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后的辉煌
黄开才
苏老先生一生“三贬”,一次比一次贬得偏远,一次比一次贬得惨烈,一次比一次贬得绝望。“三州”是他的伤心之地,不幸之地,痛苦和磨难之地。然而,在“偏远”的地点,在“惨烈”的情景下,在“绝望”的痛苦中,旷达的苏东坡,竟激扬起生命的另一种风采,升腾起生命中又一次希望,闪烁着人生的又一次辉煌。“三州”变成了他的“有幸”之地、成就“功业”之地,人生辉煌和文学高峰之地。 苏东坡一生“三贬” 苏东坡第一次贬谪在黄州,鄂东一个偏僻的小镇。在那里,他“寄情于山水之间,泛舟于赤壁之下,躬耕于东坡之上,生活在百姓之中”,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著名篇章,留下了千古之绝唱,开创了豪放之词风,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他把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第二次贬谪在惠州,岭南一个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佛学”思想,并以极大的精力创作“和陶诗”,他评价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经过品味后,陶诗的艺术价值在诗歌史上,获得了重新的发现,达到了艺术的极至。 第三次贬谪在儋州,海南一个更加偏远的“荒蛮之地”。他把灿烂的中原文化带到了海南,在这里“讲学明道、教化日兴”,使此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他为海南的文化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14年6月,我和我的战友们,来到了海南,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儋州,来到了仰望已久的东坡书院,追寻东坡先生的足迹,探寻东坡居士最后一次辉煌的原因。 椰林丛中的东坡书院,坐北朝南,院门古朴别致,门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东坡书院”,出自清代举人张绩手笔。书院的主体建筑是古色古香的载酒堂,这里曾是东坡先生设坛、讲学、授业之处。载酒堂后方的大殿及两侧耳房内,陈列着东坡的书稿、墨宝及历代名人的诗文、碑刻、楹联、匾额等物,墙上两幅大理石石刻,其中有一幅是明代才子唐寅所作《东坡笠履图》。 书院两侧是东、西园两处院落。当我信步走进西园,只见古树参天、花木扶疏,浓荫之下,庭院愈显幽静。花木丛中,矗立着一尊东坡铜像。东坡先生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手持书卷,儒雅淡定。我肃立在东坡先生铜像前,驻足良久。思索先生宦海沉浮的坎坷人生,感悟先生旷达超然的人格魅力。 我在想,一个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一个曾官居“副部级”的高官,一个为中华文明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学者,晚年本该享享清福的。然而,命运就是捉弄人,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躬着腰,驼着背,步履蹒跚,满身凄凉”的来到了儋州,来到了这样一个荒野之地,堂堂的大宋王朝,竞容不下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文豪,非要把他整死不可。 然而,就是这位可敬的老人,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直起了腰、挺立了背”,再一次奋然前行了。他把儋州变成了新的战场,把书院当成了新的舞台,唱起了人生的又一次大戏,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拼搏,创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辉煌。照说,一个60多岁的“流放犯”, 还有什么“大戏”可唱,还有什么“拼搏”可搏,还有什么“辉煌”可言呢?这,就是东坡先生可爱、崇尚、伟大、魅力之处。他一“出手”就与众不同,他一“出口”就不同凡响。只要他出口了出手了,非创造出辉煌不可,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辉煌之一:“讲学明道,教化日兴,人文之盛,实自公启” 这段话出自《琼台纪实史》。史书上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也就是说,自从宋苏文忠公东坡先生谪贬儋州以后,传播中原文化,这里教育文化日益兴旺起来,海南人文之盛,长久不衰,实际上就是东坡先生开创的。 东坡先生来到儋州以后,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草屋作为学堂,并根据《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为学府取名“载酒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改名“东坡书院”。别小看这个“载酒堂”,这可是当时海南第一个最高学府,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诗人、书法家,也是世界顶尖级的教授来担任老师,级别够高的了。因为,这片蛮荒千年的土地,太需要文明的滋润;这片土地的学子,太渴望高师的教化。为了明晓人生的意义,为了懂得圣贤的道理,为了学习文化的精妙,他们不怕风急浪高,不怕海贼劫道,克服一切可以想象或无法想象的困难,成群结队,风尘仆仆地来了。一时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好一番热闹景象。在苏东坡没有来海南之前,这里祖祖辈辈没有出一个进士、举人。据记载,自东坡先生办学以后,海南人文鼎盛,人才辈出,宋代就出了17个进士,明代共出了进士74名、举人317名,清代亦出了进士31名、举人178名。 也正是从苏东坡开始,这片土地的“儒雅之风”日渐兴起,至明清之际,洗尽“蛮荒”的琼州府城,已出现“一里出三贤,五里三进士”的人文气象。后世海南名人,圴以东坡先生为榜样,热心助教兴学。据《琼州府志》记载,自宋迄清,除府城东南的琼州学宫、琼山县学宫外,一条美舍河,自上至下,便办有琼台书院、苏泉书院、崇文书院、雁峰书院、东坡书院等10多所著名学府。后世丘浚、海瑞、薛远、许子伟、唐胄等一大批海南俊杰,也都得益于这些“学院”的教化,而融入大中华的文明体系之中。 在东坡书院,我看到这样二副楹联。一副是: 灵秀毓峨眉,综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 文明开儋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 另一副是: 一代文忠,赤壁遗篇,皓月经天,光遮北宋; 千秋圣德,桄榔留迹,春风化雨,惠泽南荒。 这两副楹联,正是这种人文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正是东坡先生为海南文化,作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真实写照。有诗赞道:“谪居儋耳有三秋,轶事繁多史籍留。劝导庶民兴学馆,写成经义教名流”。真可谓“东坡不幸海南幸”,有了东坡先生的“讲学明道,敷扬文教”,海南的文明进程大大推进了。 辉煌之二:“勤奋耕耘,著书立说,挖掘历史,传世久远” 东坡老先生已经是文坛巨匠、著作等身了,有什么必要再继续劳神费力,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呢?这就是苏老先生伟大崇高之处。年龄尽管很大,著作也着实不少,但他始终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叫他放弃学习、放弃写作比登天还难。 东坡书院有一石碑,上有东坡老先生亲笔手书“劝耕圃”,就是劝导大家勤奋耕耘。东坡书院陈列馆有一张“东坡居儋著作统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了东坡先生笔耕不辍的成果:“诗127首、词4首、表2首、颂1首、赋5篇、碑铭4篇、论16首、杂论76首、书信38封。”他整理了杂记文稿《东坡志林》,动手编撰了《书传》、《易传》、《论语说》,并以此作教材。与学子交流,使学子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其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上说:“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书传》《易传》《论语说》),传诵当时也。”他还完成了“和陶诗”十五首,终于为自己的和陶诗一百四十二首画上句号。东坡一直将陶渊明视为精神知己,离开惠州时,已经写完了一百零九首,最后的十五首是在海南完成的。弟弟子由这样评价“和陶诗”:“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对东坡的岭南之作发出这样的感慨:”东坡岭外文字,读之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 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边讲学,一边劳动,还要搞学术研究,还要写文章,该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而东坡先生做到了,做得是那样的精妙,那样的极致,那样的完美。东坡先生的“海南诗文”又有了新的韵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给海南给儋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在儋州小住二日,明显感觉到东坡的影响还在,东坡的遗韵犹存。儋州已成为中国“诗词之乡”、“楹联之乡”。 辉煌之三:“移风易俗,治病救人、发展生产、促团结” 苏轼居儋三年,为促进移风易俗,发展农业生产,劝导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儋州至今流传着“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豆”、“东坡话”的故事。当地民众多取咸滩积水饮用,以致常年患病。为解除民众疾苦,东坡先生带领乡民挖井,改变乡民饮用塘水习惯,疾病大为减少。人民为了纪念他,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还配有一副对联:饮水思坡老;甘泉育后英。 东坡先生不仅会写文章,还会治病,可真是一个全才。居儋时,乡民缺医少药,通常通过迷信来治病。为改变这种陋习,他居然研究医学,为百姓开方治病,还专门向广州的朋友王敏仲索来黑豆,制成解毒中药淡豆豉。自此百姓纷纷种黑豆,用来治病,后人称为“东坡豆”。 东坡先生还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创导者,他看到黎族人民受欺凌,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他曾在诗中写道:“咨尔黎汉,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东坡先生还为改进劳动习惯,促进农业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其著名《劝和农六首》诗中,苦口婆心,竭诚功说黎族同胞 改变“不麦不稷”、“朝射夜逐”单纯狩猎的劳动习惯,重视农耕,改进工具,发展水稻生产,这样就会“其福永久”。居儋三年,东坡先生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临别海南,他留下了最为壮丽的诗篇,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日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公元1101年,苏东坡“遇赦北归”,不久,病死常州。我突发奇想,苏老先生真不该离开海南。如果不离开海南,他的生命绝不会这快终结;如果不离开海南,他的文章将会继续写下去;如果不离开海南,他将会给海南人民带来更多的文化滋养。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因为历史只给了苏东坡三年的“居儋时间,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海南的历史上,却是浓抹重彩的一笔。苏东坡以其旷世的才华,豁达的胸襟,非凡的人格魅力,照耀着海南、照耀着中国千年的历史星空,并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