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门第》有感

 一个好老头 2014-07-02

自古以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后来这个观念被当作资产阶级封建婚姻观被批倒批臭了。对此,我倒是赞同婚姻应该讲究“门当户对”。主张“门当户对”不是说“门第”有高低,而是说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生长环境不同。而生长环境不同,决定了人们生活习惯、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一旦养成,很难彻底改变,是必要影响到婚后二人的生活。

我曾在博文中说过,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既然是两个家庭的事,不同家庭背景构成的婚姻就很难融合。这里面不存在门第高低的问题,同样“等级”的门第家庭背景也会不同。比如,同是所谓“高等门第”,文官、武将、高知、巨贾这些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生长的环境也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也就不同(同是所谓“低等门第”,如:工人、农民、城市贫民、贩夫走卒也是如此)。不同,就会产生矛盾。而这随时都能出现的矛盾不仅贯穿于二人的小世界,而且能够影响到双方的家庭。

对于这些矛盾不要寄托于婚后对对方的“改造”,人的习惯一旦养成“改造”起来很难。尤其是现在,都讲究晚婚。男女双方结婚时往往都到了而立之年,试想一个自小培养了30年的习惯思维,你得要多少年才能将其“改造”过来?

其实,矛盾的产生都是些小事,而越是小事越难统一(大是大非倒好评判)。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在如何吃水果上有不同的习惯,一个自小就榨成汁喝,而一个认为榨汁是一种浪费。事大吗?不大。但几乎天天发生(因为天天要吃水果)。天天发生,就天天双方都不舒服。天天不舒服,就一辈子不舒服。一个一辈子都不舒服的婚姻能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吗?你可能会说,如何吃水果是小事,双方有一方退让、改变一下就成了。问题是,这类小事太多了,多的都数不清。哪些你退让,哪些我退让;谁退让得多一些,谁退让的少一些,这就变成很复杂的事情了。

这还是小事,那大事呢?就更难办了。有了闲钱,你认为应该外出旅游、阖家下馆子,享受生活。他认为应该买房、投资,积累财富留给后人。对这些大、小事,二人意见不统一、协商不通就搬援兵,招来各自的“亲友团”说服对方,最终演变为两个家庭的对垒。

当然,大多数家庭不会因此像小说里那样演变为婚姻破裂的“悲剧”,但是绝大多数会由此造成二人(或两个家庭)“疙疙瘩瘩”。既然如此,与其这样何不在寻找另一半时就找个成长环境相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致相似的人结合呢?这省去了多少日后磨合、“改造”的麻烦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