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写怀孕坐飞机和拍X光片,当时猜测准妈妈可能更怕这些厉害玩意儿;至于手机电脑可以正常使用,该尽人皆知吧。谁知收到评论,不少却问防辐射服。天越来越热,我穿上吊带裙,可不少孕妇仍套着防辐射服艰难迈步,撞衫率也极高(据说这衣服还不能洗)…… 辐射排排坐天地之间充满各种辐射,很多自古就有,比如阳光、宇宙射线、花岗岩、香蕉(里面的钾);也有的是人类社会产物,如手机、广播电台、电脑屏幕、遥控器。但这些辐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而已,依据频率高低,可以把这些“辐射”在电磁波谱上排列,往左频率低,波长长,能量小,到图中最右边频率甚至达到10的22次方。在整段谱线上,小太阳所示的可见光我们最熟悉,它左边是红外线,右边是紫外线。
紫外线是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从此往右,能量大到能让原子电离,所以形象地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能破坏生物大分子的化学键。正因为这个原因,科学家和公众一直关注X射线或核辐射对胎儿的致畸效应——想象一下,能量较高的射线穿透人体皮肤和脂肪的厚厚阻挡,抵达小胚胎,如果恰好照到重要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并造成损坏,就有可能改变DNA的正常编码,这个细胞再分裂就都会是不正常的细胞。但注意,电离辐射是有作用阈值的,并不是从无限小的剂量就开始累积,另外,要谈是不是危险,也要看频率,因为能量和频率正相关。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大量X射线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而电磁波谱上左边一大段的非电离辐射,最显著的只是热效应。晒紫外光是一种时髦的晒黑皮肤的办法,多少伴有晒伤;但如果是非电离辐射这边的红外光,再强也就热死而已。看看日常能遇到什么辐射吧。 电脑(非电离辐射)前两天同事发来一个新产品“防辐射面罩”,附送真人试戴图……好在面罩定位在面部保养,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也免得得罪人了。
关于屏幕辐射对孕期影响的研究至少开展20年了,主要因为屏幕背后是阴极射线管,可以产生低频电磁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使在西方国家电脑也算新事物,胎儿和儿童是最弱小的人类,率先被研究。1991年,有一篇题目隐晦的文章《视频终端和流产风险》发在医学权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说它隐晦,因为竟然令人发指地把重要结论藏在正文之中,给人留下误读空间……这项研究调查了使用屏幕的接线员和不使用屏幕的接线员,其中已婚女性中730个共怀孕882次。有屏幕接线员的腹部会接受额外的15000Hz(请对照上面图看看在什么位置)“辐射”。结果把所有流产记录下来一看,不管用不用屏幕,每个月的流产发生率基本上都没变。而且屏幕用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也没区别,哪怕是多胞胎,也并没有更敏感。尽管关于屏幕的所有统计都是“没关系”,他们的统计也确实印证了之前尽人皆知的结论:喝酒多(每月8杯)、抽烟多(每天20根以上),以及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流产率明显增高。
2年后,意大利科研人员足不出户,综合9篇综述进行统一分析,相当于统计了9000例流产、1500例新生儿体重偏轻和2000例畸形,还有50000个做对照。结果不管哪一类都和屏幕没关系。之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因为结论都是“没联系”,也就基本无从由生理角度探讨,没新意,不再赘述。 电脑除了屏幕还有wifi和蓝牙,它们也是电磁波,但通常不贴身使用,还不如看看手机研究呢。 手机(非电离辐射)我大学才有手机,如今幼儿园小朋友都备手机了,发达国家普及更早。对孕妇来说,手机有很多好处,首先让工作更方便,可以在家工作,更别说能在手机上安装各种有利健康的app(比如备孕软件“研究生”)。但正因为人们离不开手机,它的安全性也很受关注。 手机电磁波约在10的9次方赫兹的量级,能量很弱,和电脑一样是非电离辐射。在细胞学层面,人们至今没有发现非电离辐射能以任何形式伤害细胞和DNA,但有研究表明,打电话时靠手机那侧大脑的活动在打电话过程中会改变。因此顾虑纷纷提出。可惜(可喜)的是,大规模研究不管在美国还是全世界范围都做了不少,到目前还没发现手机和任何种类的癌症有关,脑瘤也并不多发于接听手机的那边,甚至人们统计了欧美一些国家儿童使用手机的后果——他们的头骨和大脑理应更为脆弱——也没发现联系。所以人们观察到最近几十年脑瘤发病率升高,八成只是因为医学诊断水平更高了,能把之前没发现的疾病找出来,可喜可贺。 回到孕期话题,研究手机使用和流产、早产、胎儿疾病、男女比例的研究挺多,有人还研究了父亲用手机对胎儿的影响,唯一的统一结论是,这些研究都孤零零的,没有得到验证或广泛承认。前两年一些研究博取了相当的眼球,文章告诫准妈妈:如果孕期和哺乳期经常用手机,宝宝可能产生行为学方面的问题,比如儿童期多动症和情绪问题。先不说后人重复了类似实验,没有做出相关性,更重要的是儿童期多动症可能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妈妈爸爸如果都是手机控,可能留给宝宝的关注就少,而众所周知父母的关注和孩子的行为就是有直接联系的。【我的衍生研究:准爸爸沉迷手机,会对准妈妈的关注减少,引发准妈妈的行为问题——所以,别玩手机了!】
动物研究更不值得用来过早吓唬自己,那些科学家把手机绑在小鼠笼子上,距离它们只有几厘米远,如果换成人来想一想,相当于把两个冰箱那么大的手机天天绑在身边,整个孕期无处藏身,这种实验的结果没法直接采纳在人身上。 2003年一项大鼠研究却很有意思,首先值得夸赞的是,研究者没有直接把结果和人类相比,而只是用一个实验物种,来验证手机对生物的作用基本上只是通过热效应。他们让一些大鼠暴露在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制订的手机辐射上限中(和中国的应该差不离),另一些大鼠泡在38°水池里,对照鼠比较幸运,只被泡在34°水里(科学家说泡在这个水里比较“自然条件”……鼠权何在!)。科学家测量了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胎盘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发现手机微波和38°水产生了相同的影响。孕鼠对热的耐受,未必能和人类相比,但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如果咱真的需要格外小心,那么请别用手机给肚子加热(谁的裤兜在肚子上?)。
但我还是建议孕期少用手机,因为无数先例证明手机的危险,比如边走路边看手机!开车打电话!别以为用耳机就强到哪儿去,打电话本身就非常影响注意力。所以,集中精力走路开车,比担心莫须有的手机辐射,效果更立竿见影。 微波炉(非电离辐射)微波炉对孕妇也很好,尤其是如果你嫁了一个讨厌的出差老公! 言归正传,家用电器中能产生最大电磁波的就是微波炉,频率比手机高一些,也就是说能量大,这一点很好理解,“手机爆米花”早就被打入谣言界了。但质量合格的微波炉,如果门没关好,是会自动停止工作的,质检部门也严格控制了通过微波炉门缝泄露的微波剂量,大约能保证当你距离微波炉5厘米远的地方,辐射只是手机辐射的几百甚至上千分之一。所以如果真要说建议,那就是用质量可信的微波炉,热饭的时候别把肚子贴在门上接受普照。
孕早期和人吃饭,对方大惊失色,电火锅你也敢?实际上做饭的炉子功率也就几十千赫兹,功率几千瓦。 安检仪(非电离辐射,行李:电离辐射)机场安检门用的不是X射线,是非常低频的电磁波,因为机场人员不希望给你做透视,只想看身体表面上有没有武器,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包括孕妇)是安全的;检查行李用的确实是X光,因为需要较强的能量穿透表面,看到里面去,但这个安检仪在两边铅帘没有受损的情况下能漏出来的辐射也很小。专业人士做过计算,哪怕铅帘受损,一年600次经过安检仪,所受辐射也远在安全剂量之下。不过,哪怕不图充分发挥铅帘的保护作用,为了形象,也别扒帘子从里面掏书包吧。 防辐射服我从没穿过标志性的孕妇装,更别说防辐射服,快30周了还经常混在人群里不被发现,所以从这点来看,防辐射服作为让座神器还是功勋卓著。但它对于我们想防的东西却真心没有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本想买一件解剖看,价钱就让我望而却步了。用Google(哦不!被墙,只好用google镜像)搜了一下,看到防辐射服称用金属纤维编制而成,帮它分析一下,就是利用了电磁屏蔽的原理。同时还说,“对10-3000MHz有屏蔽效果”,对照电磁波谱,毫无疑问是非电离辐射。 那好。像X射线、地铁行李安检仪,肯定防不了了。前面说过这些都是电离辐射,穿透性强。以前在实验室做同位素实验,为了防同位素辐射穿的是铅衣,和拍X光片时用铅板遮挡腹部是一样的原理。所以如果希望借防辐射服防地铁安检辐射,死心吧。 再看非电离辐射,前面说了几千字,重点就一个,目前没有研究能证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危害人体,大多数辐射甚至远远达不到能产生任何作用的阈值,也就是说穿防辐射服没必要——这是前提。再看防辐射服,就是小坎肩,上下开气儿,领口袖口又几个大洞。手机和wifi等用的是低频的电磁波,这些技术利用的恰好是这些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的绕射能力,就好像你在房前树后都能轻易接到信号一样,你在防辐射服里不是也能通过大洞接到信号吗? (哦对了,防辐射服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哦。) Ref辐射剂量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