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高三语文复习课的那些“理儿”

 菡萏香 2014-07-16
 说说高三语文复习课的那些“理儿”
                                 浙江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
   
    笔者每学期都要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进行调研,每次调研听课不少于20 节。一个总的感觉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又最难的课是高三复习课,最不重要又最容易的课也是高三复习课。最重要,是从应然状态讲,它能决定高考成绩,关乎学生前途;说最难,因为复习课没有现成教材和教案,要温故知新又要迁移拓展,所有的语文能力都要在这里见分晓。说不重要,是从实际效果看,好多复习课与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没有因果关系;说最容易,就是一张卷子“ 打天下”,发资料、做模拟、讲题目。讲义做完,复习也告结束。凭着课堂观察判断,教学效果是“三三开”:三分之一好课,高效;三分之一合格,有效;还有三分之一的课是无效的。而这样的“分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教学定位

    笔者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复习课可能是认识问题:现在教学生态中如何教学复习课?什么是复习课?复习课除了应试训练外还需要人文训育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清楚,教学定位就可能发生偏差。
    应试愈甚,语文学习的环境愈恶劣。语文学习不易起色,考试语文拉不开分,这是课程性质决定的。再说从学校管理者到学生,都有急功近利的特点,所以不要希望学生舍得在课外时间学习语文。语文复习只好在课内解决,这样,语文复习课就应该是练习课——珍惜45 分钟,当堂练习,即时反馈,教学过程应该是练习和讲评的过程!那种课内讲方法、课外发讲义的课约等于浪费时间:因为课内奢谈方法并不能形成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而课外学生又不肯为语文花时间,讲义发了也是白发。
    所以符合实际的复习教学应该是发现问题、诊断缺陷、完善结论的过程,语文复习课就应该是诊断课!如何诊断?就要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展开来,让问题困惑裸出来,把缺陷的答案写出来。在此基础上质疑问难、查漏补缺、修改答案。所以,诊断和修改,应该是复习课的主要环节。从现场看那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讲的复习课基本上是无效的。
    但话又说回来,训练和诊断就是复习课的全部吗?如何发挥复习课的人文训育功能?如何运用好文质兼美的文本资源?我们在太多的课堂上,见到太多“暴殄天物”的现象:教师把一个个意味深长的,于学生“心有戚戚也”的文本,搬上手术台,亮出解剖刀,机械俗套和陈词滥调充斥课堂。语文教师的语感和美感荡然存,审美教育和人文熏陶抛之脑后。整个高三复习教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情感枯竭,兴趣全无!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教师甚至在必修课5册教材结束后,高二上半学期就提前进入复习教学,而所谓的复习教学又是见题不见文、见题不见人的机械操练。我们知道,感性活动既是认知的动力,也是认知的源泉,这是人类认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我们也知道,机械重复的操练会使人的语言感觉迟钝,加速学习过程的“高原现象”。很多课堂无视这些规律,却要求高效,岂非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教学程序

    多数复习课的程序大同小异:考点解释——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 方法总结—— 练习迁移。这样的环节确有合理的逻辑,但是千人一课,便觉乏味。试想考生单一门语文就有26 个题目(每题起码涉及一个考点),有些考点又可以分为几个分点,每个考点都这样“五环”下来,不产生“审美疲倦”才怪呢。而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教学,还是教研员深入课堂时才“贡献”给你看的,平时教学,多数是一张资料,依题而下,“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当然,“依题而下”也是一种逻辑,但是,还有没有更为合理的环节安排呢?
   调研发现,凡是有效的复习课,都注意了这样几个要素:1.目标。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目标,一个环节有一个环节的目标,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又辐辏向一节课的目标。有些人认为复习课是不要预设目标的,因为一个考点就是一个目标。即使如此,这个考点属于哪一个层级?要达成到什么程度?让哪些学生达成?这些目标,肯定要预设。2.内容。内容一般由考点、考点涉及的语文知识、文本资料、知识的载体(题目)、相关答案、评价的准则等组成。这些内容又以教材内容、典型考题、模拟试题、课外材料等形式出现,而且难度不一。备课的工作就是选择的工作,如果不根据学生基础、不考虑教学目标、不兼顾备课组计划,拿来就做,做好就讲,就没有针对性。3.程序。同样的内容,组合的方式和结构不同,效果就截然不同,这同石墨和钻石的碳分子结构不同一样。认知的规律、知识的系统、教学的法则如能“ 三合一”,则效果上好佳!就一般而言,归纳法总是优于演绎法,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过程到结果更符合人的心理过程。4.结论。结论应该是从过程中推出来的,不是老师硬生生地“总结”出来的。复习课的精髓就是把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地推演出来,因此复习课不妨称之为“ 过程演示课”;结论应该是建构的:对某一点的认识应该是深化的,综合化的,条理化的,呈现简明扼要的结论往往是复习课追求的目标。

                                        教学策略

   关系先于教学。我们常见这样的复习课堂,内容并不特别,方法也不高超,但是教师一进教室,就可以觉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的到来有期待。上课期间学生目光专注,互动积极。相反有些课堂内容不可谓不准确,教师讲述不可谓不流畅,但是学生埋头干自己的活,面无表情,悄无声息,只有教师“独角戏”。更有甚者,学生也抬起头听讲,但是眼神歪斜,表情不屑,分明是不相信老师的课。可以说,凡是师生关系好的,学生成绩就好,凡是关系差的,成绩就不好。经过深度追访,发现此种相关性,没有例外。现实中经常有年轻教师的学生成绩超过名特优教师的学生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年轻教师一定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就是考试分数。不是从内心深处爱学生、敬教育,很难有有效的教学。兴趣先于方法。进入高三,如临大敌。教室上方普遍挂倒计时标志,各种五花八门的励志语言悬在头顶,最绝的就是两个字:“拼了!”这种心态是把学习内容当作敌人,把同学当作对手,把复习当作战斗。课上课下,教师也强调高三是命运的转折点、分水岭(其实制约命运走向的因素太多了),于是绝大多数的复习课是只有考点、只有讲义、只有技巧、只有分数。语用题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本是教学和生活极好的连接点,但教师就是熟视无睹。阅读题本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即使读一遍,学生也会心旌摇荡,但是在老师眼中就只是一堆出题解题的语言材料。一个文言语段,本是一件有趣的古人轶事,只剩下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之类的“脑筋急转弯”。至于如何设计有趣的“ 开场白”,如何把考点鲜活地“生活化”,如何铺设引人入胜的过渡转折,如何及时表扬和激励,都抛诸脑后了。教师只有一个念头:高三是大敌当前,只有负重拼搏。在“ 拼搏”过程中,教师发明拼搏的“几步几法”,于是高三复习就是整个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技巧大总结。至于这些个方法、技巧、格式是否真的化为应试能力,只有天知道!于是整个高三阶段,多数学生在沉重单调、严肃紧张、机械疲累的心态中过日子,正因为高三是难堪的日子,所以在高考以后就有那些点火烧资料的“ 纸船明烛照天烧”的普遍盛举。
    学情先于考纲。考纲的要求是一种高校招生的标准,“尺子”刻度必须统一,但是学情则千变万化。对高考关系最大的学情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升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这两种实际状况。目前所有的学校或明或暗地都有一个“一本”指标,指标从个位数到三位数不等。某些生源差的学校,只要有一个学生升入“ 一本”,全校就为“零”的突破而高兴!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老师的教学起点只针对班级里少数上一本有潜力的学生,还美其名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多数的学生真的成了“ 沉默的大多数”。整个高三教学,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利用大好的青春年华在为一两个学生“陪读”,教学的荒谬、残酷和不公由此可见。即使从提高高考成绩而言,这样的教学也是事与愿违。从一份试卷来看,复习教学主要是落实运用那些占60%左右的基础知识,从一个班级来说,复习教学要着眼于后50%的学生,能否掌握这60%左右的基础知识,这应该是决定复习教学的最大最根本的“学情”。只有后50%掌握了基础知识,班级的平均分、学科的高考成绩,才能“水涨船高”。
    具体先于抽象。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关系是综合和分项、概括与分解、迁移和定点、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前者是概括的,后者是具体的。概括性、综合性、迁移性应该是复习课的特征,但是所有的综合概括和迁移运用都必须建立在认知活动规律上。譬如,要认识某个体的特征,是就个体到个体,还是把个体放到这一类整体中去认识更能认清其特征呢?显然是后者,因为前者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这样,在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复习中,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实在要先于题目解答,但目前阅读复习课的普遍做法是学生对文本基本的结构、章法、内容和情感不甚了了,直接去解答文后题目,有的还美其名曰“直奔主题”“问题开路”,有利于提高效率。譬如复习课的应试技巧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个技巧是怎样的来得?
    技巧应该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答案不断完整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于是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认识的疑惑,剖析答案形成的过程要先于技巧总结。有的课滔滔不绝地进行考点解释、例题示范、答题要领、技巧总结,临下课时,才布置练习。光说不练,或者说多说少练是普遍毛病。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有哪些困惑,答案表述有哪些问题,教师一概不管,整堂课就是老师在宣读一篇应试技巧的论文。

                                               教学方法

    程序安排和策略选择,其实都属于方法论范畴。复习课的方法选择确实很关乎效率。据说“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处在“金字塔”尖的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用“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方式学到的内容,分别保留到10%、20%、30%。而“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佳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可见,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上面实验中的几种学习方式在复习教学中都有出现,如“ 听讲”就是“讲述法”(教师讲,学生听),“阅读”就是阅读材料和题目,当堂作业有时候也属于一种“阅读”,“ 声音和图片”相当于“ 学案法”(提供课堂练习纸,师生根据练习纸的内容组织教学),“示范和演示”相当于例题法”和“板演法”(教师讲解例题,或学生在黑板或投影仪上演示解题),“小组讨论”就是“同桌”或者“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演练”“ 做中学”相当于“ 当堂练习”“ 即时反馈”,“马上应用”“教别人”相当于“互评法”(师生角色互换,学生以教师角色评改学生作业)。根据观察,采用“讲述”法的课堂不少于50%,敢于、舍得让学生当堂练习的不到30%。可惜的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恰是最低效的方法,而高效的方法我们最多是偶尔为之。
    除了以上诸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不可小觑。但相对于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内容规定性比较强,“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考纲规定好的,教师在内容上发挥余地较少。我们没有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独立内容来讲,并不是说复习课教学内容选择不重要,而是复习课教学的内容选择主要体现在难度的掌控、范围的明确和新旧知识的衔接。举例来说,教得多难才算合适,这是内容选择,但更多偏向于教学策略;哪些知识该教哪些知识不教也是要根据考纲和学情,当然属于教学定位问题,与策略也是相关的。因为初高中教材存在的衔接问题,语文高考的语文知识和初中所学的语文知识不一
定一一对应,这时候如何温故知新又是一种方法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