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户室“败将”到股市财女

 黑白马2010 2014-07-30

  一个炎热的下午,四平路某茶室,记者见到了40岁出头的江泉,她容貌秀丽,快人快语,寒暄没几句,就直奔主题。

  三张认购证换来股市入场券

  “说起来,我与股市是有缘的”,由于在洋行里任职的父亲有过炒股经历,因此对股票不算陌生。“我入市的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要买间房”。结婚后,江泉的住房十分紧张,有块自己的小天地,是她当时的最大“奢望”。

  更为巧合的是,1991、1992年的两年间,江泉正在职大进修,而她家住在山阴路上,每天回家都会路过证券公司。里面人声鼎沸,她不知不觉中被吸引了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炒股,她被公认为是“有悟性”的炒手。

  1992年,认购证开始发行,江泉用100元钱买了3张认购证,“靠着3张认购证,我跨入了股市大门”。3张认购证先后中了城隍庙、电器股份、二纺机等股票,尽管其间股市一度从1200点跌到400点以下,但一半凭感觉,一半凭运气,江泉竟也做得十分顺利,不久,她的资金账户便由1万元蹿到了10万元。

  透支博消息输得一贫如洗

  渐渐地,江泉在股友中脱颖而出,有人开始委托她理财了。1992年底,在一个朋友的提议下,她借用一个大户的交易卡,“跳槽”来到当时很有名的台湾城大户室,“因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消息”。不料志得意满的她,等来的却是一场铭心刻骨的挫折。

  1993年5月,大户室里一个“很有路道”的朋友突然带来消息,说乐山电力(8.40,0.00,0.00%)马上就要10送7了,江泉脑袋一热打进了1万股。当时乐山电力价格近24元,“我自己只有10万元,于是就借用账户里大户的8万元,还向营业部透支了6万元。没想到,乐山电力不但没涨,还从24元猛跌到21元”。江泉当下傻了眼,短短几小时,亏掉了3万多元!在证券公司强迫平仓后,除一位委托人愿意为她承担3000股(共计9000多元的差额)损失外,其他委托人都闷声不认账,江泉不但要负担2万多元的损失,8万元的购股款也成了她的沉重债务。

  更糟糕的是,“当时我不懂什么叫割肉止损,一直捂着等反弹,但等来的却是公司10配10的方案。”江泉只好抛掉1000股凑钱去配股,这时她对乐山电力彻底死心了,不久以9.6元低价全部出清。“10万元缩水至2万元不到,外加8万元外债”。

  可命运的折腾还不止这些,接下来的事更难。江泉儿子在两个月大时长了个淋巴管瘤,医生建议开刀。江泉此时一直休着产假,月收入仅200元,要买奶粉、要看病、还要还债,哪有钱开刀?百般无奈之下只好采用保守疗法。儿子颈部挂着个大瘤,托儿所不敢收,江泉只好带着儿子进股市。为了避开父母和邻居的视线,每次讨债的人来收利息,江泉都抱着生病的儿子到马路对面苦苦哀求。

  “当时没有一个人不说我可怜,我都有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或许是天生不认输的性格支撑着我吧”。江泉一边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一边还要面对生活,“我下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刻苦练内功成就股市财女

  在抛清股票后,江泉曾休整了一段时间,并反省了过失:“一是偏听偏信,没有自己的理念;二是盲目透支,增加了风险”。在1994年8月,国家出台救市“三大政策”时,江泉认为入市时机又到了,断然筹资2万元再投入股市。为了不让自己被消息左右,这次她选了一家不起眼的小营业部开户,断绝了与大户室朋友的来往。“这一次终算踩准了节拍”,行情出现反转,她的市值很快翻番。这下,她又认识到“炒股票不了解政策动向,不了解投资热点不行”,于是天天“做功课”、练内功———坚持看报纸、听新闻,了解宏观面、基本面的信息,连烧菜时都带着耳机;练习看走势图,分析价量关系也是雷打不动,那时段她每天要跟踪20只股票。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江泉对市场有了感觉,还自编一套“秘笈”,如“姐妹股炒妹妹”、“投资新股五法”和“冬种春收法”等,被营业部的人广为流传。1995年,江泉还清了所有欠债,走上盈利之路。1996年,江泉以13万元首付、23万元贷款购入了新同心路上一套两室一厅房,圆了自己的买房梦,“那时,我们厂长也没有我住得好。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