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千四到七个亿

 齐鲁一粟 2014-07-25

从一千四到七个亿

            ——X先生在北大演讲实录节选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主讲人:X先生

主持人:谢百三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谢百三:我手里拿的这本书里面就有一篇文章是介绍X先生的,从21万元到620万元,成功者案例分析。1995年5月,他有620万元,1997年他到北大来的时候,已经有3700万元了,2000年年初是8000万。2000年他做了3个重大的动作,一是买了梅林,后来又买了鞍钢转债,101元买的,之后到了137元。后来他又做了几个重大的战略行动。现在他有7亿多元了,反正从1997年我认识他到现在,他已经翻了700倍。而我呢,则是跟在他后面蹒跚学步,但却老是学不像,而且还经常亏损,所以我现在看到他很不好意思。他虽然是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但是对金融学却学得很深,而且很扎实。另外呢,你们慢慢就会听出来的,X先生不仅学金融,学管理,而且他还学哲学,尤其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指挥他奋勇前进。下面我们就请X先生开始演讲,大家有问题的可以写在纸条上递上来。

X先生:谢谢大家,刚才谢老师谦虚,其实我有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是要请教谢老师的。我今天讲的东西,如果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当场举手或者递条子,我在学术上喜欢与大家争论。

一、我的投资经历。我是从1988年开始参与证券市场的,到现在已经有了20年的历程。这20年的历程,大约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8年到1991年,当时资金从1400块增长到4万块,主要是参与国债现货异地买卖获得的。当时是把国库券从沈阳贩到上海。起步阶段没有办法,往往都是很残酷的,不可能是阳春白雪,当时坐火车从沈阳到上海要31个小时,我有的时候每周要往返两次,光在火车上就要花124个小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当初经营的特点是资金非常少,非常辛苦。像这样跑,实际上挣的也很少,每一次大概挣个两三百块钱,除去吃的喝的和路费100多块钱,也就挣个100多块钱,这样大概搞了4年左右。

谢百三:据我所知,X先生现在不喜欢吃苹果,因为他过去多次在那里跑国库券的时候,没有饭吃,就买苹果吃,现在已经吃腻了。

X先生:你把我这些隐私都揭露出来了,我不得不把这些事讲一讲。有的时候我跑得太累的话,只能从上海坐船到大连,因为船上是可以睡觉的,即使买最便宜的散铺也能睡觉——我常常是坐几次火车,坐一次船。坐船到大连以后,改从沈大高速公路到沈阳。那辆车下午3点发车,到沈阳大概是晚上9点,6个小时。下午有一段吃晚饭的时间,当初为了节约起见,我就买几个苹果。由于大连是出产苹果的地方,价格一直比较便宜;又解渴,饮料也不要买,饭也不要买,一举两得。所以长此下去,苹果我就吃厌了——现在的苹果是改良也好,不改良也好,我看到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吃的。经过这样3年的摸爬滚打,我的资金量从1400元涨到4万元。

第二阶段,从1991年到1994年。1990年上海和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进行了电子报价。这样一来,每个地方国库券的价格基本差不多,因此异地买卖国库券的生意也就不能做了。1991年我入了股市。当时由于自己对股票的认识比较肤浅,资金基本上是随大市沉浮。在这个阶段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的6月份左右大市从1500多点经过六个月跌到300多点,我的资金也从25万元缩水到7万元左右。当时我每日如坐针毡,度日如年,非常难受。但我始终抱着一个信念:股票是国家发的,国家是对人民负责的,它一定会来救市的。这个观点同学们现在听了一定会觉得很荒唐,但当时我就那个水平。抱着这个信念,我一直坚持着,后来到了1991年11月份,大市出现反转,我也开始转危为安,资金也从7万逐步恢复到25万。就这样在这三年中,我的资金涨涨跌跌,基本上仍维持在25万左右。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4年到现在,我的资金从25万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资金量增长了450多倍,按复利计算,每年增长2.56倍。在这其中,有一次交易是在我人生中起转折作用的。有一次,在国债期货中,我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分析,到市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搞清楚了国债期货中保值贴补率的计算方法及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的定义。通过计算,我认为当时的合约被严重低估,如果做多的话,把握非常大。认真的计算使我信心大增,我决定满仓买入国债期货合约。

谢百三:保值补贴率和物价指数上面每个月都会有公布,多数人都因熟视无睹而错过一次次发财的良机。

X先生:我决定满仓买入国债期货合约。当时我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成功,那当然很好;如果不成功,我在单位还没有辞职,大不了回单位继续做我的工程师,最多权当潇洒走一回了。事实上,这一天国债期货的走势与我的预测完全符合,当天就上扬了2块多。我开仓之前是25万,当天就增值到50多万,翻了一倍多一点。我当机立断马上就平仓了,毕竟还是落袋为安。应该强调的是,在我这十几年的经历中,也仅有这一次做国债期货是满仓的,在以后的国债交易中,我基本上保持1/5—1/10的资金量做期货。我认为要取得收益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关键是你承担的风险跟你取得的收益是否平衡,这是最关键的。诸葛亮不用空城计不行,但要用多了他一定会倒霉的,道理也在于此。在所有投资者当中,我有几点是比较特殊的:第一,我在整个证券投资当中不透支;第二,我从来不打听内部消息;第三,30块的认购证,我买了10张,不像有些人买了很多,但也正因为我只买了10张,所以在这方面很不幸运。

二、我的投资理念。我认为在股市当中应该看清大市:“牛市不抓回档,熊市不抢反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看清了大市,才能在牛市中挣到比较多的钱。在牛市中如果我们抓回档的话,踏空的机会远远大于抓住回档的机会,这也就是我在前面谈到的风险不能适应。在熊市中抢反弹的话,道理同样如此。此外我认为在熊市中寻找牛股的获胜概率也是比较小的。因为熊市当中绝大部分股票都要下跌,要想从中找到牛股,难度实在太大,我这种人水平一般,估计没有这么幸运可以找到少得如同凤毛麟角般的牛股,而且上帝也没有对我这样开恩过。

第一点,符合大众心理,领先大众一步。在做股票中,我们讲究的是领先大众一步。如果我们不领先于大众,一直随大流,跟在大众的后面,股评家推荐什么,我们买什么的话,那就很可能会吃套。因为一个股票再好,你把它的优点都发掘出来了,那它的股价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这些优点,这时如果你再买进去的话,风险就是比较大的。还有,我们只能领先于大众一步,不能领先太多,领先太多的结果有时候也非常悲惨。我们讲在期货里面如果大势是往下走的,你太领先开空仓的话,它还在往上涨,那你很可能就会被拉爆,或者叫打穿。在人类历史上,哥白尼和伽利略很伟大,他们发明了日心说,但是他们太领先了,结果都很悲惨。有的时候领先大众一步也体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大众的错误心理,提前一步了结。怎么说呢?我想举个例子,我们在研究电流运动方向的时候,总是讲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实际上我们知道,正电荷是不运动的,运动的是电子,而电子则是负电荷,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从发明电流到现在就是错误的,但是在很多人都认为错误是正确的时候,你就没有必要去硬扳龙头,硬扳龙头人家就会说你不懂。下面我举三个例子来说明我讲的道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举例子,有的时候同一个例子会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用到,因为我交易的次数少,大交易我只做过七八次,因而我不可能像有的每天交易多达好多只股票的投资者那样能讲出很多例子。

第一个是金泰基金的例子。当时我买500001金泰基金,发招股说明书的时候,我认真看了,其中有一条,就是讲到可以对基金配售新股。但是由于这一条在招股说明书的条例里面写得很不明显,所以很多投资者当时都没有在意。

谢百三:我解释一下什么是配售新股,比如说我们拿100万元去摇号,摇到多少就直接分给你多少新股,这样基金就成了一种特权。

X先生:我发现这里有一个配售新股的优惠条件而大家都没发现。第一天,开盘价是1块4毛5分,开盘价实际上是我做的,后来一路下行,最低的时候跌到1块3毛左右,我叫我的助手把我的资金都按1块3毛1打进去,成交了1500多万股,价格就往上抬了。后来过了没多久,中国证监会就落实了这个利好消息,给基金配售了新股,基金的价格也连续上涨,当时最高价涨到2块3毛多,我没跑,后来在2块7分的时候获利了结。后面又增发像新华基金等,我认为基金多了影响供求关系,因为商品的价格不仅是由投资价值决定,供求关系也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发现别的投资者没有发现的事情。只有领先于别的投资者一步,你才能挣到大钱。(待续)

本周经济与股市:

本周世界一些重要的投行如高盛等几家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下半年的GDP增长预期。加之,人们预期“沪港通”半年内要落实、要打通,人们对未来又充满了憧憬,股市越走越好,量也达到1200亿元的四月份高点达到过的价、量。总之,周四、五出现了强劲反弹。主板市场银行、证券公司等纷纷上涨。而创业板则连创新低。

但征询完空方成功人士意见,仍持相当怀疑态度。提的问题是:①现在上边对房地产下调担心的文章都不让发表,而这个大问题影响很大。(到底会怎么走?)②有无投行不调高预期而不报道的。③高铁在西部地区效益肯定不好。④棚户区越改造,房地产越不好卖。⑤大盘股炒得动吗?过去炒银行股,炒民生银行等等,结果大跌一场,很多人亏了钱。⑥“沪港通”基本无用,“A--B”股差价近在眼前,何以打不通?“优先股”搞成几家了,无一家肯出较高利息,结果一事无成。

关于房地产问题,争议很大。日本当年是跌80%,但日本人口近乎零增长,农村城市化运动在明治维新时已完成。而中国年增600万人口,农民仍在坚定地进城,要住房。加之,中国M2从朱总理退休时2003年的12万亿到现在的120万亿,增长太快。这么多的货币不进入房地产进何处?此外,“土地财政”会使地方政府倾全力救房市,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山东的济南。这些是日本没有的。因此,中国房地产到底怎么走,很值得深思,影响42个产业,这才是对中国经济最关键的。但空方反驳:日本货币政策近乎零利率,不是货币更多吗?房价怎么也跌呢。此事仍需密切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