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 69 讲

 湘韵斋 2014-07-05

平胃散

刚才我们讨论了平胃散的主治证候分析。从它的病机来看,它是湿困脾胃,湿邪阻滞脾胃,引起脾胃的气机升降失常。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通过燥湿,恢复脾的运化,解除湿邪的困滞。我们前面讲到这一节概述时提到过,除湿药和行气药往往相互配合。所以在治法当中也结合行气来和胃。恢复脾胃的正常升降。

方解

苍朮

 

厚朴

 

陈皮

 

使

甘草

调和诸药

 

苍朮是君药,苍朮有较强的燥湿作用,能运脾燥湿,既能燥内湿,也有辛温发汗,祛除表湿的作用。厚朴为臣,它是苦温药,苦温可以燥湿,厚朴也带一定的芳香特点,也能化湿。君、臣相配合,苍朮厚朴结合,是燥湿运脾的一个常用组合。陈皮为佐药,擅于疏理气机,理气又化湿。

在我们中药运用当中,很多方剂的配伍当中,到明清以后,都很多喜欢加陈皮。陈皮比较平和,而且它的理气对升降补泻来讲,我觉得它是一个多向协助作用。很多补泻升降方里,都喜欢配陈皮。比如说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基础方,五味异功散里配了陈皮,它有助于增强它益气健脾作用。在泻的方里,后面要讲的,比如消导剂,消食的方里往往也配陈皮,它这个理气化湿,有增加消食药,消导的力量。在升举的方里,比如补中益气汤,它治疗气虚清阳下陷,里边也配陈皮。降气的方,比如苏子降气汤,前面在理气剂里讨论了,苏子降气汤作用主要是降气,降肺气上逆,治疗咳喘,配陈皮也助于它的气机下行。所以陈皮的作用,我打个比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升降方面,就像一个,要在地上大一根桩桩向下,你垂直的直接往下,打起来很费劲,你往下打一下,摇一摇,打一下,摇一摇,它就容易下去。或者你把这个一根地下钉的木桩桩要把它拔起来,你完全垂直的向上拔,很费力气,你拔一拔,摇一摇,再拔一拔,摇一摇,它容易出来。陈皮起作用,我比喻它这种对补泻升降作用,就是疏理气机,摇一摇的这个作用。所以别小看了这个药物,配在其中,对疏理气机,不管当助运脾还是化湿,是都很重要的。

甘草是使药,它可以补脾,也可以调和诸药,所以整个这个方药味不多,配伍很精当,精练,它成为一个燥湿运脾,治疗湿困脾胃的一张基础方。也就是对后世的很多方剂,运用这些基本结构。

运用

随证加减

脘腹胀满、舌苔厚腻。(湿邪阻滞的部位是中焦,湿阻气机以后,脘腹胀满,是平胃散证往往出现的。要了解它湿邪阻滞气机,脾不健运,湿邪阻滞,那舌苔上面的厚腻,反应出湿浊阻滞的特点。)

随证加减

平胃散是基础方,要针对具体情况加味用药。水湿郁滞,可以化热,如果阳气不足,多产生寒湿,性质不同,治法也不同。如果它属于湿热,一般舌苔是黄腻的。如属寒湿,阳气不足不能温化。

· 证属湿热,加入黄连、黄芩。(侧重在清热燥湿)

· 证属寒湿,加入干姜、草豆蔻。(温脾胃阳气,草豆蔻燥湿温中)

· 兼食滞,加山楂、神曲、麦芽。(食滞可以加重湿阻中焦,配合消食药,体现标本兼顾)

· 兼气滞,加木香、砂仁(厚朴陈皮的行气、理气不够,木香、砂仁可行气和胃)

· 呕吐甚,加藿香、半夏(加藿香、半夏,此方即为不换金正气散,增加化湿、和胃、止呕)

· 泄泻甚,加茯苓、泽泻(可以渗湿止泻,利小便,实大便)

使用注意

阴虚气郁,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或不能单独使用,因为毕竟平胃散比较温燥)

附方:不换金正气散

组成

平胃散加藿香、半夏

我们知道藿香对外有辛温发散的作用。可以祛外在的风寒湿邪,对内它有化湿和中作用,所以它表里之湿兼去,半夏擅长于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所以这两味加进去以后,整个方起到一定的变化,比如第一个变化,这个方往往因为有藿香,它可以用于兼有表证,增加了解表化湿的力量。增加了和胃止呕的作用。所以全方功用就是解表化湿,和胃止呕。

功用

解表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

湿困脾胃,兼有表寒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服水土。

主治仍然是湿困脾胃,这是平胃散的基本病机,湿困脾胃造成气机升降失常,但是不换金正气散还兼有表证,表寒证。因为藿香偏于辛温,气机升降失常,它表现当中呕吐、腹胀,所以从临床表现,呕吐泄泻,升降失常,呕吐更突出。恶寒发热是兼表证的现像。霍乱吐泻,不服水土。霍乱是中医的霍乱名称,不是现代医学的霍乱。是吐泻交作,也可以用不换金正气散作为一个基础方剂。

不服水土,很多都产生胃肠道的反应,产生升降失常,所以也可以不换金正气散作为一个基本方加减使用。

这是平胃散和它的附方,整个平胃散它是以造湿为主,兼以和胃,兼和胃气。这是祛湿剂的第一节。燥湿和胃这一节里边一个基础方。它的性质是基础方。后世常常用这个基本的组合,放到其他的常用方里边,起到一个燥湿和胃,祛除湿邪,恢复气机升降这个作用。下面要讲的藿香正气散里边就相当于套着一个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一类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证分析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

内伤湿滞

湿阻气机: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升降失常:恶心呕吐,肠鸣泄泻。

脉浮,舌苔白腻

藿香正气散是一个很有名的常用方。这个方也出自宋代的,由政府制定的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是个复方,首先它用了一些基础方,实际上这张方里套的有我们前面说的平胃散,不过由于它治内为主,它把苍朮改为白朮。里面还套着二陈汤,二陈汤是我们在后面要讲的祛痰剂里边,治疗燥痰的一张基础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所以藿香正气散是一张复方,复合方剂。也就是说,运用前人和在同时代的一些成果,组合成的方。平胃散也是宋代,在《和剂局方》前面就有了。又比如说二陈汤,《和剂局方》里边就有,所以它是利用基础方构成的一个复方。在现代,藿香正气散应用很广,也有现代新剂型的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水,过去传统也有作成丸药。

藿香正气散的主治证候,它是一种表里同病,所以它就体现一种表里同治。对外来讲,它是外感风寒,外感的风寒之邪,风寒特点我们在解表剂,辛凉解表法里面,讲了很多了,对内呢,内伤湿滞,内伤湿滞的本质,有类似于平胃散这种湿滞脾胃,脾不运化的特点。我们分开看。外感风寒的表现,它还是一种外感风寒表实证,一般是表实证。所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这是它的主要表现。

风寒表实证,由于性质是风寒,恶寒发热,一般来讲,初起是恶寒重,发热轻的。头痛可以头身酸楚,沉重的头痛,酸楚沉重的头疼痛。为什么这样呢?由于它有内伤湿滞,跟一般风寒有一定差别。我们说过,内湿可以引动外湿,内外相互影响,内在湿重的感冒的时候,感受风寒的时候,可以外来之邪引动内湿,产生这种表湿症状,这是常见。所以它的一组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加头身酸楚疼痛,或头沉重疼痛。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们前面的解表剂讲过的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就有这个特点。只不过藿香正气散全方表里同治,侧重是治内,治疗内伤湿滞,所以它用药,在内伤湿滞方面用的药占了大量的,比重较大。

内伤湿滞这个内,主要指的是脾胃,湿阻滞脾胃的气机,造成升降失常,所以我们这个病机分析表上,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脾的升清,胃的降浊,这个升降失常。湿阻滞气机以后,就胸膈满闷,胸膈,应该说从胸膈到胃脘,都可以胀满作闷。严重的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还可以疼痛,脘腹疼痛。气机升降失常,就可以造成,或者恶心呕吐,或者肠鸣泄泻。这都是水湿阻滞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

脉像,如果表证很明显,表里同病,恶寒发热头痛这些明显,可以出现浮脉。舌苔反应内湿,苔白腻,这是藿香正气散主治证候分析的一个大体情况。体现出一个表里同病。外来是风寒之邪,内伤是湿滞、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这是病机。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对外采辛温解表,对内采化湿、燥湿,治湿要理气,行气,恢复中焦升降叫和中)。要说明藿香正气散主治是以治里为主的。所以临床使用的时候,表证明显不明显都可以使用。关键你在个别药味上做一些调整。

方解

藿香

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白朮

(平胃散)健脾除湿

茯苓

(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陈皮

(平胃散)(二陈汤)

半夏

(二陈汤)

大腹皮

行气利水,治下

厚朴

(平胃散)行气化湿

苏叶

辛温发散理气

白芷

辛温发散解表,止头痛

桔梗

开宣肺气,治上

佐使

生姜

 

大枣

 

甘草

(平胃散)(二陈汤)

内含基础方:平胃散、二陈汤。

君药是藿香,藿香本身就是表里同治的。它偏于辛温,有芳香特点。辛温可解表,芳香能化湿,力量较强,所以表里同治。在藿香作君药的基础上,这方我们理解它,可以用两种方式。我们教材上这个臣药,是把健脾理气和胃的药,放在臣药的地位。其他地位次一点的放在佐药的地位上。但我们这里按照教材,表上,讲另一种结构。大家可能更好理解一点。可以说藿香为君,带领的两支人马,要解决表里两方面的问题。表是风寒,那就有白芷和苏叶,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我们都知道,苏叶有辛温发散作用。对内也有理气作用,白芷能辛温解表,辛温发散,同时还能止头痛。所以苏叶白芷在这里增强藿香的解表作用。针对表寒。

在这基础上,另外一队人马,相当于要解除体内的湿邪,解除体内的湿邪达到化湿理气和中作用。除了直接祛湿以外,这个组合里头要考虑到水湿治法当中,三焦气机的通畅,桔梗可以开宣肺气,治上,大腹皮可以行气利水,治下,给水有出路。中焦而言,藿香正气散里配有一个平胃散,和二陈汤。白朮、陈皮、厚朴和后面的甘草,这四味药,相当于平胃散里把苍朮换成白朮。它能健脾除湿。

方里的半夏、陈皮、茯苓,和甘草,起到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就是治疗湿痰。所以除湿的一个基础方,平胃散,祛痰的基础方,二陈汤,这个方里都有了。这个作用,上面说的这两个基础方作用的部位,主要是中焦。再配合前面讲的,桔梗的开宣,下面大腹皮的降气利水治下,实际上上、中、下三焦结合,上、中、下三焦分消,治内湿力量很强。而且由于用了白朮、茯苓这一些药,又起到一种标本兼顾。怎么说呢?就内湿产生跟脾不运化有关,白朮擅长于健脾燥湿,茯苓擅长于健脾渗湿,和甘草相配,可以健脾益气除湿。所以全方按这个配伍结构理解它,既体现出标本兼顾,表里同治,又体现出三焦分消的特点。同时在除湿的基础上,行气力量也较大,整个藿香正气散,治内湿方面的用药比较多,表里同治,治内是为主的。临床运用时,表里两组药,可以灵活运用。

运用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

恶寒发热是表证,因为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原书主治它表里同病,所以典型的兼有表证,外感风寒证。呕吐泄泻是这个方主治常用的方面,常用于脾胃不和,那是湿阻中焦造成。怎么知道湿阻中焦,湿重呢?舌苔白腻,看到白腻,作为一个基本的依据。

随证加减

表寒重,加香薷,气滞脘腹胀痛,加木香,元胡。

藿香正气散是个常用方,当然现在我们如果用成药,就不好加减了。现在外面很多藿香正气散的片剂,或者水剂,这用得极为普遍,而且使用量很大。这个临床运用当中,藿香正气这个成药,换代都已经换到第三代了。过去开始酊剂,或者水剂,这疗效都不错的。当然你开汤剂,适应性,针对性更强一点。如果说,表寒重,有些重感冒,外感风寒比较重的,那这方里唯恐藿香一味,加上苏叶、白芷,解表力量尚嫌不足。还可以加香薷,香薷也是表里同治,对外发散风寒,对内可以化湿和中。增强藿香的解表力量。香薷是一个我们常用的祛暑解表的,被称为夏月之麻黄。夏天感冒中不能用麻黄,一般改用香薷了。

气滞,脘腹胀痛,是说的湿邪,阻滞气机如果比较突出,气滞之后不通则痛,胀、痛,加木香,元胡,善长于行气止痛,行气有助于化湿,同时直接有止痛作用。

藿香正气散历来的变化方剂很多,特别在后世温病学派,在藿香正气散基础上,针对了湿热,当然一部分方也结合寒湿了,形成一个五加减正气散。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加减方。五加减正气散,这个在温病学的教学当中,是要重点讨论的。所以在我们基础课方剂学里,这个不作讨论。是以藿香正气散本身为主。

使用注意

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使用当中要注意,这个湿邪为病,我们前面讲到,要分湿热、寒湿。藿香正气散主治的这个类证,外有风寒,里又湿邪阻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吐泻,这是常用的方。这个本质上还是属于偏寒,全方偏温,针对的偏于寒湿。如果世湿热霍乱的泄泻,也就是说,这种吐泻由湿热造成,那下面我们要讲到清热祛湿这一节时,很多方也可以治疗呕吐泄泻,属于湿热的的吐泻,这个方就不宜使用。

我们前面讨论了燥湿和胃里边两张方,也讨论了不换金正气散,再结合我们在前面祛暑剂曾经讨论过香薷散,这四个方比较一下。在使用当中,有什么区别?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不换金正气散

香薷散

共同特点

都能除湿和胃,恢复气机升降,临床上都能用于湿邪阻滞脾胃的吐泻,脾胃运化障碍,升降失常

方剂性质

基础方

常用方

 

基础方

功能特点

燥湿为主,兼有运脾

能解表(外有表寒)
解表,祛湿和中力量较强

能解表(外有表寒)
解表,祛湿和中力量较弱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轻症

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湿滞阻滞气机
擅长祛暑解表(季节性)
解表力量,化湿和中均较藿香正气散弱

前面讲过,历来的方,我们至少应该把它们分为三类,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性质的方,在学习方法上,使用规律上有一定区别。

1.     基础方往往反映了一些基本的病机。基本证型。临床较少单独使用。都是要经过临床针对具体的病机证型,加减化裁组合使用。它针对基本病机,基本证候的。

2.     常用方,往往使用频率很高。组成照顾方面也比较多。经过历代的运用,都行之有效,疗效凿确。

3.     代表方,代表了一类学术思想。学习这类方,要结合作者个人,或者他的学派善长的一种学术特点、学术思想来理解运用这个方。


第二节 清热祛湿

适用病证

湿热证,湿热外感,湿热内盛,湿热下注。

湿热来源可以多方面,一个外来气候因素,比如夏天,特别是长夏,多雨季节。外来湿热,容易从外而入,湿热外感。另外可以对内,内升湿浊,体质偏阳热偏盛之体,可以湿和热合形成湿热证。湿热内盛、湿热内蕴证。另外有些湿邪郁遏也可以化热。

我们整个湿热证候,一般大体上,分成三大类:(1)湿热在表,(2)湿热内蕴,(往往是中焦为病变中心,湿邪归脾,湿热阻滞中焦,可以熏蒸四旁,引起全身的其他部位的湿热反应)(3)湿热下注(下部)。所以病证归类来说,可以体表偏上的湿热,外邪引起居多。湿温病初起,对内呢,大凡有湿热发生,脾胃首当其冲,湿热往往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既使你外来湿热形成了,往往也影响脾胃。湿热内蕴、湿热内盛,在下部呢,以湿热下注为主要表现,所以这是大体湿热,湿热证的一些病位特点。

配伍用药

(清热利湿药+清热燥湿药)+宣畅三焦气机+理气+寒下+补益

这个湿热,清热祛湿,治疗湿热用药的话,我们这里说清热利湿为主的,治湿邪,利小便是一个很重要的治法。有的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治湿,不管是湿热,寒湿,利水是给出路的方法。当然你祛湿,气行则湿行,气行则湿化。治湿热很重要宣畅,宣畅就是畅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又要结合理气药了,另外湿邪阻滞,如果和有形实邪阻滞呢,特别因为往往影响中焦为病变中心,影响胃肠道。所以和有形实邪阻滞,还可以合寒下方法、泻下方法。泻下湿热积滞,也是一个祛除湿热的常用治法。另外在有湿热的情况下,可以伤人的正气。热邪伤阴,湿热可以化燥,所以也应该有结合补益药。补益包括健脾方面,或者补益阴血,这是配伍上常用的。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是多用的。有一部分我们后面要讲到的,像连朴饮,二妙散,这些也有以清热燥湿药为主。总体是两类,除湿热,清热利湿,清热燥湿。都是治湿热常用的,为主的。但是用得更多的是清热利湿。这是清热祛湿病证的部位特点。

湿热病应该说非常复杂,在临床辨证方面也比较麻烦,有时候你说认证,认识这个湿热证,它有什么功能特点呢?为什么在临床很难确认呢?证,由于湿热的病性所决定的。比如湿,在中医分类里,病邪分类,湿是阴邪,热是阳邪。两个交结在一起,阴阳两种病邪结合在一起,这种状况在其他病邪当中,其他状况下很少,而湿热交结在一起是非常多的。交结难解,形容它如油入面,油和面搅和再一起怎么分得清?在辨证当中,就产生阴阳两种病邪,交结在一起,难以确认的状况。所以初学这一方的运用,初学这一主治的时候,有时临床就很难理解了。不像寒证、热证,单纯的寒证、热证比较好认,热证发热就是发热,寒证恶寒就是恶寒。热证发热汗出,那就是热证。或者热实互结,大便秘结,就是密结。或协热下痢泄泻,那就是泄泻。

湿热证有个特点,往往出现一些矛盾症状,这些矛盾症状,我有时就说它有点阴阳怪气。怎么叫阴阳怪气呢?湿为阴邪,热为阳邪,阴阳两种病邪交结在一起,你说像阳邪吧?它又不像,像阴邪吧?也不典型。比如举几个常见的湿热症状,湿热,热证要发烧了,但一写到湿热症状,经常是身热不扬,体温不高,透不出来,病人觉得热,量体温,并不很高,稍微有点,所以有的主治证候描述少血身热不扬。比如出汗,热证要出汗,热迫津液外泄要出汗,但是湿热出汗呢,汗出后面往往要加两个字,不畅,出又想出,又出不透,很难受。因为夏天很闷热,湿热的季节,人就有一种,要出汗出不透,汗出不畅。病理状况下,往往出汗,汗出不畅,甚至于出汗他不是全身出,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你说出汗?病人说出,但是他说我只是头上一阵出来,脖子以下就不出了。这世湿热特点,矛盾的特点。

像泄泻,湿热下注可以造成泄泻。而且湿热是痢疾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致病因素。湿热痢疾比其他痢疾要多。湿热引起泄泻的话,往往泻而不爽。随然泻,但是伴随有里急后重,这些气机阻滞的特点。热邪伤津液,人要口干,遇到湿热特点,他口干,后面有一句,不欲饮,口干不想喝水,又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归纳,比如说身热不扬,和出不畅,泻而不爽,口干不欲饮。这些表现,都是湿热阴阳两种对立的病性的病邪,交结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在临床辨识证候的时候,一定的难度。但是湿热为病,产生的,影响的病种事很多的。所以在温病学当中,专门有湿温,像薛生白的《温热病篇》专门研究湿热病治疗的。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在祛湿剂当中,清热祛湿这一节是最大的。也有很多名方。所以这一节,很好把这些方子掌握好,特别是其中一类重点方,都是临床常用的。

茵陈蒿汤 一类《伤寒论》

主证分析

湿热黄疸。

茵陈蒿汤是个名方,是《伤寒论》张仲景的方。主治证候说起来非常简单,湿热黄疸,四个字。从一千八百多年前《伤寒论》到现在,湿热黄疸,湿热并重的黄疸。这个方一直作为首选方剂。所以长期以来,疗效是确定的。这个方我们要注意它的性质。它是基础方,张仲景有很多基础方,通过这个基础方学习,告诉你一些治法的用药的一些特点。所以它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基础方。

我们知道治疗黄疸,首先黄疸要分阴黄和阳黄。以湿热为主的,一般称为阳黄。寒湿呢,称为阴黄。寒湿往往都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湿郁滞,又发黄了。湿热都是一个,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发黄。

茵陈蒿汤主治的湿热黄疸,首先从湿热比较来讲,我们把它叫湿热并重,湿热并重,这要注意。因为治疗湿热证,首先要分清湿和热的多少,有湿重于热的,有热重于湿的,有湿热并重的。黄疸也是要区分这个。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黄疸。

外邪入里化热─热不得外达

湿热交蒸,发黄

脾胃湿浊内阻─湿不得下泄

湿热怎么会产生黄疸呢?我们这个表上讨论了湿热形成的,和湿热交蒸发黄的一个过程。这一类有些由外邪入里化热,外邪再入里,邪正相争要化热。本身脾胃就有湿浊的基础。比如运化能力差了,或水湿肢体,脾胃湿多本身内阻,湿不得下泄,湿没有出路。外邪入里化热,热又不能外达,这样湿热就会交蒸,交蒸在哪里呢?交蒸在中焦。前面说湿热,特别内在的湿热,都是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湿热交蒸就要熏蒸四旁,熏蒸肝胆使胆汁的外溢,熏蒸肝胆,气机阻滞,胆汁正常得一个疏泄发生障碍,外溢肌肤,就成发黄。这是湿热熏蒸肝胆使胆汁外溢发黄。这是茵陈蒿汤黄疸形成的基本机理。

湿热交蒸

熏蒸肝胆 → 胆汁外溢,黄疸

郁热炽盛 → 发热,口渴欲饮,无汗,或但头汗出。

郁滞气机 → 恶心呕吐,腹微满。大便不爽或密结,小便短赤

舌脉 ─ 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

这里涉及到一个由外邪入里化热,和脾胃湿多内阻,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这个成因问题。然后这种外邪入里化热,热不及时地外透,湿浊阻滞湿又不能够及时的排泄,所以湿热交蒸,形成熏蒸肝胆。那湿热交蒸,熏蒸肝胆,除了胆汁外溢发黄,形成黄疸之外,它可以伴随一系列的湿热表现。这个病机分析表,就是说湿热很炽盛,可以发热。如果热邪较重伤津,可以口渴欲饮。如果湿热熏蒸没有向体表熏蒸,这时外邪还没完全入里,可以无汗。即使湿热熏蒸出汗,往往但头汗出,上部头部出汗为主,不会全身出汗。湿热阻滞气机,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的,也可以恶心呕吐。这里我们提到湿热引起的呕吐。腹部微微胀满,也是湿邪阻滞气机所造成。大便不爽或密结,这都是中焦湿热阻滞在胃肠。如果和胃肠糟粕相结合,就会造成大便秘结。阻滞气机,气机不利,大便不爽。小便短赤,中焦湿热下注。影响膀胱气化,可以造成小便短赤。一般舌像、脉像,舌苔多为黄腻,湿热舌苔多为黄腻。脉来沉数或滑数,因为这是湿热并重,沉数滑数反映出热像明显。苔黄腻了,因为他往往有一定的发热了。这是湿热黄疸的比较典型的一些表现。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根据黄疸形成是湿热在中焦熏蒸肝胆,而且它也影响到一些比如下焦,上下也会波及,湿热盘据,郁滞在中焦,熏蒸四旁了,上面可以出汗,但头汗出,口渴。下面可以大便秘结,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方解

茵陈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

栀子

清热泻火,利胆退黄

大黄

泄下热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治疗上,这是个基础方,以茵陈作君药。茵陈长期以来,已经成为治黄疸的首选药物。可以说不管是湿热黄疸、寒湿黄疸,都可以用茵陈。茵陈有较好的利胆退黄作用。茵陈可以清热利湿,茵陈还有疏肝作用。我们前面讲到镇肝熄风汤的时候讲到过,茵陈有疏肝作用,疏肝有助于利胆,同时茵陈清热利湿,有助于消除引起黄疸湿热的病因。给湿热以出路,使湿热从小便排出,所以茵陈在茵陈蒿汤里做君药。他作用应该认识到两方面。一个针对治病之因,那就清热利湿,一个书肝有助于利胆,这是君药。

栀子是臣药,栀子苦寒,能够清热泻火,同时也利胆退黄,特别是栀子有利水作用。能够增强茵陈的清热利湿作用。使湿热从小便排出。这是给湿热增加出路。佐药是大黄,大黄是多功效的,我们说大黄可以泄下热结,泄下热实互结,大黄可以活血化瘀,可以凉血,可以清热解毒,也能利胆退黄。本身大黄就有利胆退黄作用,同时在这个方里,大黄利用它的清热通腑力量,可以使湿热从肠道排出,大黄栀子相配以后,可使湿热之邪从大小便排出,增加出路。

所以茵陈蒿汤的构思,是一个祛除湿热之邪是多方面的,而且三味药都是寒凉性质的,都具有较强的清热利胆退黄作用。因此就成为一个治疗湿热黄疸的一张很有名的基础方。后世有很多治黄疸的方子,方法,都以这个方作为基础,使用很广泛。

配伍特点

· 利湿与泄热并进。 也就是说它除湿的力量,清热力量都较强。因为它针对了湿热并重。利湿,栀子茵陈都有较好的利水作用。三个药都能清热。都能起到利胆退黄力量。

· 通利二便,前后分消。祛除湿热之邪。使湿热从大小便排出,增加湿热的出路。

运用

辨证要点

一身头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这是个阳黄证。湿热黄疸是个阳黄证。鲜明黄色,历来形容黄色鲜明如橘汁色。阳黄,比较明亮,阴黄证黄而晦暗,怎么知道它是阳黄,是湿热呢?从舌苔,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这实证为主了。这是个基本的舌脉依据。临床运用时,我们不是光这三个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这个湿热并重,如果说湿重一些,或热重一些。那可以随证加减。

随证加减

· 湿重于热者,加茯苓、泽泻;

· 热重于湿者,加黄柏、龙胆草;

· 肋痛明显者,加柴胡、川楝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