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山传说:典故和民间故事(毛女仙姑与秦宫役夫)

 草庐经略 2014-06-26




                                                                          毛女洞

 
                                                    毛女仙姑与秦宫役夫
 
    毛女仙姑名叫玉姜,是秦始皇吞并六国时从楚国虏来的少女。由于她生和明眸皓齿,端庄秀丽,且又颇通音律,擅长抚琴,秦始皇就把她留在阿房宫。从此,14岁的玉姜就过起日日笑面舞长袖,夜夜抚琴在君侧的苦闷生活。她思念家乡,向往自由。面对宫娥嫔妃的明争暗斗、文臣武将的阳奉阴违、君王的残暴、奸佞的歹毒,她恨不能变成一只鸟儿展翅飞出秦宫。 秦始皇称帝以后,刚愎自用,专断政事,迷恋神仙之道,乐于刑杀为威。他专横骄奢,筑长城、造行宫、焚诗书、修陵墓,而且,还要挑选500对童男童女和一批太监宫娥为自己殉葬。这个消息一传出,阿房宫里人人惶恐不安,无风自惊,终无宁日。 秦宫中有个役夫叫张夫,自从始皇称帝,他就几经劫难,死里逃生,历尽了人世坎坷。少年时,秦始皇受方士徐福所惑,片选童男童女到东海云寻不死之药张夫也在征选之列。他趁人不备,逃离虎口,漂流他乡,改姓易名,攻读诗书,欲求功成名就,报答双亲。怎知,满腹经纶之时,却赶上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于是只好再次逃离,隐姓埋名,改学泥水匠,手艺还没学成,又被征去修长城,目睹筑城的劳工们,挑沙担石昼夜劳累,伤筋断骨,无医无药的凄惨景象,他想方设法,费尽周折,再次逃出了一条活命。然而刚逃出不久,又被征去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由于他收灵手巧,在修造陵墓的工程中,他史负责设计图样,上下联络,后来又通过琴声与玉姜相识。他情这个身不由已的弱女子,常常悲叹他们虽然经历不同,但却一样凄苦的命运。 当听到秦始皇要选择宫娥彩女陪葬,并且要在陵墓造成时,封闭坑道,让工匠们也作为陪葬的消息后,张夫想,我已两鬓如霜,老至将死,而玉姜却是个正当青春的美貌女子,怎么忍心她也白白地丢掉一条性命,于是他乘着进宫禀报造陵情况的机会,借夜色掩护,将玉姜和另外六位为始皇帝歌舞刚罢的宫女一起带出宫来。 逃出宫后,张夫一行八人像出笼的鸟儿,急急向前赶去。为了逃避追赶,他们在一个三岔路口抛弃了车马,各自逃散。走到渭南时,其他六名宫女再也无力前行,就躲进了南塬侧的一个破窑洞,从此相依为命,直到葬身此地,于是人们把那儿的一股泉水称为六姑泉。 玉姜感谢张夫的救命之恩,张夫更喜欢玉姜如泣如诉的琴声,于是老少结伴,昼隐夜奔。腹中饥饿,就用琴声换半盏汤饭。精疲力竭时就逃进蒿草丛中,歇个一时三刻。就这样走走停停、躲躲闪闪,一直行了半个月,才逃进华山。 冬去春又来,山中不知年。玉姜和张夫自从进山栖进石洞,饥了有松籽柏实,山菜野果。渴以,有山泉潺潺、终年不息。他们白昼间穿林越涧采集糊口之物。夜来时,一张瑶琴,同奏世外清音。渐渐地遍身生绿毛,颜面如涂漆,而且体轻如飞,行似猿猱。猎人与樵夫常常遇见,不知何物,齐声呼仙人。直到唐朝年间。还有两个采药的人说他们在芙蓉峰下遇见两位大仙,两位大仙还喝了他们的酒,与他们和诗酬唱,又给这个故事平添了几多神秘色彩。不知宁隐士陈抟老祖是否见过毛女,然而他那《咏毛女》的诗却写得超脱传神。诗这样写道:“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着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毛女和张夫当然今天的人是不能够再见到了,然而他们当年栖身的石洞却依然如旧。不过还有人传说,登华山的游人在夜间能听到毛女洞中悠悠的琴声呢。
 
 
 毛女的传说——
        “毛女名玉姜,字正美,秦始皇宫人。秦将亡,负琴入华山。”也有的记载说:秦始皇在临潼骊山为自己修墓,把玉姜从宫中挑出来作殉葬品,她与几个侍女一起逃到渭南,躲在河谷里的“六姑泉”,后来又逃到华山。因遇华山道士谷春,教她食松叶,饮泉水,体生绿毛,行走如飞,故而称玉姜为毛女。
       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玉姜,字正美。也有的记载说:“秦始皇在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道士陈抟到华山居住后,也作《咏毛女》一诗,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又有传说讲,在唐太宗初年,陶太白来华山采药,说他不仅亲眼见过毛女,而且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西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西岳庙熏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朝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出多从音”。
 
 华山故事 <wbr> <wbr>毛女洞的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