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自静其心”的条幅,很喜欢。观历史脉胳,看人世沧桑,艺事的研习,科学的探索,文坛的攀登,事业的成功,无不是在“静心”的温床上孕育种子,自“静气”的暖棚里吸纳滋养。 关于静的哲学,古代圣贤先哲有许多精彩的议论。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曰复命。纷繁万物回归根本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八字名言,说明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与宁静是密切相关的。他为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安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得器物”的遗言,果真言行一致,这同他宁静淡泊的情怀大有关系。梁代学者陶宏景则曰:“静者寿,躁者夭。”意谓:心静的人长寿,浮躁的人短命。他长年山居,心境或灵魂状态的安宁、平和使他活了80岁,这在当时已是长寿了。 关于静的种种好处,古人似乎都讲到了,而我以为在当今纷扰浮躁的情势下,自静其心更是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态度。 静心好读书。图书馆里飞拈而出的一个“静”字,于落针可听、翻页能闻的氛围中,可以听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悸动;夜深人静,万物皆入梦中,与白天的喧嚣告别,回书房安下心来阅读,可以听到学人一腔热血的涌动。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痴迷其间”。每天清晨,他挟书寻一静地,孜孜相读,夕阳西下,挟之而归,他称之为:“人生一乐也!”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挣脱庶务缠身、迅速进入读书写作状态方面,则彰显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他白天工作,夜间写作,两不相误,而且时有创作高潮的到来和力作的面世,这无疑得益于一个“静”字。人要生存、要发展,总是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增益新智慧。这就需要有一点摆脱纷扰的心智,有一点拒绝浮躁的定力,能忙里偷闲,能让心静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一点书,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无疑是令人快慰的事情。 静心好思考。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想这个精灵与喧嚣无缘,唯有静心才能悟出真谛。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10年的潜心思考;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谢绝一切公务活动,闭门苦读苦思6年;还有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出奇制胜”,科学发明家的“茅塞顿开”,思想战略家的“豁然贯通”等等,无不是静心思考,绞尽脑汁的结果。人都是有思维能力的,但要使这种思维能力表现得深刻有力,进入“飘然思不群”的境界,身处喧嚣扰攘的氛围是不行的。经验表明,唯安才能得思。而安,就需静之。静则安,安才可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把所做之事、所言之语用“联系”与“发展”之线串起来,形成较为深刻辩证的认识,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把握。固执地追求静心,投入地做点思考,正可显示大浪过后沙滩上坚实的脚印,正可体味在寒冬中才能认清春天的本色,方能给自已一分充实,收获一分成功。 静心好励志。古人曰“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往今来,一些清修之人喜欢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排除杂念,以求得心灵的宁静。现代人不可能远离凡尘过隐士生活,只能自静其心,保持一种心态的平衡和超然。《易经》讲到君子的平衡之策:“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宇宙空间之大对于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地球是圆的,我们每个人的站立之点都可视为中心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立得住!唯有心静方能使我们坦然面对一切,在各种诱惑和视觉冲击面前,保持一种清醒、一种彻悟、一种睿智,自觉摈弃诱惑、滤防杂念,营养灵魂,进入自我完善、人格升华的境界,最终使自己站得稳、立得住。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缠上了“名缰利索”,又岂能站得住呢? 自静其心是一味良药,它可以医治浮躁、攀比、埋怨、冷漠等现代疾病;自静其心又是一种追求,它可以把人们引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境界。这样,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所追求的并非只为了生活,而要追求生命更深层的东西。”倘若能修炼到官员没有浮躁气、商人没有市侩气、读书人没有迂腐气等等,那么就进入了至静至乐的境界,也就得到了静带来的生命之根本。 摘编自《中国监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