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杏林脉香 2014-07-29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实施延续性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3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出院时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合理膳食、健康训练、遵医用药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指导,时间为12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1);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生活习惯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O1);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延续性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需长期服药控制。由于病程长,治疗久,患者易产生厌倦的情绪。为了寻求适宜出院后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护理干预模式.长期保持住院时理想的控制血压效果,我科对已经出院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管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1月至20081O月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没有靶器官受损和因原发病导致的并发症,出院时血压<14090mmHg,自愿接受治疗,符合此条件的共173例。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延续性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实验组87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763岁,平均41-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7例,高中32例,初中21例,小学及以下17例。对照组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3961.平均42.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高中26例。初中25例,小学及以下2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出院时病情评估 出院前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内容包括出入院时血压等级和控制情况、健康状况、生化指标、生活习惯、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宣教方案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出院后按此实施。

1.2.2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科室内成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小组.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出院时的状况存档,内容包括患者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工作条件、饮食和生活习惯、爱好、烟酒嗜好、健康锻炼、服药依从性、家族史或遗传病史等。

1.2.3 定期随访制度对照组的随访由医院的随访办公室实施.我科将随访内容交给随访办定期随访。方法是:3612个月各电话随访1次,主要是合理膳食、健康训练、遵医用药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在出现并发症时的应急措施。在满12个月后发放调查表,内容包括血压控制、合理膳食、体育运动、遵医行为、并发症、满意度等。随访调查表由患者寄回随访办公室。

1.2.4 实验组 护理干预管理在患者出院后即实施,患者或家属应用在医院掌握的知识,每天早晨起床时检测一次血压,要求患者及家属各测1次,并登记在医院发放的随访登记表的血压栏内。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基本保持每天一荤一素一菇,禁烟酒。患者适宜的健康运动,快走120步/min以上;或慢跑和走结合,走90步/rain,每天60min。打太极拳、游泳可耐受的运动,每个人根据身体健康程度选择方式和运动量,每周≥5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发生问题随时联系。电话随访1次/月,家访3个月1次,时间l2个月。满l2个月最后一次家访时,由随访办公室人员进行.患者或家属填写调查表,若患者文化程度低无法填写。则口述回答问题,随访人员代为填写,并回收调查表。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13.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z检验。

2.结果

2.1 两组在满12个月时血压情况实验组是随访办公室人员测量患者的血压.对照组是患者在随访调查表内填写的血压。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后。实验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舒张压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l2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2个月后。治疗依从性优83例。遵医率95.4%,对照组优44例,遵医率51.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43.363 P<0.01)。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85例,对照组69例,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z=13.499P<0.01)。实验组改变生活习惯优82例,对照组6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z=12.918P<0.01)。实验组患者在出院l2个月后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2.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l0.其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5.831P<O.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3.1 延续性护理的长期控压效果 由于高血压现在还不能彻底治愈.需长期药物治疗,患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不能坚持长期用药,因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使其病情得以控制,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患者出院时血压控制很好,以后如何维持呢?因此,我院试图找到一个能长期贯彻于高血压患者的控压途径,维持患者和住院时一样的治疗效果。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随访办公室的定期电话和家庭随访,随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治疗问题,避免了血压反复,从而保证了长期稳定的控压效果。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延续性护理长期控压效果满意。

3.2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这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关。我们在随访时发现,患者在血压高于正常血压2030mmHg时,或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时,不再服药维持正常血压;或用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后,因惧怕药物的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而费用过高和药物繁杂是导致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使血压极不稳定,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延续性护理,我们针对性地采取健康宣教,巩固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及时提醒和督促患者家属掌握科学的自我保健和管理方法,自己测量血压。以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和治疗的依从性。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

3.3延续性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还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后,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O(X =5.831P<0.05),说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