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good&May每月都会举办拍卖会,现场拍卖参加的人不多。 在一家叫Toogood&May的乡间小拍卖行,马先生看上了一个清末的铜镜,起价20镑,被以25镑的价格被一位英国人拍到。拍卖行就在一间仓库改装的房子里。 拍卖会的拍品真假不一,质地也良莠不齐,买家要自行辨别。一位英国老先生以几十镑的价格拍到一件清末的大盘子,虽然做工粗糙并且碎成了两半,但是老先生显然很是满意。 一个周六的上午,马先生走进了位于伦敦Oxford Circus附近的一家小拍卖行,这里正进行着一场亚洲艺术品拍卖,其中80%都是中国的艺术品。在前几天的预展中,他看中了一个清代十八世纪的白釉如意雕颈瓶。“上周在邦瀚斯有一个类似的瓶子,线条和花纹比这个差,卖了四万镑。”他侧头看了看摆在不远处的拍品,光滑的胎釉在阳光下散发出淡淡的乳色光辉,在周围堆积的中国古画中格外显眼,它是今天的108号。 108号展品开始拍卖了,从底价800镑开始叫拍,有人在电话上和马先生竞价,几秒之内,价格就升到了1600镑。马先生志在必得,举牌叫价1800镑,没再有人竞价,拍卖师落锤。 英国约有大大小小187个拍卖行,每年举办的各种拍卖会上千场。既有像佳士得(Christie’s)、苏富比(Sotheby’s)、邦瀚斯(Bonhams)、菲利普斯(Philips)这样的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举行的大型拍卖会,也有很多在乡间举办的小拍卖会,拍品从几镑的小玩意到数千万的古董都有。 出生于古董世家的马先生,在英国玩古董收藏已经十余年了,经手古董无数。对他这样的古董行家来说,英国到处都是宝贝,玩的就是一个心跳,下手一定要快准狠,才能淘到真金。 疯狂涌入的中国买家 在这场拍卖会之前,马先生预测他的白釉如意雕颈瓶会“打”得非常激烈,他已经做好了要花上比底价数倍才能拿下的心理准备。哪知到现场一看,大吃一惊,现场竞拍的只有寥寥不到十个人,举牌竞拍的更少,数轮过后已经没有人和他竞价。 这可能与几天前几大拍卖行刚刚结束的春拍有关。伦敦一年有两次大型拍卖会,集中在5月的叫“春拍”,集中在11月的叫“秋拍”。每次春秋拍,各大拍卖行都会拿出大半年内最有价值也是最精致的拍品出来拍卖。每到这时,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买家从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飞来伦敦,在连续几天的拍卖会中集中竞拍。拍卖会结束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国内,而拍下的艺术品则会在付款之后被陆陆续续运回中国。这些专门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人,好听点可以叫“古董经纪人”,难听一点的叫“倒爷”。 十几年前,在伦敦上班的马先生就已“入行”,他是一名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一时间和精力就从欧洲的拍卖行拍下来一些中国古玩。“我那时工资挺高的,我想我留这么多钱干嘛,就到苏富比、佳士得买古董。”有一段时间,马先生专门负责公司的中欧贸易,每几个月都要往来中欧之间一次。他的皮箱里装的都是他从欧洲各地淘来的古董,他把这些东西一半当礼物送人,一半当商品卖出去。 “青花瓷、祭红瓷……我买的那些东西都不贵,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没把它们多留几年,基本上直接带回中国就处理掉了。” 让马先生没料到的是,若干年以后,这些东西都涨了十来倍。“我当年花了4000多镑买的一幅氆氇画(藏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所做的画),拿到上海卖掉,只赚了一千多镑。五年以后,氆氇画全部涨到200万人民币以上。光是这幅画,我就损失了十几万英镑。”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马先生看到了艺术品市场的魅力,2010年,他决定辞职下海专门从事艺术品投资。 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十几年前,我开始玩收藏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中国人。你现在到任何一个拍卖会上去看,基本上都是中国人。”除了大量涌入市场的中国艺术品之外,还有更多的是蜂拥而至的中国艺术品买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差钱。“一些标价几千镑的艺术品在经过中国买家的竞价之后可能涨到几万镑、几十万镑,甚至一两百万镑,而这些艺术品回到国内之后,会以更高的价格售出,有些出售给个人收藏家,有些出售给机构投资者,有些则由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在伦敦的拍卖市场上屡屡刷新成交纪录早已不是新闻。“我在拍卖会上,经常看见中国人自己和中国人‘打’起来,有时就像争口气似的,把拍品的价格抬得很高。有时明明知道这个东西不怎样,也不在乎。”马先生说他一般不会去和别人抢这些,“大家经常见面的,互相抢起来没什么好处。像今天拍这个瓶子,如果我有人和我抢,也得看我的情绪,有时情绪好我也会跟着拍,有时候情绪不好就不出价。有时就像玩一样,几秒钟的功夫就得做决定。” 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四大拍卖行拍出的展品一般都会经过专家的严格鉴定,如同有信誉保证一样身价倍增。但是对于马先生这样的行业买家来说,买进的价格压得越低就越有利润空间,所以他搜寻艺术品的来源往往不是在这些大拍卖行,而是瞄准了更下层的中小拍卖行。 “最近我收的几件东西都是在乡下淘的。像一块翡翠小件,100多镑买下, 1000多镑出手了。另外有一个永宣青花瓷,100镑买的,还在估价,应该也不会低。”英国有几百万的中国艺术品,有些是被当年的侵略者掠夺而来,有的是作为出口工艺品被英国人保存起来。现在很多当年收藏物品的主人去世或者家道中落了,这些不知名的艺术品就被当成旧货一样放到了拍卖行甚至二手市场里,而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真品甚至是精品。马先生的工作就是在一堆看似不起眼的“废铜烂铁”中,寻找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我相信拍品和人之间是有缘分的,我从来不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竞价,一定要亲眼见见,亲手把玩,才能辨别物品的真假,再决定要不要买,出多少价。” 马先生会固定到一些拍卖网站上寻找感兴趣的拍品,仔细对照介绍和照片,一旦觉得有升值空间之后,他就会开着他那辆红色宝马到英国各地,甚至“打飞的”到法国、爱尔兰看看实物。运气好的时候,能淘到一两件宝贝,运气不好的时候,两手空空也不在少数。有一次他晚上睡不着觉,连夜开车到一个小镇参加拍卖,现场看到几幅中国山水画,有清代的,也有民国的,叫价几百镑,他觉得自己心安理得应该拿下了,结果同样有好几个人都盯上了这几幅画。一幅清代山水画“打”到2万3千镑,“打”到最后“连拍卖师手都抖了”。马先生想,另一幅总要归他吧,谁知民国的也打到1.2万镑,最后还是给人家拿去了。 对很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也不是每一件艺术品都能赚钱,即使像马先生这样的“老手”来说,也有看不准的时候。两天前,他就花了2000镑买了一个全新的东西,还好后来1800镑卖出去了,“总算没砸在自己手上。” 拍卖古董不仅要有一个好眼力,还要敢下手。 “我还有一个瓷器,几百镑买的,最近有几个拍卖行看中了,要是运气好的话,能卖到几万英镑。这么一想我就买个大的了。” 他最近入手了一个的犀牛角,按他的心理预期,这个犀牛角放一放能卖到好价钱。 同样,古董买卖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四五个月前,马先生在乡下“很垃圾”的一个拍卖行看中了一对掐丝珐琅的羊,他当时就断定这是乾隆时期的。“虽然羊的底座没有了,估价是200镑一对。我想我大概500镑就能拿下来。结果打到一两千镑,被别人拿走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马先生虽然当时觉得挺后悔,但也没在意。结果上周苏富比举办了一个大拍卖会,这对掐丝珐琅的羊再次出现在他眼前,而底价已经涨到到一万镑起拍。在古董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高回报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买得好也许一下就能赚个几千、几万镑,但是买不好,就跟捡回来个垃圾一样,“谁愿意要个垃圾呢?”马先生告诉我,在英国的拍卖品市场上,90%的古董是假的,但是在中国的拍卖品市场上,假货更多,只有1%是真的。对新手来说,最难的是如何辨别真假。 新手上路首先要跟着有经验的老手学,其次就是悟性。“看书是没有用的,反而误导。中国人用文字对图片的描述往往与实物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书里说这件东西白得像羊脂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色差,审美观也千差万别,你怎么能说这就是‘白得像羊脂’呢?”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研究古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博物馆的器件为参照标准,而马先生认为,博物馆所展示的中国古董文物是玩家的最佳参照物。除了花大量时间跑拍卖会,马先生泡在各国的博物馆里研究中国文物的时间是最多的。 “玉器、瓷器、书画、竹雕、木雕、各种杂项,我什么都看,看它的纹饰、它的风格特点和所处年代,有时一呆就是大半天。”每次看完之后,他都会自己总结一些心得体会,对相应器物的欣赏水平也会提升一个档次。在淘宝的时候,再按相应的标准来考察相似的器物,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会和实际情况太偏离太远。 古董流动起来才有价值 如果说古董交易是一个产业链,那么马先生显然是居于产业链的中游。他从伦敦的小拍卖行或乡下的小拍卖行以较低价格把古董买回来,再放到伦敦的大拍卖行去卖,而买他古董的就是这些从国内来的“倒爷”。 无论是买还是卖,马先生都只和拍卖行打交道。“在大拍卖行进行交易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买卖的物品更有保障。对于一件年代不明的珍宝,大拍卖行往往会调集全英国甚至全世界的文物专家来进行相应的研究,直至研究出这个物品的年代和估算出相应的价格,才会放到市场上交易。万一在大拍卖行买到的物品和所描述年代不相符,买家可以拒绝付款甚至退货。而一些小拍卖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不标明年代,减少承担相应责任。” 但和人打交道往往不可能这么单纯,“和人做生意很容易说假话,因为你要把东西卖出去只能夸自己的东西好。和拍卖行打交道就没这个问题,你自己看这个东西,看走眼是你的事情,拍卖拍的价高也是你的事情。我们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做事,这样多舒服,多快乐。” 虽然土豪似的“倒爷”往往会把市场搅得腥风血雨,但是艺术品的流通还得依靠这些人。“古董要值钱得不停地流动。因为古董每流动一次就会涨一次价,如果一件古董被买回去就被收藏起来了,那么它的价值可能就固定了,等它下一次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它的价值才会再涨起来。” 一个国家的艺术品价格往往与本国经济挂钩。马先生一直坚信,中国的经济强健是保持中国艺术品保值增值的关键。下滑的经济对艺术品的投资影响到底有多大?看看日本就知道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是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期,日本买家购买艺术品的积极性也跟着水涨船高,大肆收购西方的艺术品,所以80年代后期诞生的许多创纪录高价是由日本买家创下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扩散,很多当年购买的作品几经转手抵押,后被束之高阁。很多人都把现在中国人在全球艺术品上的投资行为和当年日本人购买艺术品的行为相提并论。 马先生认为,收藏和购买艺术品“有时不仅仅是有没有眼光的问题,而是要对经济形势有判断。”在研究艺术品之外,他一直关心中国经济的走势,是否还如前十几年这么强势。因为对于现在过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旦产生的泡沫,很容易形成崩塌。欧洲的中国艺术品也很可能遭遇贬值。 对于到手的艺术品,马先生不会让它在手里停留很久。“一般古董买回来,我会先玩几个月,等我不喜欢了,就把它送出去。只有一些比较小的玉器和瓷器,我比较喜欢的,会留比较长时间,时不时拿在手把玩,很是享受。”
|
|
来自: Jennyluo777 > 《收藏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