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家庭及精神环境下儿童个性特征与父母个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结构的家庭精神环境特征、父母与儿童的个性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测查了芜湖地区6573例3一16岁儿童的家庭,由家长填写家庭环境量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同时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了3754例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学生。结果:单亲家庭的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因子分低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如亲密度6.9±2 .2/7.7±1.7、7.7±1.7,P<O.001),而矛盾性得分高于主干家庭(3.O±2.O/2.5±1.9,尸<0. 001);核心家庭的情感表达(5.6±1.6)、矛盾性(2.9±2.0)得分高于主干家庭(5.5±1.6、2.5±1.9)(P<0. 001);单亲家庭中父、母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如父亲精神质50.8±11.3/47. 5±10.8,47.6±11.0,P=O.001);核心家庭父亲的神经质得分高于主干家庭(47.3±lO.4尚.2±10 .3,P<0.001);单亲家庭儿童的神经质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54.5±11.0/51.2±11.3、51.4± 10.7,P<O.001),而掩饰性得分低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47.1±9.5/49.8±9.8、50.1±10.O,P<O. 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矛盾性、母亲的神经质因子分别影响儿童精神质和神经质(口=0.309,0.242)(P<O.001)。 结论: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的精神环境、其父母及儿童的个性均优于单亲家庭,主干家庭的精神环境及父亲个性优于核心家庭;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和父母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培养儿童人格特征向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家庭结构;家庭精神环境;个性特征家庭是由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观念的更新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占主导地位的家庭结构由原来的主干家庭(孩子+父母亲+祖辈)转变为核心家庭(孩子+父母亲),随着离婚率的逐年增加,单亲家庭(孩子+父亲或母亲)的比率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逐渐增多,单亲家庭越来越受到关注¨引,而对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的研究少见。本文探索不同结构的家庭精神环境特征、父母与儿童的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为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以市区和周边三个县为整群分层抽样对象。市内按四个行政区,每个区随机抽取民办和公办幼儿园各l所、市教育局直管小学和区直管小学各l所、完全中学和省示范初中各l所;三县区随机抽取幼儿园各1所、乡镇中心小学各1所、非中心小学各2所(其中五年制小学l所)、初中各1所、完全中学共2所。共抽取11所幼儿园、17所小学、13所中学,在抽样的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共抽取173个班级,再以班级为单位整群i贝4查年龄为3—16岁的学生家庭。入组标准:父母受教育程度至少一人达小学毕业以上,均无智力低下及其他精神障碍、严重残疾。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7225套,回收有效答卷6573套。其中市区4085例,占62.1%;三县2488例,占37.9%。核心家庭4411例,占67.1%;主干家庭1859例,占28.3%;单亲家庭303例,占4.6%。向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发放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3802份,回收有效问卷3754份,其中男生1798例,女生1956例。 1.2工具 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亲密度(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情感表达(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矛盾性(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独立性(家庭成员自尊、自信和自主的程度)、成功性(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成功的程度)、知识性(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娱乐性(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道德宗教观(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组织性(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控制性(使用固定的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 1.3测量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在抽样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在会上说明测查的意义、填写表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由父亲或母亲填写家庭环境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有效答卷6573套;由父亲和/或母亲填写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有效答卷中来自父亲4693份,来自母亲4787份,其中2907个家庭中父母双方均参加了测试;召开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班会,由学生填写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有效答卷3754份。 1.4统计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由于大部分家庭父母只有一方参加了测试,少部分家庭父母双方参加了测试。因此父母及儿童的样本量不齐同,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则将分析的两组数据划齐。 2.结果 2.1三种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精神环境特征的比较表l显示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环境除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单亲家庭的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因子分均低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其情感表达、知识性得分低于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的矛盾性得分高于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的情感表达、矛盾性得分高于主干家庭。 2.2三种不同结构的家庭中父亲个性差异比较显示单亲家庭中父亲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但掩饰性或社会幼稚水平分低于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父亲的神经质分高于主干家庭;主干家庭父亲的内外向分高于核心家庭。 2.3三种不同结构的家庭中母亲个性差异比较表3显示单亲家庭中母亲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三种不同结构家庭中母亲的内外向和掩饰性差异无显著性。 2.4三种不同结构的家庭中儿童个性差异比较表4显示单亲家庭中儿童的神经质分高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但掩饰性或社会幼稚水平分低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儿童的得分。三种不同结构家庭中儿童的精神质和内外向得分差异无显著性。 2.5家庭精神环境、父母个性与儿童个性的回归分析以儿童4个人格维度为因变量,以家庭结构、家庭精神环境10个因子、父母4个人格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儿童精神质与家庭的矛盾性显著正相关;儿童的神经质及掩饰性分别与父母的神经质、掩饰性正相关。而儿童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和掩饰性与家庭结构无明显相关(B分别为0.024、一0.005、0.043、一O.032)。 3.讨论 3.1三种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精神环境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在家庭精神环境诸多因素中,反映良好家庭环境因素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的得分明显降低,而反映不良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得分明显升高。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相比,单亲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支持的程度较低,情感表达不直接、不坦率,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成功的动机不强,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不高,对伦理、道德重视不够,而矛盾冲突则较多。表明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的精神环境优于单亲家庭。 通常人们认为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矛盾冲突较多,但本研究结果却显示:主干家庭矛盾冲突少于核心家庭,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本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家庭为主,其家庭成员都已经历了多年的磨合期,一些矛盾冲突多的主干家庭早已解体为核心家庭,而能维持主干家庭结构的大多是矛盾冲突较少的家庭;(2)主干家庭矛盾较多的集中在婆媳关系上,而一般公媳矛盾、岳父母与女婿的矛盾相对较少,但本文未统计当代的主干家庭中的祖辈是否是外祖父母的比例增大,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3)本研究结果显示了与核心家庭相比主干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不够直接、不够坦率,说明主干家庭成员可能善于控制冲动,说话委婉,这对缓解矛盾、维护主干家庭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3.2三种不同结构家庭中父母及儿童个性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结构家庭的父母及儿童个性特征差异有显著性。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个性比核心家庭及主干家庭中的父母冷漠、孤僻、敌意、好攻击、是非感差,情绪不稳定。主干家庭中的父亲个性比核心家庭的父亲外向,善于人际交往,情绪较稳定,不易暴躁发脾气,这对缓解家庭矛盾、维持主干家庭结构有一定影响,这与主干家庭矛盾性得分低相一致。 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的儿童情绪不够稳定、易出现冲动行为。提示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父母及儿童的个性均优于单亲家庭父母及儿童的个性,主干家庭的父亲个性优于核心家庭。有学者认为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一J。是由于主干家庭父母个性特征而维持了主干家庭的存在,还是由于主干家庭的存在而改变了父母个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的单亲家庭82.8%属离异家庭,是双亲个性问题引发了离异,还是离异导致父母个性的变化,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父亲在答卷中掩饰程度明显低于主干家庭,这可能与其长期仅和孩子生活在两人的家庭里受到的约束较少,不需要掩饰有关。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掩饰程度低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这是与遗传有关,还是后天受父母的言行影响所致,还是与其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里,无法得到父母双方的呵护和教育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家庭精神环境、父母个性对儿童个性的影响赵芳萍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的孩子能够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性格较为外向,和大多数人相处融洽,情绪稳定。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比较淡漠的家庭的孩子比较自我中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性格较为孤僻HJ。本研究结果显示矛盾冲突多的家庭,其儿童较冷漠、孤僻、敌意、残忍、好攻击、是非感差;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则较热情、合群、关心他人。父母情绪稳定、不善于掩饰,其孩子亦如此,反之亦然。 李学容研究发现家庭缺损只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诱因,真正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是监护者面对家庭缺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教养方式等。 赵冬菊认为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特定遗传潜质的决定性作用外,后天的环境影响也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儿童的生活范围较小,早期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父母帕]。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结构的形式并不直接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但是家庭精神环境和父母的个性特征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本研究结果证实单亲家庭儿童情绪不稳定与其父/母的不良情绪密切相关,而不是家庭缺损所致的必然和直接的结果。提示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特征,单亲父亲/母亲在家庭缺损的环境中应尽快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改善亲子关系和养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晶,张玲,张美彬.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刘苓,何思忠,吴云.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68-70. [3]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4,20(5):598-599. [4]赵芳萍,马梁红,骆桂秀.1781名柳州市小学生个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1)1033. [5]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2):80-82. [6]赵冬菊.儿童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7]沈其杰,赵靖平,费立鹏.家庭环境鼍表中文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34-142. [8]龚耀先.艾森克人格问卷.湖南医学院.1983.翟杨德森,著.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第一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