女儿没起床的时候跑,跑完回家洗个澡后她们刚起床,什么也不耽误。

   我非常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给我带来尊严,工作给我带来快乐,同时工作也给我带来体面的生活。此外,我不是富人,财务也没有独立到无需工作的地步。当然,我也不是那种为了糊口而工作。

   如果,我自己给跑步、工作和家庭排个优先次序的话,那就是: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跑步第三。

当跑步和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让步的一定是跑步,而不是工作。今天不跑步,以后还有机会跑步。但是,如果今天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以后很可能连吃饭都会有问题,哪里还顾得上跑步。

   需要强调的是,年龄段不同,价值观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跑步、工作和家庭的优先次序也就不同。我的这种优先次序仅仅代表我自己。

三、平衡是个很个性化的事情

   平衡就意味着选择和取舍,就意味着你要对最终的抉择承担责任。平衡看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其实很复杂。

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你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你属于哪一类人,哪一种方式更加适合你。

   我跑步五年,跑了35个马拉松。跑步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知名度的提升,别人的认同,交往圈子的扩大等等。很多人很羡慕我的生活方式,让我给他们提供个解决方案。我要说的是,只有你自己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先次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愿意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和取舍;只有你自己才能够弄清楚选择之后所要承担的后果;只有你自己才能够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家庭、工作和跑步,并且持之以恒地执行自己的选择。

   我在职场上已经打拼了40多年,有两个女儿,曾经在国内的五个城市生活过。虽然换谈不上绚丽,但也经历过不少人生的起起伏伏。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点有关跑步、家庭和工作平衡的经验之谈。

   1、  不管如何选择和取舍,都要尽可能地投入

   不管做什么都要专注地去做,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做。并且还要常常提醒自己你是谁,你在哪里。

跑步的时候,一门心思去跑步,努力跑出个好成绩来和家人以及同事分享;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要积极主动地陪好家人,让家人开心快乐;工作的时候就要全情投入,克服困难做出令上司和同事刮目相看的业绩来。

   2、  选择和取舍之后,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除了20%的那些优秀的人之外,对于很多人而言执行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敢于拒绝和你的选择不太相关的事情。

   美女拉的屎也是臭的。在你收获好的东西的时候,坏的东西可能也会伴随左右。即便是个天才,他所做出的抉择也会是这样。所以,对于你的抉择要敢于担当,遇到困难绝对不能退缩,一定要坚持下去。

   3、  一定要考虑在平衡中你自己得到了什么

   如果你做了一个很好的跑步、家庭和工作三者的平衡计划,但是你自己从这种平衡中得不到丝毫的乐趣,你就会没有坚持执行下去的动力。所以说,平衡是个“多赢”的结果,而不是自我要做出牺牲和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