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骏:以市场眼光看待贵宾厅的去留

 指间飞歌 2014-07-22

顾骏:以市场眼光看待贵宾厅的去留


近日,国资委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年10月1日前关闭所有位于机场和火车站的贵宾厅。“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一个价格竞争,这个价格不仅表现为电话收费,还表现为贵宾厅等一应营销费用。

近日,国资委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年10月1日前关闭所有位于机场和火车站的贵宾厅。三大电信运营商闻风而动,表示要确保十一前陆续关闭全国机场和火车站内的贵宾厅。消息传出,媒体上引发了热议,不同主体,不同利益,自然就有不同观点。

据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关闭贵宾厅主要是与营改增之后利润下降有关,每家电信运营商每年用于维护机场、火车站贵宾厅的费用高达数千万元,关闭之后能节省不小的费用,也符合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大幅降低营销费用的要求。言下之意是,关闭贵宾厅看似厉行勤俭节约,实际上还是为了控制企业成本,调控三大运营商彼此靠烧钱进行的恶性竞争。

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电信运营商的这番话倒不像“皮相之论”。如果说只为扭转官员养尊处优的作风,出行一次,无论多长时间,必须独处贵宾厅,那不仅脱离群众,而且靡费国帑,须知贵宾厅里什么东西价格都要涨几倍,不是政府埋单,就是国企埋单,多少都是“国有资产流失”,关了才好。

可问题是,贵宾厅里并非都是达官贵人,平头百姓只要每月话费多花几个钱,积累下来到了机场、车站照样可以享受贵宾待遇,这其实只是企业营销手段,“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消费者自己埋单。何况,官员安坐的贵宾厅通常另有安排,与电信运营商等企业没什么关系。一些大机场专门设置了不同级别的贵宾厅,高层次的只接待高级别的,就算百姓愿意掏钱沾点官气、贵气,恐怕也不得其门而入。按理说,真要关闭贵宾厅也应该专指这类只对官员开放、排斥普通民众的“官厅”,而不是虽称“贵宾”其实仍由“一介布衣”自掏腰包的“民厅”。

要求国企省钱,本身一点没错。本来电信运营商都是国企,而且只此三家,一锅饭分成三大碗,何必你争我抢,有什么事不好商量?除非消费者不打算用手机,否则任你怎么调皮,都跳不出国企的手掌心,哪需要这么多营销费用,还搞什么贵宾厅,不是白白烧钱?

“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一个价格竞争,这个价格不仅表现为电话收费,还表现为贵宾厅等一应营销费用。如果哪一家企业在服务上不能脱颖而出,价格上又缺乏优势,那只有被市场淘汰的份。所以,机场、火车站的贵宾厅,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电信运营商给予消费者的“增值服务”,或曰“返利”。本来三家运营商相互竞争,消费者还指望渔翁得利,现在主管部门一声断喝,消费者以后哪怕每月消费再多,这贵宾厅的奢华是绝对没指望了。如此,不是消费者的权益又损失了一大块?有限但实质性的电信收费降价不又给涨回去了?从这一点来看,对于任何可能直接对市场形成干预的举措,恐怕还是需要充分评估效果在先,再考虑谨慎使用。

自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有些人对价格竞争始终难以释怀,总觉得市场竞争是好事,至少已经没有办法反对,但价格竞争不好,会让企业白白损失。殊不知,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效率竞争,而效率越高的企业自然价格可以做得越低,所以市场竞争的最后形式一定是价格竞争。

但有人还会问:“为什么不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作为竞争优势?”其实质量和服务广义上都属于效率范畴,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本质上就是效率的提升,所以最后的竞争还是价格竞争:我的质量和服务比你好,可是价格还能和你一样甚至比你低,这不正是证明了有效率吗?所以,除非一家企业搞垄断或三家企业搞价格串通,坚持不竞争,以维护质次价高的利润率,否则,就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没必要保持价格方面“你好我好大家好”。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行政命令之下,三大运营商关闭贵宾厅是否合适,结论就一清二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