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伤怀

 随缘605 2014-07-17
童年记忆伤怀
                                                                                               史广宁
也许是岁月不饶人,对童年的记忆是那么深刻起来。童年的记忆就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少年时常闯进我的梦乡,带我在故乡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上重温儿时的经历。春天的原野里采过鲜花,夏夜的晒谷场上数过星星,秋天的田野里摘过野果,冬天的野地里烧过野火,凡此种种童年的经历一切都那么鲜活,生动,恍如昨日,童年时小伙伴们在一起欢快的吵闹声历历在目,让我在一份温暖的回忆里,哭着、笑着醒来,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幸福感动。

  人这一生非常奇妙,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怀旧感便与日俱增,尤其是童年的经历更像是一片挥之不去云彩,萦绕在心头,让你在遐想中重拾过去的点滴记忆。为什么对童年的记忆如此深刻?为什么童年的经历总令我们牵挂?有时闲来无事,我会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看似单纯的问题。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一些思索和答案。童年的心灵是纯洁的,犹如一汪清澈的湖水,没有一丝污染和其它任何杂质。当这个纯洁的世界里一旦游进生活的鱼儿,并掀起生命的浪花,一场生命初醒的大戏就开始上演了。童年犹如枝头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虽然静静立在枝头,但心中却满含着无限的期待,期待着完美绽放的那一刻,在人世间充分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正是因为童年的心灵世界纯洁得一尘不染,没有世俗的污染,没有生活琐事的干扰,童年经历的事情才会比其它任何时候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回味和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未度过的。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又是一个理想主义风行的年代。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缘故吧,在我眼里,那个年代各行各业的人们似乎都在为了一个远大理想和神圣的目标而在忘我地工作,我们从他们忙碌的身影里,感觉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地热爱劳动。虽然身上穿着破衣烂衫,却一点也看不到内心的愁苦,他们依然在歌声飞扬、彩旗飘飘的田野里,工厂里释放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战斗豪情,用冲天的干劲和热情,从事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宏伟事业。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人们的生命热情无比高涨,人人都在为心中一个虚无飘渺的美好理想活着,现实的贫穷带来的生活愁苦却被人们抛到了脑后。我们这群少不更事的少年,对于大人们的疯狂热情一点也不理解,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有时还作为局外人去欣赏大人们快乐的劳动表演。他们当时那些近乎疯狂到了不可思议的举动,有时还吸引着我们这些孩子们刻意去效仿。我们天天听父母,听老师讲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王杰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不怕牺牲,大公无私,英勇奉献的感人事迹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精神的种子。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爱党,爱领袖成了我们每个人自觉的行动。沿着英雄的足迹成长,是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主题。虽然那是一个令今天的国人所诟病的一个畸形时代,但作为孩子的我们,没有陷入到政治的漩涡里,只是在按着我们的生命节奏,每个人怀揣着心中的英雄主义的梦想,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

  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生活在乡村的我们,便带着一颗童心,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记得那时在学校里学完简单的课程,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书包,拎起菜筐,三五个要好的伙伴走到一起,嘴里哼唱着在学校里学唱的当时最流行的儿童歌曲,《我是公社小社员》,欢快地走向广阔的田野,在田野里,一边挖野菜,一边打闹,不知不觉中,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便也随着大人们收工的脚步一起回家。沐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各家屋顶上飘起的袅袅炊烟的召唤下,带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半满不浅的一筐野菜高高兴兴回家。小小年纪的我们,从小就格外知道父辈的辛苦,从帮助他们干家务活开始,分担大他们每天的辛劳,差不多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生活的重要经历。现在想来那时的大人们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在集体所有制的约束下,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劳动生活。每天天不亮,生产队的钟声便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于是各家的门便吱吱呀呀地奏响了一曲乡村晨曲,肩扛、手拿锄镰锨鐝的青壮年男女陆续从各家门口走出,并汇集到生产队的大场院里,在生产队长的一番简单的政治训话之后,然后按着统一的分工布置,人们便迎着初升的朝阳,走向了广阔的田野,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动。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人们每天被束缚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着看似简单,实则繁重的劳动。长年累月,吃苦不少,到头来收成却十分微薄。于是各家各户,靠着集体分配的那点微薄的粮食,家家户户差不多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艰苦生活。

  艰难的环境,没有磨垮人们的生命意志。时代就像一座大熔炉,用岁月的烟火陶冶着人们的心智,考验着人们的生命意志,让人们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面对和适应生活的挑战。得不到大人太多管束的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学校和田野。在学校里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背诵《毛主席语录》和学习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批判文章,虽然我们对学习的内容不甚了解,但就是靠着这些在今天孩子眼中十分简陋的学习资料,凭着内心对伟大领袖的那份朴素的敬仰之情,我们十分虔诚地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当时被视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里面那一段又一段不太长,但全然不太明白其中意思的文字。有时为了表现各自对伟大领袖的热爱之情,小伙伴们还时常开展背诵比赛,看谁背的最熟,最多。正是小学阶段这种不讲究方式和方法的非正规学习,让我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毛主席语录》这本小册子里差不多所有的字,这基本上让自己很早就过了识字关,为以后的自由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显然这比现在的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要高得多。每天早早结束没有考试的学校生活,回到家的我们便像自由的鸟儿飞向广阔的田野,除了为家里挖野菜,打猪草,干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在田野这个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我们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按着当时流行的抗日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中耳熟能详的镜头,扮演各种打鬼子的游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中,我们学会了游泳,爬树等各种本领。在田野里疯玩累了,我们便会坐下来,在地上用树枝随便画一个棋盘,用土坷垃或树枝做棋子,小伙伴们围坐起来分作两帮,为各自一方出谋划策。输了一方自觉淘汰,马上换人。还有就是每人随身带着一本当时在孩子们中间十分流行的连环画册,游戏或干活的间隙,各人拿出来互相交换着看连环画册。当时的我们没有手表提醒时间,只要抬头看一下天上的日头,我们就知道回家的时间,自觉地收拾好身边的简单劳动工具,回到各自的家中,完全不用大人操心,到处去找我们。

  每一个年代都会有象征着这个年代的独特的记忆符号,而针对于我们这些六零后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每天伴着广播喇叭里《东方红》的乐声起床,听着《国际歌》的旋律进入梦乡的。军帽、白球鞋、荤油渣、宝塔糖、三色冰糕,红袖章、红宝书,红缨枪,乃至《地道战》、《地雷战》、《卖花姑娘》等中外电影以及红灯牌收音机、大金鹿二八自行车……,无疑就是令我们那一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符号。在那样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虽然也有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但只能藏在心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希望吃到一点美味的零食,但是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差不多一样地拮据,因此能在温饱的基础上,吃到一点可口的美食,只能是我们心中一种美好的奢望。那的确是一个零食稀缺的年代,但是,惟其难得,所以珍贵——不仅我们吃到的每一种零食都能够打动我们的味蕾,而那些有关零食的记忆,也早已与我们的童年时光深深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我们这些60后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味的一部分。无论什么年代,物质生活的富足与贫困,均不能当作衡量快乐、或者忧伤的唯一标准。在当时所谓“奢侈的美味”,不过是吃到一块几分钱的三色冰糕和硬糖块。只有在偶尔生病的时候,家长才会破例花几角钱买一瓶水果罐头。为了这份奢侈的口福,有时我们还天真地盼望着生病。现在想来,内心依然还有一点酸楚的感觉。尽管物质资源如此匮乏,生活如此简单,我们的童年时代却始终充满了快乐的记忆——那时候荒地多、植物多、孩子野,大家都不会为繁重的作业伤脑筋;那时候村子里满大街树上都是唾手可得的美味,柳絮儿、榆钱儿、杨槐花,甚至路边有一种茅草根儿的嫩芽,也能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甚或满口生香。那时候,我们的生活离自然很近;那时候,我们内心都很容易得到满足。如果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童年,那么,60后的童年虽然有些许的伤感与些许的辛酸,但回首既往,在一份凄婉的伤怀之美中,得到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珍藏的美好感受和幸福历练呢?虽然身处穷乡僻壤,但身处自然的怀抱,呼吸着清风吹来的纯净空气,满目碧水蓝天,绿树青草,耳边鸡鸣狗吠,蝉鸣蛙唱,更有那宁静的村落里袅袅升腾的炊烟,和晚饭后乡人们在空旷的场院里一起的闲聊,都带给我们一种格外的亲切和踏实的感觉。虽然现在生活条件与那时有了天壤之别,每每想到童年的时光,记忆的闸门一打开,便会犹如一泓清流从心里流泻出来,总有一份恋恋不舍的心情掺杂其间。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60后大都以生活刻板、内心保守,呈现给世人的似乎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特别在今天那些自诩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眼里,我们的童年简直就无法他们的童年相提并论。没有奢华的幸福,没有家长的娇宠,没有豪华的玩具,就像野地里的一株无人呵护的野草或野菜,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然而在近乎天然的状态里,我们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澎湃着、释放着自己的生命激情,不怨天,不由人,自觉接受着生活的历练,享受着大自然的生命恩泽。我们的童年岁月虽然简单,却决不单调;我们的童年生活虽然贫瘠,却决不卑微。在清贫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没有抱怨,相反得到社会和大自然的一点恩赐,我们都会很知足,并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我们的故事很多,留给我们深刻的记忆;我们的青春很长,流淌着童年生命的激情;我们的经历很特殊,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童年就像一幅简约而美好的图画,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每每想起来,总有一份让人久违的感动在心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