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筒树

 my兴趣书斋 2014-07-06

笔筒树

笔筒树,属植物界,是树蕨之一种,此种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植物,在大陆亦有分布。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Sphaeropteris lepifera (J. Sm. ex Hook.) R. M. Tryon (accepted name)

  • 植物界

  • 蕨类植物门

  • 薄囊蕨纲

  • 水龙骨目

  • 桫椤科

  • 白桫椤属

  • 分布区域

    台湾

1 简介

  笔筒树

  笔筒树 学名: 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 英名:Common tree fern. 别名:木羊齿、蛇木、蛇木桫椤、樧椤、兰盆笔筒树、山棕蕨。 科名:桫椤科Cyatheaceae. 笔筒树属 原产地:中国、琉球、菲律宾。 大型树蕨类植物。 茎干粗约15~20公分,常高达5~12公尺以上,树干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显的椭圆形叶痕,下半部密被气根状的黑褐色维管束。 叶片大片﹐三回羽状复叶﹐螺旋状排列,丛生干顶,叶柄上部呈绿色,基部转紫褐色被金黄色鳞片,小羽轴腹面被白色,透明鳞片,鳞片之两边及前端有刚毛,小脉二歧,游离,孢子囊堆着生在分歧小脉之基部,无孢膜,又叶密被金黄色鳞片,老叶枝萎后脱落后会留下名显的叶痕。 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笔筒树茎干上半部去髓干燥后可作为笔筒,因表面遗有美丽的叶痕,混然天成,美观耐用,这便是笔筒树得名的由来。茎干下半部则里有层层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削下之后称为蛇木,常被用来栽培兰花。 笔筒树为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大,最高可超过10米,胸径达10-15厘米,茎外皮布满落叶后留下的大型叶柄斑痕,形成菱形的花纹,十分美观,这是识别该植物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叶集生于茎顶,大型展开的叶片和拳卷状的嫩叶构成大型蕨类植物的特有景观。叶身长矩圆形,长1.5-2.7米,宽0.6-0.8厘米,与桫椤一样三回羽状深裂。叶羽片长披针形,羽状深裂,长10-15厘米,宽1.5-2.2厘米,具尾状尖头,叶基平截。孢子囊群生叶背侧脉分叉处。

  本植物分布在台湾1500米以下山区,因配子体生长困难,幼苗稀少,现有植株应加以保护。在大陆新发现的分布区,更应倍加珍惜。

2 形态特征

  笔筒树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0米,胸径10-15厘米,基部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向上有清晰的叶痕,顶部残存少量宿存的叶柄。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拳卷叶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灰白色至淡棕色,线状披针形,渐尖头,先端和边缘具褐棕色刚毛;叶柄长40-50厘米,通常棕禾杆色,连同叶轴、羽轴具小瘤状突起,被白霜,在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淡绿色的气孔线,向上直达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5-2.7米,宽0.6-0.8米,三回羽深裂;羽片16-22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5-40厘米,中部羽片长50-80厘米,宽20-26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26-28对,互生,基部一对稍缩短,中部的长10-15厘米,宽1.5-2.2厘米,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平截,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裂片20-26对,稍斜展,下部几对裂片分离,以狭翅与小羽轴相连,中部的长1-1.3厘米,宽3-4毫米,镰状披针形,圆钝头,钱缘;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叉,基部下侧一组出自小 笔筒树

  羽轴;叶片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羽轴、小羽轴上面有沟,被淡黄色弯曲毛;下面密被卵状至卵状披针形小鳞片和针状硬毛。孢子囊群生侧脉分 叉处,具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特化为简单的鳞毛状。 多年生草木的地生性树状蕨类植物。根茎发达且直立,其外则密披多数自叶柄基部分生而出之黑褐色至黑色的气根,乃形成我们所见之「树干」,高可达十餘公尺。根不发达且存活时间极短,其功能迅速地為气根所取代。蕨叶大型,可达数公尺长;作三回羽状深裂,或成三回羽状复叶;簇生或丛生;一旦老化,会自近叶柄基部处折断,并残留部分叶柄於茎干,系其重要特徵。叶柄粗壮而饱满,外披细尖刺与具有光泽的褐色鳞片;青绿色而基部呈紫黑色。羽片殆為青绿色至绿色,有短柄,边缘则有锯齿;上表面沿羽轴、小羽轴,叶脉著生有刚毛,下表面则披有鳞片。孢子囊群圆形,成列著生於羽片背面之中肋的一侧,其上并覆有一薄膜状、光滑且為早落性的苞膜。孢子亦為黄褐色。

3 地理分布

  笔筒树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0米,胸径10至15厘米。喜湿润环境,生长于山沟中。孢子囊群生长期约4个月,孢子叶一年长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但无配子体生长环境,所以无幼苗。笔筒树形美,高大挺拨,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过去仅知产于台湾,1982年在厦门偶然发现一株,因此,对研究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一定意义。产于中国台湾台北宜兰桃园、南投、花莲、屏东、台东及福建 厦门。在台湾生1 000米以下山地,偶达1 500米。菲律宾及日本也有分布。 原生於台湾全岛中海拔以下山区,笔筒树是北部低海拔森林常见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向阳开阔地,形成笔筒树林的特殊景观。

4 生态学和生物特性

  笔筒树

  本种树干高,无直根系,具数不定根,喜气湿度大,土壤湿润的环境, 常生长在山沟。在厦门,生长在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为主的阔叶林下墓地、被 雨水侵蚀的2米深的沟中,坡向南偏西,坡度15°。森森群落高约15米,群落覆盖度达70%。 土壤肥沃,含砂量大。当地春季多阴雨,夏季常有台风和暴雨,气温和湿度均适合孢子体植株生长。唯秋季冬季多晴少雨,生境干旱,但沟中相对湿度大,又可避风防寒。经观察,孢子囊群生长期约4个月,孢子叶一年长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但无配子体生长环境,所以 无幼苗。 老叶易掉落,干上有叶痕存在,干上密生黑色细长之气根,可製成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园艺用品。早期,人们会用它笔直的茎干来作便桥或工寮的支架,也可製成花纹天成、美观耐用的笔筒。茎干末端幼嫩的髓心可以吃,嫩芽及嫩叶也可食用。

5 笔筒树属简介

  笔筒树

  原产地:中国、琉球、菲律宾。 大型树蕨类植物。 茎干粗约15~20公分,常高达5~12公尺以上,树干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显的椭圆形叶痕,下半部密被气根状的黑褐色维管束。 叶片大片﹐三回羽状复叶﹐螺旋状排列,丛生干顶,叶柄上部呈绿色,基部转紫褐色被金黄色鳞片,小羽轴腹面被白色,透明鳞片,鳞片之两边及前端有刚毛,小脉二歧,游离,孢子囊堆着生在分歧小脉之基部,无孢膜,又叶密被金黄色鳞片,老叶枝萎后脱落后会留下名显的叶痕。 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笔筒树茎干上半部去髓干燥后可作为笔筒,因表面遗有美丽的叶痕,混然天成,美观耐用,这便是笔筒树得名的由来。茎干下半部则里有层层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削下之后称为蛇木,常被用来栽培兰花。

   笔筒树 - 保护价值 笔筒树树形美丽,高大挺拔,树冠有如巨伞,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园艺观赏植物。大陆仅厦门一株,对研究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一定的意 义。

6 保护措施

  一笔筒树,滨邻厦门大学校园,学生常来附近野炊,农民亦在此放牧,毁于一旦的可能性极大。虽然学校当局已用铁栏栅围护起来,毕竟范围大小,不足维护稳定的生态小环境。建议结合校园建设,扩大保护范围;组织力量观察记录生长发育周期情况,测定各项生态因子指标,为扩大栽培提供基本资料;进行孢子繁殖和叶尖组织培养试验,尽快培养 出新的植株。广州香港已引种栽培。

7 形态图片说明

笔筒树

  

笔筒树

  

笔筒树

  

笔筒树

  

笔筒树

  

笔筒树

  

8 笔筒树的用途

  笔筒树

  1.早期,人们会用它笔直的茎干来作便或工寮的支架; 2利用交结的气生根,制成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园艺用品。

  3.可制成花纹天成、美观耐用的笔筒。

  4.茎干末端幼嫩的髓心可以吃,嫩芽及嫩叶也可食用。

  5.可当中药材,将木质部切细,用蜜炒再煎服,可以止咳并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幼芽捣碎还能外敷瘫疽。

9 笔筒树王

  笔筒树

  大型树蕨类植物。 茎干粗约15-20公分,常高达5-12公尺以上,树干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显的椭圆形叶痕,下半部密被气根状的黑褐色维管束。叶片大片﹐三回羽状复叶﹐螺旋状排列,丛生干顶,叶柄上部呈绿色,基部转紫褐色被金黄色鳞片,小羽轴腹面被白色,透明鳞片,鳞片之两边及前端有刚毛,小脉二歧,游离,孢子囊堆着生在分歧小脉之基部,无孢膜,又叶密被金黄色鳞片,老叶枝萎后脱落后会留下名显的叶痕。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笔筒树茎干上半部去髓干燥后可作为笔筒,因表面遗有美丽的叶痕,混然天成,美观耐用,这便是笔筒树得名的由来。茎干下半部则里有层层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削下之后称为蛇木,常被用来栽培兰花。

10 木羊齿樹蕨

  笔筒树

  笔筒树又称为木羊齿-樹蕨。树蕨学名Filicium decipiens,英名Fern Tree或Japanese Fern Tree,就因為很多人常用Japanese Fern Tree(日本树蕨)称之,所以常让人误认他是原生日本的植物,其实他是原產印度及热带东非的植物,至於外国人為什麼会称他為日本树蕨已不可考,在台湾大多称之為树蕨及木羊齿或树羊齿,不过树蕨及木羊齿这两个名称也同时是台湾桫欏(蛇木)的别称,所以在名称说明上需辨别清楚以免混淆。 树蕨在未长成树型之前,如果初次见到时,他独特的叶型常让人误认他是一种蕨类植物,其实他是无患子科的常绿性小乔木,树蕨的叶為互生羽状复叶,每一羽状复叶有8-12对小叶,小叶為互生或几近对生,小叶长椭圆形,全缘浅波浪状,叶面平滑并富有光泽,其中最特殊也是最明显的特徵,就是在羽叶的中轴,每相邻的小叶之间,会长有狭长三角形的翅叶,如此看就很像蕨类的叶子。

  此植物对生长的环境适应性范围相当广泛,它可以在全日照的环境下成长,以可以在遮阴的情况下生长,是一种

  笔筒树

  极适合室内盆栽的观叶植物,树蕨的成长相当缓慢,但他却可以长到6-8公尺左右成為绿荫浓密的大树,花為白色小花,开花后所结的种子為深褐色约黄豆大小,树蕨的主要繁殖方式就是以播种繁殖,种子越新鲜发芽率越高,所以新鲜的种子常在寄送的过程就已经发芽,所以在寄送的过程如果时间过长,常常会因為种子的呼吸作用造成包装内过於潮湿而发霉,这点需特别留意。 春夏為树蕨主要的成长季节,在生长的季节需给予充分的水分,而且供给适度的肥份,如此才会有效的成长且叶色浓绿,当植株成长到枝叶茂盛的程度时,则需留意栽培环境的通风性,如通风不良易產生介壳虫危害,不过与一般植物比较起来,树蕨的病虫害算是少的了,一般来说树蕨对环境选择不严苛,栽培容易,室内外均适宜,利用性很广,幼株枝叶茂密时可作為绿篱植物或室内观赏盆栽,成株可整枝成為单干树型的庭园树,用途广泛,只可惜成长缓慢农户大多不愿栽培,因此一般消费者较难在一般市场上看到他的踪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