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眼中的最美教师

 智夫勤 2014-07-03

一年一度的中考终于结束了,我和妻子聊得最多的是如何在下一轮实验中更好地关注孩子的一切,反思本轮实验存在的问题,以便让更多的家长满意。

教育,说到底,他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维系一个安宁的环境,帮助孩子战胜一个个困难,分析其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满意成绩。我们不要过于唱高调,关键是走进孩子的世界,认真地对待孩子每一天发生的种种琐事。

我觉得孩子之间发生的事儿没有什么大小之分,关键看我们的老师能不能做到轻重缓急,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让孩子围着自己去转,应该量身定做,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一个个的去分析思考,从而找出拯救孩子的独特方法和思路来。

社会一向在谈论某某学校考了多少重点学校,殊不知,有考生的家长未必如此想,分数出来,没有什么如果与假如,只有在客观分数的基础上选择属于自己的学校。我们不可否认,只要你是积极向上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成绩遥遥领先,上一个重点的学校。但是,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许多家长自然会理性的看待孩子,那种好高骛远、不讲实际的毕竟是少数。

在大街上碰到一位家长,那时候分数线还没有出来,由于我们是亲戚,自然一路谈孩子的成绩,很显然,这样的分数想上一个特别好的学校,那是有点玄。这时,我问道,你的孩子初三一年来有没有不认真学习,有没有一些坏毛病,她摇摇头,说这一年孩子吃了许多苦,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更别提其他什么事儿了。紧接着说,孩子考这么多还是挺满意的,毕竟,每次考试都在进步,没有什么遗憾的。后来呀,这个孩子也在某个高中的录取线上,尽管没有报这所学校,亏得填了服从,自然顺利地录取,我真的为之高兴,毕竟能够上到合适的高中。

很简单,家长对自家的孩子有一杆秤,他们在现实面前不会迷失方向,自然会选择理性地看待孩子的走向。只要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取得进步,其实,家长都是特别感激的。

三年来,我和妻子一直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看待,从来不喜欢挖苦和讽刺孩子,更不会让故意冷落或者数落孩子,只要孩子出现困难,总喜欢第一时间帮助,哪怕是缺钱这样的小事儿,都会主动帮忙。每每看到老师不顾孩子的颜面,在众人面前让孩子遭受屈辱,我和妻子总是反复告诫自己,不能够这样,这样下去,只能让师生之间没有了默契,教与学脱节又怎么可能让每个孩子进步。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给他什么样的脸色,他自然也会反馈你什么样的脸色。如果你是阳光的,充满了温暖,孩子也会真诚地对待你,就算犯点小错误,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孩子犯了错误,关键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作为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大惊下怪,而应该针对孩子的实际想办法帮助其克服。许多老师抱怨,对于某个孩子,自己已经想了许多办法,就是效果一般,殊不知,方法的选择总是限定的学校这样的范围内,自然效果不见到好到哪里去。

许多孩子的问题多多少少与家庭有关系,我和妻子没有在发生问题时才想到家长,而是在平日里就特别注重与家长联系,找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哪怕是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会认真地处理。

家访,随着通讯的发达,已经愈来愈被老师抛弃,殊不知,你在平日里与家长沟通的同时,不妨找时间到孩子家去看看,真的,你能够看到许多在电话里看不到的东西。孩子学习需要安宁的环境,实际上,许多孩子的学习环境比较糟糕,并不像家长嘴里说的那样。不管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特殊的家庭,我们只要走进孩子的房间,都会看到你一直困惑的问题的答案。

孩子说到底就是家长的影子,只要你愿意发现,总能从孩子的学习环境中找到正确地答案,关键是,老师要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否则,一些微小的细节,你忽略了,那家访也就白忙乎了。

我觉得没有必要老是抱怨孩子怎么样不懂事,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不可能把你的话当做金口玉言,总是一丝不苟的做好,人的成长就是在反复与懒散、堕落在作斗争,只要稍有不慎,你就会在无意中走向沉沦。许多大人,只要意志力不坚定,还会蹉跎岁月,何况涉世不深的孩子呢!许多老师为什么苦恼,就是希望孩子像存储器,无论自己怎么说,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完成,只要有个别孩子稍有偏颇,就会大发雷霆之火,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情绪。

三年来,我总是在跟妻子商讨如何为孩子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教材来,就算事情再多,也不会放弃。教材,一些老师喜欢照本宣科,其实,当下的许多教材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就需要老师反复琢磨,围绕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去精心设计一页页合理的知识体系,这套体系是开放的,灵动的,不是机械的,否则,你只能以自我为中心搞出叠加式的所谓的知识体系,这种经验型的知识体系只能僵化孩子的思维,让广大孩子接受一个个所谓经验型的理论知识,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孩子的教育,他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儿,需要投入更大的耐心来帮助孩子处理一个个细小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粗暴,更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要让孩子觉得老师在帮助自己,而不是为难自己。孩子的学习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断地成功来维系,如果一个班级的孩子没有了自信心,没有了成功感,那么就算成绩再好的孩子也会大打折扣。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理解,不要老是自我感觉良好,似乎学生稍微有点偏差,就觉得不可饶恕,只要将心比心,多反思自我,你会赢得孩子的心,心一旦有了归属,学起来自然带劲儿。教育需要热心、和蔼、学会将心比心的老师来实现孩子的梦,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处境,要帮助他们征服一个个困难,这需要老师付出百倍的努力。

老师所应该做到的和所能做到的都是需要从服务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习惯和思想,只有真正地找到孩子身上的缺漏,我们才有可能把孩子丢失的心找回来,心安了,智慧自然来了。佛教里一直强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哲思,事实上,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安心学习,显得失魂落魄,都是与无厘头的烦恼有关系。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都是在学习环境上出了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是许多老师容易忽略的。

教师只要在备课、备教案上多替孩子思考,不要拘泥于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者方法,只要孩子快乐的接受就是最佳的方法,就像如来佛祖在口吐莲花之时那一丝微笑,也会让门人弟子会心领悟,拯救了万千世人的灵魂,教师不是救世主,但是应该学会当救世主,想出办法让孩子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就算是学习上的难题,我们要需要激发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在挑战中寻求知识学习的刺激,拨动青春最美的旋律。

孩子需要老师成为自己精神导师,成为平等看待自己的人师,更希望在科学经师的点化下快乐的享受学习过程,成长本来就没有什么烦恼,只要师生之间存在默契,美丽的校园时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个完美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温情永久。(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