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为荣气疏泄之病,恶寒为卫气收敛之病。卫气之收敛,能交荣气的疏泄,则荣不发热。荣气之疏泄,能交卫气之收敛,则卫不恶寒。荣卫相交,中气之事。 厥阴病,为肝脏病寒之病。太阴病,为脾脏病寒之病。少阴病,为少阴肾脏肾水病寒之病,非少阴心脏君火之病。乃少阴肾水无阳,寒水克火之病。少阳之阳足,能交厥阴,则肝脏不病寒。阳明之阳足,能交太阴,则脾脏不病寒。太阳之阳足,能交少阴,则肾脏不病寒。 阳明病,为胃腑病热之病。太阳病,为膀胱腑病热之病。太阴之阴足,能交阳明,则胃腑不病热。少阴肾水之阴足,能交太阳,则膀胱腑不病热。惟少阳胆腑,附肝脏而生,入胃腑而下,胆的本身,却无腑病,只有经病。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乃肝脏之阴与胃腑之阳之气。 表里本是一气。表气的荣卫偏盛,里气的脏腑即偏郁。荣卫不得复和,则表气的荣卫偏的愈甚,里气的脏腑即愈郁而愈偏,遂成阳腑病热,阴脏病寒之病。如表气不得复和,里气又不偏盛,则成少阳经病。此整个圆运动的伤寒论的原则也。荣卫病,乃荣卫被风寒所伤,而荣卫自病。并非风寒入了人身为病。此点认清,不惟伤寒论的原理明,温病疹病一切外感病的原理俱明矣。一部伤寒论,如内容六瓣之一橘。荣卫如橘皮,脏腑如六瓣,少阳经如橘络也。 方名 证状 原理 治法 脉象 备考 桂枝汤 项强头痛身疼 发热汗出恶风 卫气受风所伤不能交荣,荣气郁故偏现本性而疏泄,疏泄故发热。 敛荣气以交卫气 脉浮缓 此方用芍药之理不可含糊。外感之病,非风寒入了人身作病,乃荣卫 被风寒所伤,人身的荣卫自己作病。此点解决古医学复明矣。 麻黄汤 项强头痛身疼 骨节疼痛无汗恶寒。 荣气受寒所伤,不能交卫,卫气郁。故偏现本性而收敛,敛故恶寒。 泄卫气 以交荣气。 脉浮紧 麻黄汤证病在收敛偏盛,桂枝汤证病在疏泄偏盛。时令收敛则麻黄证多,时令疏泄则桂枝证多。大气寒则收敛,大气热则疏泄。 桂枝麻黄各半汤 恶寒发热无汗项强身痛数日不解 荣卫皆郁 双解荣卫 脉微弱 芍药麻黄并用。一开一合。荣卫双郁,一定之法。后人不解桂枝汤用芍药之理,一心总以为是风寒入了人身,须祛风提寒之药,冬多用些才行,于是外感病误于升散药者多矣。 四逆汤 自利腹痛。腹痛涨满而吐食不下。 火土双败 燥湿温中补火 脉沉微 三阴脏病不下利者不死。下利不愈者必死,下利乃太阴之事,脾阳不衰不惟太阴不病,即少阳(阴?) 厥阴亦可不病。太阴脾土关系大矣。 附子汤 肢寒背恶寒蜷卧,但欲寐骨节痛。 水寒土败风动 温水补土息风 脉沉微细小 少阴一气,心脏与肾脏属之。心属火肾属水,土败中灭水火分离,水寒克火故少阴脏病法当温水气之寒,扶土气之衰,同时兼防木气之动,少阴多死证,火不生土,木又克土之故,方中不用甘药嫌壅滞也。 乌梅丸 厥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吐蚘,心烦有时安静,静而复烦。 水寒火热木土败中气寒。 温寒清热补中养木息风 脉虚细急数 厥阴风木,在春冬之交。微阳升动,阳根不足一动即泄,所以厥多死证也。少阴厥阴之死证非医误之过,乃木气水气应有之事。 大承气汤 胃实潮热手足汗出谵语,六七日不大便,腹满痛拒按。 燥热结实胃有燥屎 下燥屎 脉大而实 胃家阳盛全是阳盛之象。脉则大实,重按有力。当表证已罢,蒸蒸热盛之时。以调胃承气汤和其胃热,不至成大承气汤证也。调胃承气汤详见伤寒读法篇。 桃核承气汤 发狂小腹急。 膀胱热结,少腹有蓄血 下热攻血顾中达表 脉沉实。 膀胱腑证极少阴脏病寒。分见三阴。阳腑病热统属阳明。故古人以三阴与阳明对称。 小柴胡汤 寒热口苦目眩耳聋咽干胸满肋痛而兼呕烦。 少阳经病脏阴易动。 和解经气预防脏阴。 脉虚小弦数 此证常有十数日不愈者。因少阳经气居半表半里之间,既不能出表,又不能入里之故。所以非和解不可。 大柴胡汤 寒热口苦目眩耳聋而兼呕,下利胸痞而硬。 少阳经病腑热已结。 和解经气兼腑热。 脉右实左弱 此证只须认明有少阳经证,则下利系阳明热利显而易见。面上神色。是阳象无阴象亦易分辨。 |
|
来自: johnney908 > 《著名经方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