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正派

 女儿家家 2014-07-18

 

 
    刚上班的年轻人,会得到许多忠告,比如跟领导搞好关系,工作上勤快点,上班不要迟到,早一点去单位打扫卫生,干好本职工作,细心一点,不要出差错,听领导的话,跟同事和睦相处等等。这些忠告都是过来人的亲身体会,无疑是有道理的,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可谓金玉良言。

 

    诸如此类的忠告适合中国国情,很实用,年轻人接受了这些忠告,在工作生活中可以避免犯一些出力不讨好的错误。犯出力不讨好的错误让年轻人最为不快。本来做了许多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结果因为在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到位,成绩被一笔勾销,得到的是指责和非议,心里着实感到委屈,痛骂人间不公平。时过境迁,再回首往事,内省自问,才会发现,因为年轻气盛,在做人做事上忘记了过来人的忠告。

 

    还有一些看似不太实用其实也很重要的忠告,比如正派。

 

    人人都认为自己很正派,没有人会说自己不正派。事实上,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很多人受环境、舆论、利益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变得不那么正派了。

 

    在社会上混油了的人,往往是看着风向走的。你得势的时候,他对你是笑脸相迎,甚至是曲意逢迎,甜言蜜语。当你失落的时候,他会像躲避传染病人一样,避之唯恐不及。无论出于何种情势或动机,毕竟还没有落井下石,也勉强可以理解。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见了领导点头哈腰,一脸谄媚的笑,好不自然。如果上嘴唇再加一撇小胡子,简直与汉奸无异,这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悲哀。不能正派为人,即使一时有所成就,或窃得一官半职,也难以长久,更不要说获得品德高尚的人的认同。

 

    身边有一些正派的朋友,按职位来比,他们的成就并不大。但他们的心态很好,不抱怨社会,能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工作,乐于助人,于人于事能持平和的心相待。在一起喝酒、聊天,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坦诚、尊重、恬淡。没有装腔作势、自吹自擂、狂妄自大,更无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心理。有一位朋友在县政府做办公室主任,也是比较重要的岗位了,看起来像教书先生,通情达理,以很平和的心态看待昔日长官的往事。这样的朋友不是很多,有几位,但就是这么几位,我感觉已经很受用了。  

 

    昨天,几位过去的同事相聚,就有这样的好朋友在场。把酒言欢,不言人短,但是也有人说起家庭,感觉老婆不好,说到工作,感觉领导不好,说到社会,感觉还有很多不好。相比之下,正派的人格就显得愈加光彩照人了。

 

    作为一个新入职场的年轻人,想早出成绩、快出成绩,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浮躁的环境里呆了那么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浸染。但是,没有21天是孵不出小鸡的,急躁非但不能早出成绩,反而会因为认识上走入误区,让自己在投机钻营中费尽心机,结果是失去了很多机会,也失去了人格。

 

    正派没有一定之规,大体能够做到热情而不谄媚,帮忙而不添乱,便是一个正派人了,这样的人深知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在职场能做到完全正派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度的把握。要把正派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太另类了不行,见风使舵又显得不够正派。在社会不同时期或不同环境里,正派的尺度是不一样的,“文革”那阵子,有些家庭叮嘱子女在家呆着,不要上街打人、批斗人,这就是那个时代能做到的正派。

 

    现在职场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什么花样的事情都能出现,有时候闭上眼睛回味,可谓精彩极了。嗲声嗲气者有之,装傻卖萌者有之,颟顸耍横者有之,拍马溜须者有之。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壮汉,平时粗声大气,颐指气使,八字步走起来有模有样,见了领导,发出的声音那是真甜蜜,连周围听见的人都快要被甜酥了,小碎步走起来又轻又快,好似京剧舞台上的莲花碎步。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正派的尺度全凭自己把握。尽量少参乎与自身工作无直接关系的人或事,参与大圈圈不参与小圈圈,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对于过分的要求想办法拒绝,对于不涉及原则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难得一份糊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