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眸历史:被遗忘的一战华工

 石头屋6366 2014-07-29



2014年7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日。常被称为“欧战”的那场战争,在欧罗巴的土地上吞噬的不仅仅是欧洲人的生命。当年,曾经有14万来自中国的劳工,在战事最惨烈的法国北部、比利时西部的前线工作,为法、英等协约国军队制造武器、修筑工事、清理道路、抢救伤员……他们用血肉和生命铺就了协约国的胜利之路,而后在胜利者的纪念碑上,却被久久地遗忘了。图为一战华工与欧洲军官合影的照片。(图/文:武巍)



近年来,随着一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战华工的历史也逐渐揭开了面纱。2010年,在因“一战战场”闻名的比利时西部城市伊普尔,举办了欧战华工展,向世人揭示那段鲜为人知的尘封史实;同年,在曾有1.2万名华工工作、2000名华工死难的比利时西部小城波普林格,竖立了中国华工铜像和遇难华工纪念牌。图为华工在营地休息时理发的照片。



中国人在百年前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不仅应受到尊重,更应该被世代铭记。这组图片就是在伊普尔的欧战华工展上展出的一些华工照片、遗物。图为华工在兵工厂工作的照片。华工在兵工厂工作的照片。


当年华工的留影。



展览上展出的华工照片。



华工的留影。


华工们在用舞龙、舞狮、花灯等形式欢庆胜利。

从展览上播出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能在遥远的欧洲战场上吃到一碗白米饭,华工们有多么开心!


一封华工的家书上写到,端午节全队放假一天,工人们扮演秧歌庆祝节日。


华工的家信


当年编印的华工杂志,内容不仅有华工须知、中英法文会话、新闻时事、世界历史演义等,还有宣传舍己为群、勿畏强而侮弱的文章。

 

华工们利用废旧炮弹皮制作的战地工艺品。


华工利用废旧弹药皮制作的烟灰缸。


华工在炮弹壳上制作的东方绘画。



一块写有“中国劳工团队”字样的铭牌,记录的时间是战争结束后的1919年,地点是法国北部城市康布雷。


展览上展出的一张照片,画面上的华工在搬运炮弹。


就是以上面那张老照片为原型,比利时波普林格市竖立了一尊1米高的青铜雕像,缅怀曾在那里工作的1.2万名华工。


经过研究人员的考证,确定了1917年11月15日在德军空袭中遇难的13位华工的身份和籍贯地。为此,波普林格市树立了一块纪念铜牌。


铜牌上的13个名字代表的是成千上万长眠异乡的英灵。在14万赴欧的一战华工中,至少有2万人死亡或下落不明。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