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去来辞 历代名家书画

 历史之眼 2014-07-13
东晋陶渊明不欲為五斗米折腰,离开宦场,作〈归去来辞〉抒发己志。本幅即描绘〈归去来辞〉起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至「叁径就荒,松菊犹存」一段。画中陶渊明载菊乘舟,家人欢欣迎接,融入辞中「舟遥遥以轻颺」、「僮僕欢呼,稚子候门」所述。 陆探微為南朝宋(西元四二○—四七九年)画家,以善画人物故实得名。唯本幅以画风论,可能是十叁世纪以后的作品。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也是中国绘画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此图在手卷上,以单景构图的方式表现陶渊明「返家」的情节,画中陶渊明策杖漫步,有两位僕人随行,一人携带古琴,一人背负著酒罈,前方则是种植有五株柳树的家园,象徵他「五柳先生」的自号。历代画「归去来辞」的画家,以北宋文人李公麟最为著名,他以「白描」人物的技法来詮释这个故事,影响了后代的画家。此幅画的作者,虽然旧传为赵孟頫,不过画人物的衣纹用笔快速、转折劲利,可能是出自元代其他追随李公麟风格的画家笔下。本幅画也与明初宫廷和浙派画家之间有紧密关连,例如将主要人物活动置於画面前景的手法,以及带有书法趣味的用笔,都影响了戴进或李在的作品。
       
本件为巨幅的诗意画作。画面右上方题款为「嘉靖己丑(1529年)菊月望后(农历九月十五日后)。王畴雍作。」并钤盖朱文印「歷山」,标明本画出自王世昌手笔。王世昌出身山东地区,虽然迄今难以证实是否担任过宫廷画家,不过,他的画风却十分接近于弘治朝宫廷画家钟礼、王谔等人,他们的风格主要以斧噼皴技法,来描绘巨石的质理,并用缓和疏朗的构图,营造画中诗意的气息。画家依据东晋陶渊明的文学名着-〈归去来辞〉来描绘。画中主人翁为头戴斗笠的年长文士,他与随从骑驴前行,从远方渡口而来。此时僮僕从屋舍而出趋前欢迎,两幼童立于门口,沿路佈满盛开的菊花,还有数株松树。此作与〈俯瞰激流轴〉为姊妹作。因为两者不但都出自王世昌手笔,主题也都与文学作品〈归去来辞〉有关,尺寸又几乎完全相仿,可以推知是画家在同一时期製作的成套作品。
   

 《归去来兮辞》赏析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①,生生所资②,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③,脱然有怀④,求之靡途⑤。 会有四方之事⑥,诸侯以惠爱为德⑦,家叔以余贫苦⑧,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⑨,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⑩,公田之利⑾,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⒀。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⒁。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⒂,当敛裳宵逝⒃。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⒄,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⒅。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