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医院 吴荣祖主任医师 作为这个题目,我有八个点: 1.人体阴阳平衡的最佳值——圣度。 2.关于阳密(秘)的理解。 3.潜阳收纳别虚实。 4.君相二火“明”与“位”的关系。 5.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之“秘阳”法的临床应用。 6.临床疑难病种的介入问题。 7.临床举隅。 8.结语。下面就这八个方面给大家展开讲述。 一、人体阴阳平衡的最佳值——圣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一番经典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我们现在用的最多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后面这一段,但它前面还有精彩的一段是关于圣度的,那么圣度是什么呢?研究《内经的》王冰解释为权威、准则,让我们再来看看圣人又到底指什么,在中医里面很多谈到的,我们不妨看看,“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是以圣人陈阴阳……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内经里面分别谈到了四种人: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至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我们细细看看这些古代高层次的人,他们都有一点,在阴阳、四时方面是把人的生命、疾病、以及治疗、康复等等与自然、天地相合,以阴阳为法度。所以对“圣度”我的理解为:所谓“圣度”应指人们养生长寿,治疗康复,防病健身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阴阳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值)。 二、关于阳密(秘)的理解 阳密,我的理解:密者,秘而不宣也,潜而不张也。以下我们做细的方面的讲解。 1.天人相应解 《素问·六微旨大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其实我们中医就是把生长及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阳气的生、长、收、藏的过程作为一个研究的大环境,纳入我们中医研究的模式。为什么中医在艾滋病、非典时期发挥作用呢?正是我们的大环境是不变的,模式是恒定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点是非常关键的,理解这点,只要我们在地球上这个大环境,大模式,我们中医的古方还是有用,理、法、方、药都不会变。所以我们总结为自然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2.升降出入解 中医现在讲表里、阴阳、虚实等,我们可以升一个层次,讲中医中的升降出入,把自然和人的圆运动结合起来,我们从升降的方面来研究圆运动非常直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地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说明地球中一切生命的产生和升降出入有很大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说自然中不论动物、植物都在升降中繁衍、生存的。所以说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把这个思维用到临床里面、用到圣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 3.水火—气解 用中医之道,我们去讲水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我们需要彰于物,不彰于物我们无法研究。我们再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少火者,潜于肾水之命门火是也,亦称阳根于下,此所谓也。)中医中的阳气我现在有新的观点,火和阳气有区别,阳气是水火交融的最佳交作的状态。这里面我们提下什么是瘴气,瘴是早晨峡谷上面山水缭绕状态,所以人们一般赶在太阳出来后,落山前去赶集,回家。《医理真传·卷二》“尝谓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热气也,即水中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所以我们说阳气离不开阴气,说水离不开火,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但不能合二为一。我们再来复习下内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少阳之上,相火治之。”“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为什么我们的五苓散可以解决小便产生困难的疾病,我们可以思考下。我们再看一段经文《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少阴为生死之枢,在少阴中见的死症多,危及到心肾阳气的衰竭,所以治少阴病,特别讲回阳救逆,要顾及阳气,也是讲气,水火交泰,水温方可化热气,经三焦布于全身。我们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升降的变化靠什么,就靠气。在《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中有:“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 4.阳根于下解 命门相火,潜于肾水之中,状如坎。故曰坎中之阳,为阳根,为少火,生气之源。少阴之“热气”,出入升降之根基,无不与一阳潜于二阴之密固息息相关。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关键所在。故祝味菊先生方言:“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亦不难理解了,所以欲求“圣度”,调整阴阳,阳秘为要之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明了。所以在医疗实践中如果能时时注意阳秘问题,对我们的临床疗效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5.易卦解(医易同源) 我们简单看一个易卦的解释,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医易同源。我们看第一个乾卦,坤卦,这叫先天八卦图,乾之一爻落于坤中,坤之一爻落入乾中,就化生后天水火,水火的上升,就是天地的相交,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个升降的过程,接下来就是泰卦和否卦,我们看这泰卦水上火下,否卦火上水下,泰卦是一个动态的水火,升降的,是相交的,故是活,否卦中,水火不交;因此我们在治国、治医中,泰卦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泰才有安,没有泰,治国、治医都不行。还有既济、未既卦,也是一样的,如果是火在上,水在下,本来心就在上,肾脏就在下,这是按西医解剖的位置来说的,按我们的功能来说,火在下,水在上,水要蒸起来。 三、潜阳收纳别虚实 下面我们讲法的问题,潜阳收纳有虚实之别,因为《素问·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中医中,如果是实证,再用补法,使其更实,那会给病人遗留后患,对他的阴平阳秘、身体健康是损害的,如果是虚证,我们去泄,就是虚虚,前面是实实,这是违反大法的,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这是我们内经大法,所以我们在温水潜阳的时候也不忘记这块。如果都用温水潜阳也是错误的。 这里讲的实证是阴寒阴脉过于盛,包括:阴盛格阳于外和阴盛格阳于上,当予以破阴回阳救逆,我们复习下《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用生附子直接干预,不过现在有些地方附片的过度炮制,导致附片药性大量降低。我们做过试验,有一些附子经过全过程的炮制,有效成分减少84-86%。虚证包括:水亏相火不潜,治以滋阴潜阳,引火归源,予以药物大补阴丸、阴八味、六味等,水寒相火不潜,治以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予以药物大回阳饮、潜阳封髓汤、阳八味等。 我们前贤清·叶天士有言“引火归源,因肾水不足,虚火上亢,用滋阴降火之法,少加热药为引导,引之下降,便无格局之患。盖阳为火,阴为水,水亏而阳无所附,而浮于上者,宜滋补真阴,则孤阳下附。若可用热药者,乃戴阳。格阳二证,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极似阳,仍是寒证,救用热药,此处务要讲究明白。”我们再看看清·郑钦安先生所讲“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乃市医一见虚火上冲等症,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开口滋阴降火,自谓得其把握,独不思本原阴盛(阴盛二字,指肾水旺)阳虚(阳虚二字,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阳,而更滋其阴,实不啻雪地加霜,非医中之庸手乎?”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定要清楚当水寒龙火上升时,责任不在龙,当治以温水潜阳,引火归源。这个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再滋阴,就犯了虚实之忌。 我们再看看清·周学海观点:“龙雷之火,潜于水中,得温暖则藏。水冷则火升,咽痛、唇裂、口渴、面赤,投以桂附,温其窟宅而招之,火自归乎原位”。我们在临床对于咽痛、唇裂、口渴、面赤,敢不敢用温水潜阳,敢不干用桂附,记得我给学生讲课提到一个虚火和一个实火,把壮火叫贼子,虚火叫逆子,壮火不能留,对虚火要纠正,想尽一切办法引火归元。我们看清·徐大椿观点:“肾脏阳衰,火反发越于上,遂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宜引火归原法,而虚阳无不敛藏于肾命,安有阳衰火发之患哉?此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方。”记得给我们省里面一位副省级干部看病,他之前吃了很多西药,看了很多医生,但是口腔溃疡还是反复出现,我给他开了附子、肉桂,领导很惊奇的说,我能吃附子、肉桂?这是热药。我说,放心吃吧!西药的消炎药和大量中药的清热药如果能好,你还来找我干嘛?他平时一到晚上,口特干,溃疡发作的很厉害,睡眠不好,吃了一副药,火向上攻,干燥的感觉明显减轻,后又吃了几副,他上面的火没了,睡眠也好了。我再看看明.张景岳:“火之标在上,而火之本则在下。且火知就燥,性极畏寒,若使命门阴盛,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凡善治此者,惟从其性,但使阳和之气直入坎中,据其窟宅而招之诱之,则相求同气,而虚阳无不归原矣。”我在给学生讲课,有个比拟,但这个比拟有点搞笑,但是确实是这样,阴阳男女者,是阴阳也,一对夫妻,家庭的和睦,女的不要太过分,太强悍,太挑剔,那样男的就不归家,家庭就不和睦,社会就不团结,但男人也不要沾花惹草,那样对阴阳的平衡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古代为什么把女人叫做内人,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 四、君相二火之“明”与“位”的关系 引火归元能治疗很多病,为什么,这里面就有君相二火之“明”与“位”的关系。君火(心火、心阳),相火(命火、龙火、龙需之火)。《内经》这么说的:“君火以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相火以位;有臣相听命于君主,不可越位,以篡权,否则国必失泰而内乱矣。”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家不稳,宰相篡位,诸侯锋起,内战纷飞,百姓遭殃,我们中医特别是中国文化也强调这一点。我们相火和君火也是这样的,相火要以“位”为主,不能上窜,那我们身体健康都非常好。从病理上来说,相火不秘,上逆而扰君火,越位使乱,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临证可出现多系统多部位之失调失稳的病态。当治以秘阳收纳,引火归源,召入窟宅,相火归位,主明则下安。这个治法为什么在很多病种,特别是难治病中很有效,难治病如老年病,多脏器出现毛病等,这些病,我们中医怎么去治,是不是跟着西医去看,例如糖尿病,看什么中药降血糖,做什么动物试验,治标不治本,以后在这些难治病中可以研究一下是否主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我们中医为什么在很多疾病终末期,都要固肾,肾为人的元阴元阳,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以后,除了在这个层次理解,我们能不能从阳秘这个层次去看,去观察这些患者是不是有阳不秘,再把虚实分开,这样为难治病、多病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所以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五、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之“秘阳”法的临床运用 1.从临床病机特点与应对方面 这里涉及到三角效应(特点),这是我在带教过程讲引火归元中发明的。什么叫三角效应,正常人的生理应该于清阳轻清上升,命门火实潜于肾中,我们叫温实,上面是清醒,所以我们脑清,目清,耳清,嗅清,下面是温暖,冬天我们不会怕冷,我们不会有疲劳,觉得温实。所以真正的人的生理状态,用一个简单的图比,是一个正三角,这个正三角好,金字塔为什么保留到今天,它就是一个正三角,因为它有强大的基础,所以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就是应该上清虚,下面温实。所以如果反过来,变成上面热实,痰浊等等,下面反而出现虚寒,这就是一个倒三角,这个倒三角危险,很快就要倾倒,出大病,为什么那,它的根基受扰,所以我们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那么我们应对措施是什么,错误的应对,看到上面的火治标施以清泻,诛伐无过,犯虚虚实实之诫,另一个欲治下虚(寒)施以温补,虚火更焰,“上炎”更烈。正确的方法是温下与引火并施,水暖而龙潜,相火以位,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我们就是要把这个倒三角逐渐倒过来,这个人的健康体质,抵御疾病的能力,就得到全面的提高。作为中医来说,我们要从治病求本、求阴阳的高度层面上去看病,临床就能站的高,看的远,有的地方就更为灵活,就能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病型,进行治疗。 2.临床症状表象 下面我们就继续进一步深入下去,临床症状表象(1)上热症(虚火扰窍):a、五官清窍(头面):目赤耳鸣、头痛眼胀、头晕失眠、口舌溃疡、烘热面赤、面红如妆、血压波动、咽干口燥、饮水不多、或思热饮、或饮而溲多等。b、前后阴窍(下焦):小便频急、尿道不适、灼热坠痛、肛门坠胀等。(2)下寒症(或下虚症)腰酸腿软、四肢清冷或厥逆、胃脘冷痛、关节酸楚、便溏或秘、痛经、经水色暗、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夜尿频频或溲溺不畅等。 (3)舌脉之象:a、舌质:嫩、淡、红(尖红);暗、青夹瘀;舌体胖大,齿印多津或少津。 b、舌苔:薄白或腻、或淡黄、苔质嫩而多津或滑或苍。c、脉象:尺脉不足、寸脉有余,或关脉兼弦;或轻取应指,重按乏力。 3.治法 我们的治法是:温水潜阳、引火归源、上清下温、达到气守丹田。道家的养生,我们中国的武术,特别讲究气守丹田,气守丹田就能做到下实,练功夫的时候,气守丹田你的桩子就稳固,功夫就能做到家。 4.方药 我们的代表方:(1)大回阳饮(附子、肉桂、干姜、灸甘草。)(2)潜阳封髓丹(附子、灸龟板、砂仁、肉桂、炒黄柏、灸甘草。) 组方药物之功效我们做一些剖析。 附子:辛温性热直补坎中一阳,真阳为阳根,火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肉桂:色赤入心,性热而助血中温气,强心温肾暖肝、引火归源。 《医贯》:“惟八味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虚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火归源。” 《本草便读》:“补命门元阳不足,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源。” 《履霜集》:“肉桂性热,与火同性,杀在下焦壮水药中,能引无根虚火降而归经。” 砂仁:纳气归肾,宣中宫一切阴脉。 龟板:其质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功。 黄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苦能降亦能坚,色黄如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机也,独此一味,三才之意俱矣。 灸甘草:调和上下而伏火,真火伏藏,则人生之根蒂永固。 关于辅佐或增强潜镇收敛加味药问题: 生龙骨生牡蛎:天地水火交。 紫石英磁石:温敛镇潜效。 乌梅枣皮:酸收润敛,酸甘化阴。 六、临床难治病种的介入问题 何谓难治病种?亦可名之为疑难杂症。一谈症,就值得研究,症状是中医非常重视,西医不重视这个的,更多的重视影像、生化等各方面的检查,我们中医不管你得了任何疾病,就拿当时SARS来说,它出现的症状,我们为什么会处理它,我们并不研究病毒怎么变异,抗病毒的药,西医抗SARS的疫苗还没出现,但是SARS已过去,可能再过几年来个SARS2,它又变了,又得重新研究。我们中医只要你在地球上,只要在天地人这个环境得感染,根据你的症来辩证。古人虽然对病毒没有那么深入的研究,但是对温病、热病,对于伤寒各方面的症象有一定的研究经验。疑难杂症西医说不清楚,是一个综合症,而中医只要你有症状,有不舒服,我们就能够处理,我们再回到开头,疑难杂症系指病程绵长,常波及多个系统或多个脏器,并每每有前期中西医药干预治疗而疗效不显的疾病。包括器质性或功能性或二者兼有的病种。 中医临证要关注的问题:误治、失治,或者出现标本虚实夹杂,寒热错杂,邪正进退,阴阳转化,久病不愈、穷极必肾。我们怎么办,我觉得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郑钦安先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学术思想的关注,就是因为其是金字塔式的辩证思维。我认为阴阳是辩证的总纲,在阴阳辩证总纲里面有六经辩证,再下边有脏腑辩证,再下边有营卫气血等,其实就是一个金字塔。如果我们能站在最高点来调控,我们整个辩证就能够运转,能够圆通,能够活泼,所以说本于阴阳,从阴阳的高度去考虑,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达到“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以致和平。”的治疗目标,从而恢复“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目标。 七、临证举隅 我把我学生姚伟写的一篇文章拿出来,他酷爱中医,在《纪念吴佩衡诞辰120周年论文集》发表了一篇文章,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一文中指出:“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潜阳封髓丹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发热、汗证、失眠、牙周炎、结膜炎、干燥性鼻炎、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痤疮、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抑郁证、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四十余种西医疾病。”一个潜阳封髓丹,一个温水潜阳法,能够覆盖这么多病,似乎有点高不可测,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我们中医是重视症的,因为这些病都表现水寒龙雷火上浮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病理机制,我们就用这个方,把握辩证要点上热下寒,就用这个方。 典型病例: 1.肾病综合征 患者是一位43岁的女性,2004年9月,患者因小便时有泡沫,下肢浮肿而住云南省某省级医院治疗,经肾穿活检确定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服用强的松55mg/天,八周,出现肩背肥胖、颜面座疮、胃院痞闷疼痛而于11月求治于我。首诊症见患者神疲乏力,下肢仍浮肿,大便不畅,胸闷太息,稍久立即感腰酸,肢胀,下眼睑泛青,口干思热饮而不多,舌质淡红苔白腻少津,脉弦缓。再询患者平素体质,言入冬手足厥冷,若不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则通宵足不能温;平时天气突变每易患外感。经前腹痛喜温喜按,月经色暗有块。认为患者素体阳虚,神疲乏力、肢肿、腰酸系阳虚气化不行,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三焦主决读之职失守,而致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大便不畅,胸闷太息乃由命门火衰,肝寒木郁失于温升,使疏泄失畅所致。治病求本,应抓住患者阳虚之本质,惟有扶阳利水佐以暖肝,使内蕴之水邪去,阳回阴退,方可建功。首诊后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对康复充满信心。此后,患者在西药(激素)减量治疗的同时,进行中药治疗。在随后的几次就诊中,我根据病情的起伏,适时地采用真武汤、四逆汤、潜阳封髓汤、麻辛附子汤、吴萸四逆汤、桂枝附子汤等方剂加味随证治疗,终不离温阳大法,患者终于2008年5月停服西药,随访至今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患者健康情况稳定,面色红润,中医治疗前的诸多症状已消失,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2.头部带状疱疹 患者是一位17岁的男性,带状疱疹在额头,鬓角这一块,用了很多抗病毒的药,吃了很多中医龙胆泻肝汤一类清热解毒的药,确实,如果从经脉来看,确实是少阳经经脉,虽然疱疹是逐渐吸收,但局部还是红肿疼痛,一来看病脸色红的和眼睛充血,脉诊尺脉不足、寸脉有余,再一看舌是嫩而且夹青,但津液很少,觉得口干,喜欢吃热的,如果吃凉的话,马上就痛,他觉得吃热的比较好,一看上热下寒,我们觉得这个热就是上面说的逆子,不是贼子,如果用龙胆泻肝汤,吃了以后疼痛的症状加重,食欲减退,整个身体更疲惫,怕冷的症状,拉肚子的症状会出现,后来我们就是用潜阳封髓丹,给治疗了一个半月,疼痛消失,整个脸部红的症状逐渐消失,眼睛充血逐渐减退。 3.白塞氏综合征 患者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是个体户,挣了很多钱,有了钱睡觉不规律,每天打麻将,晚上3点睡,睡到第二天下午1点,把整个阴阳颠倒了。因为十二点,是子时,阳气滋生的时候,总是3点睡觉,阳气的滋生就亏着那。最后来到我这看病,我们就给她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了一年,最后她前后阴溃疡完全吸收,眼睛出水溃疡消失了,口腔及舌下溃疡痊愈,在这我就不具体讲她这个症状了,只要是属于这个症,必然有效。 4.银屑病 患者是一位37岁的男性,银屑病非常顽固,一到秋天、夏天,完全都是,夏天连短袖都不敢穿,不敢去澡堂,怕人家以为是梅毒、性病,歧视他,也是用了很多西医治疗银屑病的药,激素也少不了,都没见效。我们通过认真的诊脉,患者脉象轻细,全是实的,但我们一重按,脉象的力量明显减弱,浮脉并不实,再与全身症状结合,我们认为虚火在外攻的时候,火和风相结合,要想治其风,必先灭其火,在潜阳封髓丹的基础上,加祛风除湿止痒的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皮肤这些病象完全消失了,他可以去游泳,穿短袖了。 5.高血压 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血压波动的厉害,换了很多种降压药,但是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她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一看,确实是有虚阳上亢,观察她的脸色也是面红如光,眼睛也是红的。她坐下来,唉声叹气,对她病情完全失去信心,心电图也出现T波的变化,有心肌缺血。我们一看患者是以面红症状为主,脉诊轻取应指,重按乏力,曾经有医生给她开羚羊钩藤汤,吃了就拉肚子,没有胃口,我们就给她用了潜阳封髓丹,最终把虚阳症治好了。 6.顽固性失眠 患者是一位45岁的女性,2007年初诊。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投以潜阳封髓丹五付,后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诸症全消。第二年因感冒就诊,一直未复发。用药心得:“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失眠者,多由阳不能归于阴为多见。‘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入夜不寐,多乃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浮起而扰神。神无以守舍,寐之安有哉?”失眠因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治法重在引火归源,使其水火既济,自然神安寐安。下元亏虚,肾火妄浮,容易导致心肾不效而失眠。本例因肾阳虚相火浮虚,扰动心神,心肾不交而见心悸、不寐等诸症,故在大剂附子温肾水辅以肉桂等壮君火,复以龙牡龟板等诸潜镇之品交泰水火,细辛、远志等开三焦通道,使相火秘藏,肾水得温,膀胱之水上济君火,心肾相交而诸症悉除。 八、结语 1.“圣度”与“阳密(秘)”:圣度是目的,秘阳为手段。阳秘是方法,圣度是治病、健康的标准,但是内经所说的圣度是以阳秘为主的,“圣度”为什么现在提的那么高,大家可以去研究。 2.慢性疑难病与“穷极必肾”。大家知道,中医中的“穷极必肾”在临床上,不是肾脏,不要以为肾炎、肾衰就是“穷极必肾”,“穷极必肾”的涵义非常多,是元阴、元阳、阳秘未固。 3.现在扶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病久治不愈,都有多元干预的损阳与浮阳的表现,扶阳都很有效。 4.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中医治病宗旨。 5.医疗与健康理念------求“圣度”。“圣度”是一个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高标准,求“圣度”和达到“圣度”是我们应该追求。 |
|