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设备和环境条件 (一)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主要由定时喷雾设备和营养液循环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二)环境条件 我国南部高温地区可在大棚内生产,北部地区在温室内进行。雨水大的地区要选择排水方便的地块,冬季生产还要考虑设备的"雪载"问题,水源不能含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此外还要注意电的问题,生产过程中不能断电。喷雾槽的方向最好选择南北向,这样有利于光照均衡。 二、生产过程及技术要点 (一)组织培养生产脱毒苗 这与传统温网室生产原原种的前期阶段相同,包括茎尖生长点培养和继代脱毒苗培养两个步骤。 (二)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组培苗生长得更健壮,更好地适应喷雾环境,在定植前要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地点可选在温室中进行。打开瓶口,在空气中晾1d后,将组培苗移栽至拌有岩棉、沙子或蛭石的营养土上,株行距为5cm x 5cm,生长5-7d后,再移栽到喷雾装置的模板上。这个阶段的环境要求:温度l5℃-25℃,空气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间13-l5h。 定植前对营养液、设备及工具进行消毒处理。营养液可采取日光消毒。设备和工具可用100倍的福尔马林清洗或喷雾,也可用固体福尔马林烟雾剂,用量为2.25kg/m2。 三、定值后的管理 (一)定植时期的选择 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3点后进行。先向室内喷水,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将组培苗从营养土中取出,根部放在水中漂洗干净后,移至喷雾装置的栽植板上,株行距均为20cm。移栽时注意不能将根或茎扭断。定植后3d内要用遮阳网进行遮光,室内温度保持l8℃-22℃,湿度为70%-80%,这样有利于组培苗的发根。 (二)定植后的营养液及喷雾时间管理 定植后的前2d用清水喷雾,以后用营养液浓度的1/3-1/2倍液喷雾,7d后改为正常浓度。营养液成分每隔3-5d测l次,20d后全部更换。一般定植30-40d后转入生殖生长,如果定植15d左右即开始结薯,就应当调整营养液成分的比例。开始的喷雾间隔时间定为每隔3min喷雾30s,随着时间的延续,喷雾间隔改为隔l5min喷雾30s,能保证正常生长即可。 (三)定植后的温湿度及光照管理 营养生长阶段温度保持20℃-23℃,生殖生长阶段白天温度为23℃-24℃,夜间为l0℃-l4℃。结薯期温度不能过高,如果高于25℃,则结薯小,且变形。湿度保持70%-80%。光照时间要长于13h,如果短于13h,则需要用日光灯补充;光照不能太强,否则容易伤苗,光照过强可用遮阳网遮光。
(四)定植后苗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由于组培苗是在良好的营养环境中生长的,又有适合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所以生长很快,也很容易发生徒长。因此,当苗高达50cm时,就应当给苗做支架,使其直立,以防倒伏。具体做法:在喷雾槽4个角固定4个立柱,立柱之间系上细绳,相对的绳之间再平行系上绳,将苗系在绳上,这样苗就会顺着绳向上生长了。 四、适时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